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选接班人内幕:本想让儿子接位,最终却选李登辉当台湾主席

定哥讲历史 2024-06-14 11:05:02

1984年台湾“总统”大选,蒋经国高票当选“中华民国”第七任“总统”。

从“过渡人”严家淦手中接过台湾地区最高领导权,蒋经国稳稳连任两届。至此,台湾地区俨然已成为“蒋家王朝”的后花园。

独裁主义、“家天下”,是蒋氏父子难以掩盖的政治主张,然而在蒋经国的接下来的举动,却令民众大为震惊。

按照台湾地区“中华民国宪法”和“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的相关规定,“总统”缺位,由“副总统”继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副总统”,即为下一任“总统”的候选人。

关于这一点,有例子在先:蒋介石病逝后,“总统”之位便是由台湾地区首位文人“副总统”严家淦接任的。

而蒋经国当选第七任“总统”后,钦定的副总统人员竟然是李登辉,就是后来那个臭名昭著的“台独”分子!

蒋经国的接班人为何不姓蒋?

选择李登辉接班,是否也是拿他当“过渡人”?

要解开这个答案,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期的蒋家后代和李登辉,谁更有政治优势。

子嗣纨绔,不堪大任

为了延续“蒋家王朝”,蒋经国在绵延子嗣一方面可谓相当勤勉。但说起延续最高权柄,不仅要看子嗣数量,更要看质量。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蒋经国的孩子们,这时期都处于什么状况。

蒋经国的长子,是他在苏联留学时期与白俄妻子蒋方良所生。1949年,14岁的蒋孝文随其家庭一起逃到台湾,作为蒋介石的嫡长孙,他被全家人赋予很高期望。

正因期望值太高,蒋经国对他的管教十分严格,一旦犯错就会亲手体罚。

严父的过高要求,反而使青春期的蒋孝文更加叛逆。他学习成绩很糟糕,却很喜欢花天酒地的夜生活。在家虽然受到严厉管教,在外他却因为祖父和父亲的身份横行霸道,十足一个纨绔子弟。

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干的混蛋事,跟蒋孝文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蒋孝文与人打架是常事,他还曾无照酒驾、殴打警察,甚至险些拿着蒋介石送给他的枪,射杀了卫士李之楚。

鉴于长孙顽劣难管教,蒋介石决定把他送到军中去历练。谁知,蒋孝文在高雄凤山陆军军官学校读期间,因在第一舞厅为争夺舞女而闹事,导致中途辍学。

担心舆论影响,蒋家将他送到了美国旧金山大学留学。回国后,蒋孝文任台湾电力公司桃园区管理处处长,一上任就施展“铁腕”,勒令眷村和军营追缴积欠电费,业绩是喜人的,但也引来民怨沸腾。

工作之余,蒋孝文依旧不改公子哥习气,夜夜饮酒飙车。不作死就不会死,终于在1970年,本就有遗传性糖尿病的蒋孝文酒醉后突然晕倒,从此记忆力受损,常年卧床,智力水平接近孩童,37岁就彻底失去了接班人的资格。

大号练废了还有小号,蒋经国将目光投向了二儿子蒋孝武。蒋孝武中学毕业后,

也跟大哥一样进入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后又就读于台湾大学政治系。24岁时又去了德国留学,后从西德幕尼黑政治学院毕业。

蒋介石晚年,蒋孝武已经开始从政。先后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参议、中国国民党政策委员会专门委员等要职务。

与蒋孝文相比,蒋孝武按照家里的规划成长、读书、从政,似乎是个不错的重点培养对象。然而就在蒋经国开始为蒋孝武谋划、铺路的时候,蒋孝武被卷入了“江南案”(美籍华人作家刘宜良,即江南,被暗杀)。

事情闹得很大,《纽约时报》都点了蒋孝武的大名,声名狼藉的蒋孝武,政治生涯基本断送了。

为了平息民议、替蒋孝武收拾烂摊子,蒋经国公开宣布,蒋家人从此不会担任下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

其实蒋经国并非没有再培植的人选,他还有三子蒋孝勇。但此时一则舆论不利,二则由于蒋孝勇年轻无政治背景,而此时蒋经国身体常年病痛,没有精力、也来不及为蒋孝勇铺路。

于是蒋孝勇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进入商界,在经济领域倒是做得颇有成就。

爱好历史朋友可能知道,蒋经国是有私生子的,他在婚外与章孝贤生下了章孝严。论年龄,章孝严是蒋经国的第二个儿子,但由于宋美龄不承认他是蒋家人,他只能姓章,直到2002年才公开恢复蒋氏身份。他的儿子蒋万安,在2022年当选台北市市长,这是后话。

