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单兵堵截美军一个师,回国时毛主席亲自接见,他到底有多厉害?

鲁肃聊历史 2024-06-05 20:28:5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人围堵美军一个师,毛主席都想亲自接见他。

这个人便是志愿军谭炳云,至今他的照片依旧被放在朝鲜的战争纪念馆里。

那么他是如何抵抗美军一个师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又书写过哪些传奇呢?

革命之路

1921,四川省江津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迎来了一个男孩,那便是谭炳云。

在那个十分困苦的年代,连吃饱饭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更不要说普通农民的生活了,所以谭炳云一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所以在很小的时候,谭炳云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和国家的处境,并且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就这样,谭炳云被国民党的军队抓走,但这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意愿。

虽然谭炳云一心想着保卫国家,但他也明白加入国民党后,没学识没背景的他注定会成为一个“炮灰”。

于是他一直在找机会逃出队伍,但是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玩笑,竟在国民党队伍里整整熬了五年。

抗日战争结束后,谭炳云继续跟随国民党参加了解放战争。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黄维的队伍被解放军围歼,谭炳云才终于找到了机会投靠了共产党,也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

加入共产党部队后谭炳云在战场上的表现越发神勇,竟成为了连队里响当当的人物,在解放战争中屡屡立下奇功,颇受党内领导的青睐。

新中国成立以后,谭炳云本以为终于不用再上战场,然而在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便爆发了。

于是有着丰富抗战经验的谭炳云义不容辞,马上跟随大部队一起奔赴了朝鲜战场。

此时的谭炳云已经担任了班长的职务,在管理连队上他对下面的战士们关爱有加,没有一点架子。不仅如此,每次任务他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志愿军刚刚入朝的时候正值寒冬腊月,气温甚至能低到零下四十多度。因为志愿军入朝匆忙,并没有携带什么御寒的衣物,条件也比较简陋。

所以在极寒天气里,很多战士们还穿着单薄的衣物,每个人的身体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所以一大批人都在行军途中病倒了。

有的伤员因为担心自己会耽误行军计划,所以纷纷向谭炳云表示不用管自己了。

但是作为班长的谭炳云却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就算是拖着背着伤员也绝对不将他们抛下。

就这样在成功奔赴前线时,谭炳云所带的班全员到达,没有落下一个兵,作为班长的他因此还立了一个三等功。

随后他便和无数人民志愿军一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以相对落后的军备实力抗击美军的精锐部队,打得美军节节败退。

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第五次战争打响,此时的美军已经出现了顷颓之势,于是我军便趁热打铁,势必将战场不断向南推进。

虽然我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但机场胜利后战线却被拉的很长,这就又给了美军可乘之机。

于是美军为了在撤走前再给人民志愿军沉重一击,便调动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设备前往战争一线,其中就包括了实力强劲的坦克部队。

要知道,当时我国刚建国不久,根本组建不起坦克部队,更不要说其他现代化军队。

但是大多数志愿军都是之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虽然没有占优势的军备武器,却有着丰富的抗战经验以及灵活的战术运用,所以并没有对美军的坦克部队露出丝毫胆怯。

那么接下来谭炳云是如何表现的,又是怎么一个人围堵美军一个师的呢?

一人打坦克

谭炳云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强“单兵”,一人便炸毁美军三辆坦克。

那么谭炳云为何有如此超群的实力,又是用什么方法一个人对抗坦克部队的呢?

当时美军不仅调来了坦克部队,甚至还动用了其他武器。不过美军的这次行动已经提前被志愿军知晓,为了能够降低损失,我军很快开始了转移工作。

于是战士们便紧急踏上了转移道路,由于时间紧迫志愿军又只能靠双腿行走,所以必须有一支部队负责拖住美军从而为大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所以这只队伍必须得是精锐,还得有不怕牺牲的勇气和魄力,于是这个任务便落在了27军身上。

而谭炳云正式27军尖刀班的班长,其所在班级接到的任务是前往第三十九高地修筑工事,并且狙击美军。

接到任务后,谭炳云以最快的速度组织队伍,马上带其前往第三十九高地开始部署。他先是仔细勘察了一遍地形,随后脑中便有了作战计划。

谭炳云发现三十九高地附近的地势比较险峻,并且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能通往高地,坦克想要通过的话十分困难。

