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缘何殒命京畿道火灾|凤凰聚焦

凤凰卫视 2024-06-27 23:11:19

最近韩国京畿道一间锂电池工厂的大火已经夺去了23条生命,在已知的遇难者当中,中国女工占了大多数,火灾惨烈到多数遗体已无法辨认身份。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工厂?为什么遇难的大多是中国工人?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惨烈的一场火灾?

Part.1

当地时间6月24日上午10时31分,韩国京畿道重要的工业城市华城市一产业园区的锂电池工厂起火,据现场手机拍摄视频画面显示,发生大火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建筑,现场浓烟滚滚,时而伴有爆炸声传出。

接到火警后,韩国消防部门随即发布二级响应。消防人员表示,由于火势太猛,到达现场后近4小时都无法进入室内。15时10分许火灾得到基本控制,消防部门开始进入建筑内部进行搜救,接近傍晚时分,明火点已被扑灭,消防员在现场发现二十多具遇难者遗体。

截至24日17时55分,京畿道华城市电池工厂火灾死亡人数已升至22人,1人失踪,其中有中国公民17人,老挝公民1人,韩国公民5人,另有8人受伤。

韩联社指出,这可能成为韩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化工厂事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韩国与生产相关的事故灾难,包括伤亡总会隔三差五发生,但是像这一次死亡人数达二十多人的重大事故,还是第一次。对于整个韩国锂电池的生产链和安全环节都造成了巨大挑战。”

从凤凰卫视记者得到的一份死亡名单上可以看到,死亡的多是女性,其中最小一位出生于2001年。据韩媒报道,来自中国黑龙江的留学生陈宜恒(音译),恐是此次火灾中最年轻的遇难者。其舅舅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称:“宜恒是家里的独生子,大家都很喜欢他。听到他遇难的消息,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一条鲜活的23岁的年轻生命,本来是去寻找人生机会的,结果还没等寻找到,人生就画上了句号,令人非常痛心。这件事情本身也给韩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企业生产安全有问题,但政府监管方面也有值得深究和思考的地方。”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邢海明大使赶赴火灾现场,实地了解事故情况、搜救进展、善后安排,并听取韩政府和消防部门有关介绍。邢大使促请韩方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为中国遇难者家属提供一切有必要的支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毛宁:

“我们对于在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人,深表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地慰问,中国政府对于火灾造成中方人员重大伤亡高度重视。”

24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来到火灾现场察看。尹锡悦在现场向事故遇难者及家属表示哀悼,并要求彻查事故原因。韩国京畿道知事在现场表示,京畿道将在全域范围内启动大规模安全检查,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已经确认遇难死亡大多数人来自中国,驻韩大使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本身就反映出了中国以人为本的这种外交理念和执政理念,并代表中国政府向韩国政府第一时间,在第一现场提出正式表态和交涉,查明原因,给遇难者及其家属一个合理的处理结果。韩国总统到场足以反映这次事件的重大程度,他要严肃处理,这是他的政治表态。整个韩国政府都动起来了,整个韩国社会都重视起来了,这是它的政治影响。”

Part.2

据韩方25日通报,此次火灾事件已有23人遇难,其中遇难中国公民初步判定为17人。

华城市位于韩国京畿道西南部,距首都首尔约40公里。截至2024年,华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工业园区数量达22个,产业门类齐全,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企业工厂均落户于此。半导体、汽车是华城市的两大产业,在这座城市里,有不少来自异国的打工人。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企业对外籍劳工的需求出现井喷式爆发,全年引进外籍劳工为12万人。从外国人的国籍来看,中国人数量最多,为94.2万人,占总外国人的比重为37.6%;其次是越南人,有27.2万人;再次是泰国人,有20.2万人。

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披露,在涉事电池厂工作的工人大约有100多名,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东北,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中国籍外劳占整体韩国外劳的40%,大量的朝鲜族的中国公民具备语言优势,中国籍劳工通常容易找到的工作是韩国年轻人不愿意干的。而且韩国人均工资水平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高。机会多、工资高吸引了很多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外劳涌入韩国。”

一名在韩国务工的中国人称,韩国工厂的最低时薪是9860韩元,一个月在不加班的情况下,税后到手大概19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约9900元,“加班的话额外有加班费。”

高薪水吸引了很多外籍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华城市作为韩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园区数量达22个,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一直没有处理好安全管理问题,曾发生过多起工业事故。

2013年1月,三星电子的华城市半导体工厂便发生过氢氟酸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

2013年6月,华城市一家生产油漆、黏合剂的化工厂疑似因生产操作过程中反应罐过热引发爆炸,导致2人死亡,2人失踪,其中1名是中国工人。

2020年3月8日晚间,三星电子位于华城市的芯片工厂发生火情,大火的黑烟覆盖了周边地区。

2022年9月,华城市一制药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3名工作人员被困。

对于此次重大火灾,专家质疑安全措施松懈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有韩国媒体说华城的电池厂曾经采取低成本、高效生产的管理措施,就是假设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投入都不能降低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只能降低管理成本。管理成本里边包含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完善的投入,低成本可能意味着安全防范标准的松懈。华城这些年工业生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恐怕不是偶然。”

