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贷款,却成“工具人”崂山警方破获多起“刷流水办贷款”案件

青岛晚报 2024-06-15 06:53:28

青岛晚报2024年06月15日版面

小张主动投案后,答应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

当你急需资金周转或者还债时,恰好有人说可以帮忙办理贷款,但是要用你的银行卡“刷流水”提高信誉度才能放款,这时一旦你将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交给对方,即便银行卡里没钱,你也会成为骗子转移涉案资金的“工具人”。近期,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破获多起“刷流水办贷款”的案件。

“刷流水办贷款”,警察找上门

5月23日,埠东治安派出所民警接到反诈中心指令,家住劲松七路一小区的王女士正在给涉诈账户转账,疑似遭遇诈骗。民警立刻致电王女士,让她不要再转账,并到派出所配合调查。

“你为什么要给涉诈的账户转账?”面对民警的询问,王女士向民警讲述了经过。她是一名生意人,近期因为资金周转有困难,就加入了办理贷款的微信群。前不久,有人通过微信群添加她为好友,声称自己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客服,可以为她办理贷款,还出示了工作证、身份证。

正缺资金的王女士心动了,咨询如何办理。对方让王女士发去身份证信息,回复称,可以申请50万元的贷款,并需要提供一个有较少余额的银行账户。就在王女士欣喜不已时,“客服”称她提供的账户余额不足,而且流水不足,无法通过申请。如果王女士想继续办理,还要提供账户的密码、关联手机号、验证码、网银等相关信息,“客服”帮助王女士“刷流水”,方便她贷款。为了尽快获得贷款,王女士就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了对方。三天后,王女士不但没有获得贷款,还接到了民警的电话。

民警调取了王女士提供账户的转账记录,发现三天内每天都有多笔资金入账,随后又很快转移到其他账户,这些账户,都有涉诈嫌疑。民警调查后确认,对方让王女士提供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根本不是要帮她“刷流水”申请贷款,而是在无偿使用她的账户转移涉案资金。除此之外,对方出示的工作证、身份证,都是用制图软件假冒的。

请警惕,不做电诈“工具人”

“我们起初以为她是受害人,后来发现,她也是违法行为人。”办案民警称,因为非法出借银行账户,王女士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近期,我们破获了多起类似案件,涉案人员都是年轻人。”埠东治安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今年4月,小张在兼职时同事介绍称,有人可以快速办理贷款,小张联系对方后,对方先是答应帮他申请,随后又说他的资质不够,需要他的账户“刷流水”,才能让金融机构放款。为了获得贷款,小张根据对方的安排,收取资金后又将钱分批转给不同的账户,小张没想到,警方很快找上了门。经查实,小张收到并转出去的资金,都是电信诈骗案件的赃款。

类似的一幕,还发生在小赵身上。小赵的银行信用卡有5.8万元欠款到期,准备用贷款归还信用卡欠款。小赵看到朋友圈有好友发布做贷款业务,就通过微信联系对方,约见面谈。双方见面后,对方通过手机银行查看了小赵的银行流水,说他的银行流水不够,征信也不好,要他“刷流水”。小赵同意后,多次在银行柜台上为对方提取现金数万元。经查实,这些资金都是电信诈骗案件的赃款。

经过民警的批评教育,小张和小赵主动投案,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答应配合公安机关工作。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找上门的贷款服务,要留神

“在这些案件中,出借银行卡账户的违法行为人,实际上就是被骗子利用的‘工具人’。”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些假扮成“客服”的不法分子,表面是为申请人办理贷款,实际上是借用银行卡为诈骗团伙跑分、洗钱,这是涉及银行卡违法犯罪的新手段。

“不法分子有的隐藏在微信群、QQ群里,添加群友询问有没有办理贷款的需求;有的直接打电话联系受害人,询问是否有办理贷款的需求。”民警称,不法分子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以受害人信誉度有问题为由,提出帮受害人“刷流水”,降低受害人警惕,从而诱骗受害人接收涉案资金,转账或提现交给他们。

办案民警呼吁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更不要因一时贪念将自己的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及其他重要信息,出租、出借或出售给他人使用,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市民切勿接收来历不明的资金,切勿将银行卡出借给他人使用,切勿相信免费帮“刷流水”的服务。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