南宋和蒙古的第一次正式交锋,南宋是如何击退了蒙古的进攻?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01-13 11:35:10

1232年,金国在三峰山之战中精锐尽失,开封沦陷,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在这一年1月,蒙古邀请南宋一起夹击金国。此时的金国,已经不配当“唇亡齿寒”的“唇”了,于是南宋欣然答应。根据双方的约定,灭金之后,南宋获得河南地区。

1234年,蒙古和宋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城池——蔡州,金国宣告灭亡,蒙古和南宋也瓜分金国最后的土地。没想到,这却是南宋灭亡的开始。当时朝廷中有不少的有识之士认为南宋真正的危机来了,真德秀曾说“金亡而中国之忧始大”。然而,朝廷大多数官员认为应该趁机北上,“守河据关,收复两京”。

就在金国灭亡的这一年,南宋就派遣大军北伐,意图收复北方。经过20天的行军,南宋军队到达了故都开封,开封的守军李伯渊杀崔立出降。随后,大军西进,向洛阳挺进。宋军认为,洛阳的守军一定会投降,大军就可以得到补给了。当宋军到达洛阳后,才发现蒙古人留给宋军的只是一座空城。宋军粮草不济,只能向南退守。

这时候,蒙古军则在半路拦截宋军,宋军惨败而归。这次北伐,不仅没有实现收复北方的计划,还让蒙古提前了对南宋的战争。

1234年,窝阔台决定两面开战,一方面派遣诸子进行第二次西征,彻底征服钦察草原和东欧,另一方面则南下对南宋开战。1235年夏,窝阔台派遣东西两路大军攻宋,东路军由三子阔出及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鞥带领,主要进攻汉江和淮河防线;西路大军由阔端、都元帅达海绀卜等率,进攻长江上游防线的四川。

东路军方面,蒙古军先向河南发动进攻,河南的守将望风而降,南宋在金国获得的土地一战全丢。随后,蒙古大军攻入南宋境内,于1236年攻破襄阳。襄阳是南宋长期经营的中游重镇,襄阳关系着整个南宋的安危。襄阳沦陷后,整个长江中游方向近乎崩溃,蒙古大军在江北地区大肆攻城掠地。还好这里水网密布、地形崎岖,导致蒙古骑兵无法展开。

在长江上游方面,阔端带领蒙古大军翻越秦岭,将制置使赵彦呐包围于青野原。危急时刻,曹友闻带军来援,蒙古军撤退。1236年,阔端再次杀来,攻破武休关,向大安挺进,赵彦呐催促曹友闻去救援大安。

曹友闻认为,蒙古军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城;宋军擅长守城,不擅野战。如果自己坚守沔阳,蒙古军有后顾之忧,必然不会贸然入蜀。但是如果自己放弃天险而去和蒙古骑兵野战,必然会失败。曹友闻的分析不无道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会让步兵集团丧失抵抗力,金军精锐就这样在三峰山之战中被消灭殆尽的。然而赵彦呐坚持下令曹友闻出城救援,结果导致全军覆没,曹友闻也战死。

此战之后,四川北部的门户大开,蒙古骑兵就可以轻松穿过秦巴山区而驰骋于成都平原了。当年十月,蒙古骑兵就攻陷了包括了成都在内的54座城市,整个四川盆地只有夔州、潼川、顺庆没有被攻破。

南宋军区分布

当时蒙古采取的战略和最初进攻金国的战略一样,就是攻陷城市,烧杀抢掠,打完就回去,根本不占据城池。蒙古这一招就是“扫荡”,目的就是破坏经济,加重别国的社会矛盾,瓦解敌国的抵抗力。当时蒙古主力部队都西征了,留下南征的不过是一支偏师,数量很少,如果还要占据城池,那就会分散兵力,降低自己的机动性。因此,蒙古人这个进攻套数是非常正确的,也让南宋焦头烂额。

1238年到1240年,蒙古和南宋试图议和,南宋准备给蒙古缴纳岁币。但是蒙古派遣使者被个别的南宋扣留了,于是双方继续战争。

这时候,南宋的情况也开始稳定下来。首先,蒙古在长江中游的进攻停滞了。蒙古人习惯于北方的马上作战,对南方山多,江湖错落的地理格局十分不适应。当蒙古人饮马长江后,就编造木筏,准备渡江进攻。而南宋则派遣名将孟珙扼守长江,导致蒙古难以逾越天险。在黄州之战中,南宋水师击败了蒙古临时拼凑的水师。蒙古见渡江不成,只能撤退。

孟珙

经过此战,长江中游的战局得到了扭转,孟珙也开始主持整个长江中游的军事。1239年,孟珙开始了收复了襄阳的战斗。襄阳的百姓都支持南宋朝廷,因而积极配合宋军的行动,原本投降蒙古的豪强刘廷美也秘密联络孟珙。在开战不久,蒙古军在襄阳的守将刘义直接投降了。就这样,宋军收复了重镇襄阳。

襄阳收复后,四川形势又岌岌可危。1239年,蒙古大将塔海、秃雪带领大军侵入四川,并迅速打到了万州,准备渡江。但是蒙古并不想渡江,而是引诱南宋水师来战。蒙古军为了歼灭南宋水师,就在长江上游埋伏了汪世显的船队。当宋军水师拦截蒙军渡江时,汪世显的船队立即杀来,宋军惨败。蒙军追杀到了奉节,向三峡挺进。

一旦蒙古军顺流而下,那就会进入江汉平原,危及整个长江的防御体系。于是孟珙又带领大军到夔州路布防。他下令大军分别驻扎于峡州(宜昌),归州(今秭归)等要塞,以扼守长江水运通道。最终,蒙军未能通过三峡,再次选择了撤退。

同年九月,宋理宗让孟珙担任四川宣抚使,也就是孟珙成为了四川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孟珙接手四川后,大规模整顿吏治和军务,大兴屯田,恢复经济,使得川东的局势有所改善。

1242年,南宋又调在两淮战场取得战功的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大使,负责川中防务。余玠进一步在四川进行整顿,大规模招揽人才。他和播州杨氏土司合作,采取而来杨价的“保蜀三策”中的中策,在四川险要的地方修建了十多座山城。这些山城依山而建,相互支援,形成了一个防御体系。经过孟珙、余玠的整顿,四川的经济得到了恢复,防御得到了加强。

而蒙古大汗窝阔台也在1242年去世,蒙古大军纷纷撤退到北方。就连第二次西征的主要子弟和将领也带领军队回到了草原,准备选举新的大汗。蒙军撤退北方后,让汉军将领镇守河南。这些汉军将领在河南屯田,发展经济,让宋军无机可乘。

宋军这时候又想借助水运优势,从淮河一带向北发动进攻,结果无法攻破张柔打造的防线,史称“自是蒙古且耕且战,蜀土遂不可复”。这时候,孟珙则出襄阳,主动发动进攻,屡战屡胜。蒙古的河南行省长官范用吉暗中投降南宋,宋理宗却不敢接纳。

有人认为,宋理宗这是怕惹怒蒙古,担心蒙古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另一种说法是宋理宗担心孟珙势力膨胀,因而有意限制。不管如何,孟珙遭此打击,从此一病不起。1246年,孟珙病死,这不是南宋第一次自毁长城,也不是最后一次。

南宋虽然击退了蒙古的第一次入侵,但是远远不容乐观。蒙古的这次进攻并非主力部队。从蒙古的进攻模式来看,这次进攻只是一种试探,就如同铁木真第一次进攻金国一样,只攻城略地,不据城长守,攻完就走。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双方还会在长江天险上反复较量。

0 阅读:2

北斗维斟酌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