25日,韩国警方、消防、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国土安全研究院、雇佣劳动部等9个部门相关人员在火灾现场展开联合调查鉴定工作。救援人员计划继续在烧焦的工厂内搜寻,警方要求对遗体进行尸检,以确定死因。

此外,警方已对电池公司负责人和其他相关四人进行调查,并对他们实施了海外旅行禁令。

Part.3

25日,涉事电池厂火灾发生时的监控录像被公开。据现场救援的消防部门介绍,从锂电池起火冒出大量浓烟且快速燃烧,到烟气充满整个作业空间,仅仅耗时15秒。

中关村现代信息消费应用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包冉:

“这场大火是发生于生产锂电池工厂的大火,它与一般的火情和火灾肯定是不一样的。锂电池很容易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果在短期内剧烈地输出能量,就会产生热失控。几秒钟之内,它的内部温度就会攀升到700至900摄氏度,热失控导致的剧烈火灾,比较难以扑救。”

此次大火发生在位于首尔南部华城的锂电池制造商Aricell的一家制造工厂内。于2020年成立,专注生产锂电池,特别是锂亚硫酰氯电池,该电池主要是军用和工业使用。

中关村现代信息消费应用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 包冉:

“电池工厂里都是原材料,都是电池芯,工厂的车间其实是一个事故更高发的场景,因为要在电池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完成最后一步组装程序,它的危险性一定要比日常使用锂电池的场景要大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外壳。”

韩国消防部门一名官员表示,“当第一批救援人员到达时,里面的电池不断爆炸,火势迅速蔓延,导致难以扑灭。”据了解,这座电池工厂储存着3.5万个锂电池成品,火灾导致很多电池发生了爆炸,给消防人员的灭火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华城市消防局官员赵善浩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整个楼层仅在15秒内就充满烟雾和火焰,工人们试图用灭火器扑灭大火但没有成功,只能冲到没有出口的地方躲避。很多死者是临时工,对工厂大楼的建筑结构可能不太熟悉,“而且烟雾毒性非常强,吸入一两口就会失去意识”,这是导致多人伤亡的一个因素。

广东正航研究院固态电池研究员 朱建华:

“严格来说视频里我没有看到里面有消防沙,其实它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把电池放在消防沙里面,隔绝氧气是最好的办法。另外,也可以用大量的水把它的热量带走,就这两个方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锂电池的燃烧甚至爆炸,条件就是高温,最有效的灭火办法是水基灭火器,所以如果灭火方法错误的话,就会丧失逃命的机会。这些遇难者可能对于锂电池失火的严重性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Part.4

对于此次事故,一位韩国律师称,事故基本可认定为“工伤”,在韩国,工伤的相关法律涉及《重大灾害处罚法》和《产业灾害补偿保险法》。若事故重大,公司可能被认定为重大灾害的责任方,可追究雇主的刑事责任,遗属还有可能得到额外的刑事和解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对于23位遇难者,还有若干受伤者,按照韩国的法律和政府地方规定乃至企业标准,会进行足额的赔偿。其次就是追责、担责、问责的问题了,行政法律方面的轨道会依次展开,还有经济商业和人道综合因素构成的赔偿抚恤和善后轨道也会逐步展开。”

这场事故让人心痛不已,它不仅仅是多个家庭的破碎,更是对全球化劳动力体系的深刻反思。每一位遇难者,都曾怀揣着梦想和希望,为了生活和家人的未来,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然而,安全生产不应成为跨国企业追求利润的牺牲品。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工业安全管理漏洞的思考。

近期,海外电池项目也接连发生事故。全球最大电池储能项目之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泰梅萨的盖特韦储能电站也发生重大火灾。

有媒体指出,“这不仅仅是韩国的问题,全球范围内,对于高风险行业,尤其是电池生产这类易燃易爆的领域,安全监管必须升级!”

广东正航研究院固态电池研究员 朱建华:

“生产场地必须要规范化,要定期检查,对产品的标准和抽查也要定期进行。目前的锂电池确实还是有一些安全隐患,如果未来生产固态电池,这个安全隐患基本上就会被消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锂作为基础原料,一旦着火,十几秒钟就会失控。各国的锂电池行业要制定行业的安全生产、安全储存、安全流通的规范规则和安全检查、安全落实的体系制度。此次事件也给全世界的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问题。”

向遇难者深深致哀。愿同胞们无论身处何处,能安居乐业。无论以何谋生,能平安富足。

制片人:王瑞

编导:易晏

编辑:王津捷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