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谁与争锋?华科大再次创全球第一!

翰林中原说 2024-05-27 18:20:33
引言

在过去,国际品牌的PET占据中国市场90%的份额,现在已经下降到60%,而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以华科系的锐世医疗为代表的国产PET重塑了国内市场格局(研发团队为华中科技大学谢国庆团队)。

正如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组长王卫东教授提到的那样,以全数字PET为首的华科系医学影像设备研发团队,经过20年坚持不懈的创新,核心部件都实现了国产,不仅推动了国内精准医学的发展,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武汉已是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的重要策源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华中科技大学系的新式医疗器械设备之二——新式B超和全数字PET/CT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新式B超

“做B超”和“做CT”是医学上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各有优势。有些检查部位如骨科不适合用B超,对于头部、肺部或骨骼系统疾病,优先使用CT检查,但CT有一定的辐射性,检查成本更高。

不过,这一传统的检查方式在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华科大研发的能看清骨头和血管的B超机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世,预计今年7月,全球首台用于肌骨的新式B超将在武汉光谷正式进入临床阶段,与此同时,刚刚完成临床、用于乳腺的B超也即将上市。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数字化PET

无独有偶,在医疗器械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研发的数字化PET现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最新DigitMI 930作为锐世医疗研发的全数字PET/CT,2022年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正式获准进入市场。该设备能在20秒内完成单个床位的扫描成像,全身扫描仅需80秒,单床位成像速度为当前全球第一。

2024年5月10日上午,在武汉新城锐世医疗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一台全数字PET/CT设备刚刚下线便被客户拉走。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团队开发的新一代全数字PET/CT——DigitMI 930(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2024年,华科大系列的全数字PET设备不仅登陆安徽、山东等地三甲医院,还走出国门在蒙古国投入使用。生产全数字PET设备的企业已分别在湖北、安徽、山东投产。

锐世医疗产品总监、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团队重要成员李炳轩博士告诉记者,脑部全数字PET可以检测脑组织代谢及血流变化,识别肿瘤及脑血管疾病。采用全数字PET做质子刀的“眼睛”,能让质子刀指哪打哪。

全数字PET/CT看到的人体三维图。记者杨佳峰 摄(长江日报)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设备的研究是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强相关的,而华中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属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80年。学院“理工医交叉”特色鲜明,学科实力强大,是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坚持“尚人文、厚基础、强实践、重交叉、促交流”的培养特色, 传承Leading引领前沿、International放眼世界、Focusing聚焦融合、Endeavoring踔厉奋进的生命学院LIFE文化。

学院建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获批2021年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获各级精品课程21门,出版精品教材59部。

学院围绕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置了5个本科专业,建设有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覆盖11个研究方向的学术学位硕士点、博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初步形成了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机制。

现有在校学生2266人,其中本科生1310人,硕士研究生439人,博士研究生517人,国际研究生留学生76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教授67人,副教授41人。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5名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名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5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等在内的优秀人才。先后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结语

与此同时,在医学影像“三大件”之一的MRI(磁共振)领域,华科大团队也有了自己的规划。“5年内,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后将达110特斯拉,MRI性能也将获得大幅提升。”国家脉冲强磁场中心主任李亮表示,在磁共振成像上有所提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更为有效,可以推出全新升级版的微米级磁共振成像系统(MRI)。

数据参考来源:长江日报!

0 阅读:70

翰林中原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