身经百战的谭炳云明白,当美军的坦克部队经过的时候,只要将第一辆打头阵的坦克炸毁,就可以大大阻碍其行进速度,说不定还能引起连环爆炸。

于是他便马上带领着战士们在三十九高地上修筑工事,并且告诉战士们当美军的坦克经过时,自己会拿着手榴弹靠近坦克,然后找机会将其炸毁,其余人只负责在上方掩护就好了。

但是他的这一部属却遭到了战士们的反对,因为如果真的要用手榴弹去炸坦克的那么必须距离坦克非常近,所以执行这个任务凶多吉少。

谭炳云作为班级的主心骨,战士都不愿看到他有什么差池,所以都争先恐后地想去代替他。

但这些要求都被谭炳云驳回了,他知道知道自己作为班长,有责任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就算牺牲在这里他也无怨无悔。

随后谭炳云和张北友一起躲进了小路旁他们修筑的坑道里,准备在这里埋伏美军。此时二人仅仅拿着二十颗手榴弹,以及一支冲锋枪。

他们心里也没底,谭炳云不知道手里的手榴弹到底能不能炸翻坦克,但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撤离,他只能放手一搏。

于是他静悄悄地埋伏在草丛中,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动静,直到听到了坦克的轰隆声。

谭炳云意识到美军的坦克部队正在靠近,他手里紧紧握着手榴弹,等到坦克到他跟前的时候马上站起来奋力一扔,可第一辆坦克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损害。

爆炸声响之后,美军也马上锁定了二人的位置,并且开始对其隐藏位置进行疯狂的扫射。

这时候在高地上的其他志愿军马上开始了反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这也为谭炳云吸引了火力。

那么接下来谭炳云是如何做的,他们有没有完成掩护任务呢?

以一敌百

最强“战神”谭炳云,三个手榴弹拖住住美军整整八个小时。

那么谭炳云究竟做了什么,又是怎么以一敌百的呢?

就在美军的大部分火力都被高地上的战士们吸引了之后,谭炳云又马上找准机会朝坦克扔了几枚手榴弹。

幸运的是,这次手榴弹正好集中了坦克的重要位置,还有一个正好落在了坦克的炸药库中。随后炸药库被点燃,谭炳云所期待的连环爆炸也终于产生。

随后美军两辆坦克被炸毁,气急败坏的美军马上将全部火力对准了谭炳云和张北友。虽然二人都在极力隐藏,但谭炳云的脸部还是被弹片擦过,受了十分严重的伤。

然而相对谭炳云,张北友的伤势却要严重得多,若再不治疗很有可能丧命。

于是谭炳云谭炳云马上拿出了冲锋枪,独自一人冲向美军队伍,靠着地形掩护接二连三干掉了从坦克内出来的十几名美军。

当时美军看到密集的手榴弹,以为一旁的草丛里埋伏了很多志愿军,于是当即下令先撤出这条小路,等待飞机援军到达时再前进。

就这样谭炳云和张北友顺利逃过一劫,然而张北友的伤势却越来越危重。

随着夜色降临,谭炳云决定先将张北友转移,于是他吃力地将张北友送回了高地上,随后找来战士将其转移治疗。

然而在打理好这一切后,谭炳云再次回到了坑道内,因为他还有任务没有完成。

第二天一早,美军的飞机战队到达第三十九高地上空,并且开始对三十九高地发起攻击。

虽然战士们奋勇反击,但由于力量悬殊过大,还是大部分都牺牲在了飞机之下。

就在美军认为我方已经全军覆没,一支埋伏在坑道里谭炳云找准了时机,再次向坦克投掷了一枚手榴弹,就这样炸毁了第三辆坦克。

扔完这一颗手榴弹之后,谭炳云靠着坚强的意志拖着受伤严重的身体撤到了安全区域,这才得了救。

此时大部队志愿军已经撤离出了美军的包围圈,谭炳云竟然整整为我军撤离争取到了八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随后谭炳云的事迹受到了连长高度赞扬,回国后他的事迹也被写进了《志愿军英雄传》。

不仅如此,毛主席也听说了谭炳云的英勇事迹。1951年9月,回国后的他很快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同年,谭炳云还受邀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阅兵仪式。

1952年,谭炳云因为在战场上不畏牺牲,被朝鲜领袖金日成以最高国礼待遇接见,还被授予了“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整个朝鲜民族更是看作英雄般的存在

1953年,从战场上回来后的谭炳云选择回到老家从事最普通的工作。

因为当时国家大力推行火葬,所以谭炳云和朋友开了县城里第一个火葬场。并且谭炳云还自己做起了搬运尸体的工作,成为一名十分普通的工人。

2001年,78岁的谭炳云因病去世,当地很多人都自发为其送行。

谭炳云凭借着一己之力,炸毁美军三辆坦克以及五数辆汽车。并且歼灭了十几名美军,实在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战神”般的存在。

本文由“洞鉴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102

鲁肃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