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与璧山区交界有个大镇,现在都变成街道了

巧云聊旅游 2024-06-10 14:00:02

永川区与璧山区交界有个大镇叫大安,当然现在已经变成街道了,之所以称其为大镇,皆因是因为有个大字,地方不大岂能用大字排在前面,要是叫小安街道,想来当地人都不服气。永川乡镇游来到大安街道,本文就肤浅的书写一下这个大安街道。

大安街道位于永川区东部,东与璧山区的正兴、三合两镇接壤,距离永川城区12公里,区域面积为83.1平方公里,截止2020年户籍人口为6.5万余人,城镇常住人口为3.1万余人。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的一半,想来大安街道还真是留不住人、靠近城区最近的一个街道。当然,这是度娘上的资料,是不是真的有待考究。

大安街道始建明朝万历年间,老地名大坟包,后又改为大坟堡。起名大坟堡的原因则是明朝中期有位朝中大官告老还乡,死后安葬在半山腰上,其坟茔高大、宏伟、壮观,远看就像是一座山丘,当地百姓将此地称之为大坟包。大坟包前有宽阔的祭拜台,仲埇、石马,四脚、八脚牌坊各一座,并且还有神道,可惜的是现在的大坟堡就是个地名,大坟堡早给糟蹋没了。

清朝初期,路过的商人、官差看到坟包后认为此墓有仲埇、石马、牌坊和神道,想来其威望极高,起名大坟包实在是贬低墓主人的身份,将大坟包改为大坟堡。清朝康熙年间设在大坟堡山脚下,因此将此地起名大坟堡场,简称大坟场。一个集贸市场起名大坟场有点不吉利,可大坟场已经登记在县志里,为此当地绅士还联名上县衙,将大坟场更名为大坎场。

清朝嘉庆14年(1809),永川知县许机来到大坎场视察,觉得大坎场这名字有点脱俗,并以“大众平安”之意将大坎场改为大安场。民国30年(1941),时任四川省话事人的张群来到大安场视察,民间还将此地称之为大坟堡,认为此地名不雅,为此将大坟堡改为大文堡。要是张群再给大安场起新名字的话,想来大安场应该改名为大文场。

大安场历史上没有出过大文豪,仅凭一座大坟包,坟包的主人是武官还是文官都不知道,起名大文场,怎么解释都说不通,最后只能保留大安场这个名字。大安场在民国22年(1933)才改为乡,民国24年(1935)改为大安联保,民国30年(1941)隆济联保并入大安联保。民国35年(1946)联保改为乡,同年大安乡析出隆济乡。

解放后大安乡属永川县第二区,区公所至石庙场。1958年大安乡与隆济乡合并,以大安的大和隆济的隆组字设大隆公社。1961年大隆公社拆开恢复大安、隆济两个公社,同年设大安区。永川县当时的区长相当于副处级,区长几乎能跟县里的副手平起平坐,据说大安区的区长到县里开会,县里的副手都得给区长递烟倒茶。

分单干后大安公社改为乡,隶属大安区,1992年大安区撤销,隆济乡并入大安乡设大安镇,200茶店、石竹两镇并入大安镇。撤乡并镇,最可惜的可能就是石竹镇,石竹镇原先的石庙镇,要知道以前的石庙区还管辖过大安乡,此时的石庙并入大安镇,石庙是不是感到很委屈。石竹镇北撤销,是不是石庙改为石竹的原因,要是改名被撤销,石庙真的太冤了。2009年大安镇改为大安街道,大安镇百姓从乡镇村民升格为城镇村民。

大安镇改为大安街道,有网友留言大安改为街道看起来升格了一个档次,但实际上地位却下降了。大安镇是人民政府,大安街道则是办事处,政府与办事处,大伙说镇和街道,那个级别高些。户籍人口为6.5万余人算是个人口大镇,但资料显示常住人口仅为3.1万余人,流失人口比常住人口还要多,难道大安工业园区都留不下当地的劳动力,非要到外地去挣钱。莫非大安街道的开发户们领到拆迁款后都到永川或者重庆去定居了。

上图不知是安置房还是商品房,要是安置房的话想来大安街道的村民们可享福了,能够在这么豪华的生活区里居住生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是商品房,开发商的脑壳有点恼火了。上次有网友留言上图的这栋楼房都买下好几年,直到2020年还没有证,莫非这个小区是手续不全的预售房,这可让老百姓们受苦了。本文纯属游记,不详之处敬请网友们包涵。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2

巧云聊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