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装,还得是安徽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2024-02-23 08:16:26

当挑起“散装”的话题,<江苏十三太保>势必是讨论的中心。

然而我想散装何止江苏,狭长的陕西以及被天堑分割的安徽,都很有发言权。

尤其是安徽,她归属长三角,简称“皖”。

皖字来自春秋安庆一带的皖国,境内的“古南岳”天柱山又叫皖山。

天柱山

省会是近几年的赌神合肥,当然也时常听见“徽京”南京的戏谑。

其实细究历史,“徽京”一说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300多年前这俩是一家,即为“江南省”。

但由于“江南省”太过富裕发达,清政府怕它做大,于是在1661年将其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

1667年,江南右改为<江苏>(江宁府,苏州府首字);江南左改为<安徽>(安庆府,徽州府首字)。

江南省地图

但拆分之后,安徽政府依旧设在南京。[笑哭]

你敢信,一批安徽官员在南京办公了近100年,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才恋恋不舍的从南京搬到安庆。

安庆谯楼 清代安徽布政司所在地

说完她的历史,再唠回她的“散装”。

不像陕西似的狭长,几道天堑造成了安徽地理上的差异。

先是淮河,长江将其粗分了三份,所谓“皖北,皖中(江淮),皖南”,加上大别山,黄山山脉又细分了出了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江南地区。

地理的不同,带来人文的差异。

我就有皖南(芜湖)和皖北(亳州)的朋友,他们俩是真的不熟,毕竟双方连过小年的时间都不同。[不看]

皖北地区的成员,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六市。

他们拥有广袤无边的淮北平原,有安徽近一半的耕地面积,西连河南北望山东,他们以面食为主,日常饮食很像河南(说话也像!)

比如阜阳的格拉条,就是类似于北方的饸饹,石家庄之光—安徽正宗牛肉板面就是出自阜阳太和县。

淮河特殊的地理,造就了这里特殊的人文环境,有楚汉,淮河,老庄文化在此交汇碰撞。

淮南的寿县4次为都,10次为郡,历史上叫寿春,曾是800年楚国最后的都城。

刘安在这建立淮南国,炼丹发明了豆腐,写出了鸿篇《淮南子》。

亳州是曹操老家,如今亳州地下还留有一千多年前曹老板的地下运兵道。[思考]

这儿也是神医华佗的家乡,自东汉开辟药田,这里就有种植中草药的潮流,现在成了中国四大药都之首。

亳州 中药材市场

对比皖北,皖南则又是一方天地,队伍里有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几个成员。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不仅是座山,还是一座城市,细究地名其实有些绕口。

说它以前的名字徽州,你就懂了。以前的徽州=黄山市+宣城绩溪+江西婺源,历史上徽州叫了800多年,直到1988年改为黄山,韵味大减。

徽州一府六县

汤显祖写,“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这里头的徽州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

徽菜,臭鳜鱼

所谓徽派建筑,有真言:“粉壁黛瓦马头墙,天井浮雕冬瓜梁”。

在黟县的西递宏村,山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林立的祠堂庙宇,这是许多朋友对皖南的第一印象。[机智]

囿于黄山山脉,徽州地少迫于生计只能背井离乡,于是成就了“徽商”。

除了行商,徽州人也以科举入道,所以徽州文风兴盛,仅明清两代徽州就出了168位进士,17位状元,“同胞翰林”,“父子丞相”不胜枚举。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

隔壁宣城是文房四宝之乡,自古诗人地。[微风]

单说李白在宣城的诗就有80多首,在敬亭山有他爱慕的玉真公主,他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公元755年,李白在宣城泾县游玩桃花潭。

当地“小老板”汪伦好吃好喝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去送行,李白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泾县 桃花潭

芜湖是互联网上的热梗城市,以一句“芜湖起飞”为人所知。

然而作为安徽二哥,有海螺水泥,有奇瑞汽车,有三只松鼠,这座长江边上的港口城市,更是旧时的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的的小吃也给我很深的印象,渣肉饭,汤包,红皮鸭子,麻辣烫,赤豆酒酿等等等,看不过来吃不过来。[飞吻]

对比皖南与皖北,江淮之间的皖中有些低调。

现在皖中即安徽淮河以南,大别山—巢湖以北,包括合肥,安庆,六安,滁州。

合肥自不用多说,算是过去十年国内进步最大的几个省会之一。

他是孙权求而不得的“合淝”,是许嵩歌里唱的“庐州”,是包公与李鸿章的家乡。

合肥大剧院

当了安徽省会近300年的安庆,其归属有点争议。[思考]

他纬度上属皖南,但地理上又处在江北,有人说他是皖西南,人文上更偏向南方。

安庆馄饨很有名噢

作为老省会,安庆当年很勇。

长江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明清巡抚驻地,安庆内军械所内诞生了无数个中国第一。

安庆振凤塔,万里长江第一塔

与亳(bo)州一样,六安的六(lu)也很容易读错。

我对这个城市印象不多,六安瓜片,高考工厂<毛坦厂>和革命老区。

六安有大别山,其腹地有个金寨县,在1955年到1964年授衔中,金寨籍开国将军有59位,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

滁州最为人称道的是一山,一帝,一本书。

山是琅琊山,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的时候,带着民众上山喝酒写下了《醉翁亭记》。

琅琊山

帝是朱元璋,凤阳开局一个碗,堪称白手起家第一人;书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

凤阳明中都 鼓楼

该怎么形容安徽人呢?以前看到一段话,觉得比较贴切。[灵光一闪]

“中庸,儒雅与残酷奇妙的糅合,并不是北方人那种浑厚,也没有南方人那么精美,但是水灵清秀,俊逸端正,可以有混子的血性,又又奇妙的有一股子俊秀在里面”。

绩溪 桃花坝

“要说明星,黎明给人的感觉和安徽比较像。

确实安徽出的名人也是这样的风格, 端正 ,三庭五眼,很标准,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干净利落,没太多邪祟的风格个性”。

歙县 新安江

0 阅读:9

远行客的探险之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