总之,即便有心“传位”于自己的后来,蒋经国却不得不承认,膝下无可堪当担大任之人。

李登辉其人

李登辉出生于1923年台湾,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李登辉从小接受到了完整的教育,成绩也一直优异。

但是由于当时台湾正值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大肆推行殖民教育,李登辉人生观树立的关键阶段,接受的正是这种教育,因此他从小就有根深蒂固的亲日思想,并给自己更名为“岩里政男”。

在抗日战争水深火热的时期,李登辉正在安逸地求学。1942年他就读于台北高等文科学校,1943年进入日本京都大学。两年后,日本战败,台湾光复。

一个冷知识:李登辉曾经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并且他在1946年还成为了中共地下党员,但他在我党内并未得到重要工作任务,个人也与其他同志屡有冲突。于是李登辉以“党内不纯洁,有人有野心”、“不合适过党的组织生活,不愿意受党的纪律约束”为由,退出共产党。

从日本返台的李登辉在台湾大学农业系就读,后再担任助教时,考取了“中美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依阿华大学,李登辉继续研获得农业硕士学位。1953年返台后,李登辉出任台湾大学讲师,之后又兼任台湾省农林厅股长。

至此看来,如果一路这样发展下去,李登辉将是个颇有建树的农业学者。但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957年,李登辉在“农复会”担任技正。

农复会是一个美国与国民党当局互派农业专家组成的联合机构,其职能相当于国民党当局的“农业部”。有了农复会的任职经历,李登辉在1971年顺利加入国民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此时担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蒋经国,正准备培植自己的势力对于年轻有为的李登辉颇为赏识,将其延揽为主管农业的政务委员。

这一时期的蒋经国,确实为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农业专家出身的李登辉,也在其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他曾参与制订了《加速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农业发展条例》等。

钦定“副总统”

由于工作能力强,李登辉被蒋经国视为“贤臣良将”,对他越来越认可倚重。

1978年,蒋经国出任“总统”,立即任命李登辉为台北市长。次年,李登辉又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常委,至此,李登辉终于踏进了台湾地区的权利核心。

李登辉事事以蒋经国的意见为指导纲领,但在有一个问题上,李登辉坚持自己的主张——

虽然自知“反攻大陆”无望,但蒋经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思想。而李登辉从小亲日,骨子里是根深蒂固的“皇民化”思想,这也是他“台独”的根苗。

从1978年到1984年,两任选举期间,台湾经济飞速发展,民众对政治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蒋经国“家天下”的政权传袭梦想破灭,并且也确实无人可传袭。

此外,蒋经国曾提出“政治本土化”的主张,从而瓦解从大陆来的国民党家族和派系势力,并缓解“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学识、从政经验丰富、有政绩的李登辉,作为本土人才被蒋经国钦定为接班人。

1984年5月,台湾省主席李登辉被提升为“副总统”。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按照“中华民国宪法”,继任“总统”之职。

上任第二天,李登辉拜访了宋美龄,表达了对蒋氏家族的忠诚和尊重,而后又看望了前“总统”严家淦,并就“当前国事恳切交谈”。接下来的几天,他又逐一拜访了国民党多位元老,并且经常到蒋经国的灵堂里默哀。一系列做戏行为下来,国民党《中央日报》给了他“谦和、勤政”的评价。

但李登辉知道,接过权柄没那么顺利,以宋美龄为首的“官邸派”会反对他。于是,李登辉策动“少壮派”赵少康为首的39名国民党写下了推戴书。

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宋楚瑜,在1月27日讨论国民党中央代主席人选问题时提出:“外界对主席继承问题议论纷纷,诸多揣测,为‘党国利益’,实不宜再拖”。

《中国时报》发行人余纪忠立即提议讨论宋楚瑜建议,并逼俞国华(“官邸派”推举的领导人选)表态。看到大势所趋的俞国华,被迫提议同意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代主席。

至此,李登辉顺利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尾声

回首李登辉1988年就任“总统”之初,曾宣称继承蒋经国遗志,推行“民主宪政”,坚守“反共复国”决策,早日完成“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使命。

而稳坐政权后,李登辉却将台湾政治搞得乌烟瘴气,如跳梁小丑般上蹿下跳,煽动“台独”。

蒋经国虽然妄图反共,但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而李登辉道貌岸然地骗得了晚年多病的蒋经国的信任,所行之举却与蒋经国背道而驰。

2020年7月30日,李登辉死于台北。

有人感念他对台湾的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有功。更多的人,认为他是台湾省的罪人,是祖国统一的倒行逆施者。

参考文献:

2022-01-05来源:《台湾研究集刊》,农复会与国民党当局关系变化探析

作者:程朝云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发布时间:2022-01-05

2008年01月30日 21:57 来源:中国网 ,李登辉上台前后的权力斗争内幕

0 阅读:293

定哥讲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