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你,是否经常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正坤智慧心理 2024-05-06 09:16:55

我们常常用矛盾这个词来形容不能下决心,很难做出决定的心理状态,那么说明在我们心里面一定有两个以上的方向让我们左右为难,或是两利相衡,或是两害相衡,导致我们心乱如麻,这种经历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对于有选择困难的人,更加是司空见惯。

如果我们内心出现了矛盾,也可以说出现了冲突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极不舒服,因为对安全感的追求,我们需要确定性来保证,我们在无意识中认为无法确定就是不安全。那么我们要排解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在左右为难里确定一个选项。可是很多事情是很难确定好坏的,因为事情总要具有一些复杂性,可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想简单的区分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当你实在忍受不了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你就会随便做一个选择,并且你还会坚信它是正确的。

这种看似随便的选择其实并不随便,是你在将矛盾简单化后,也就是采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作出的。这样一来就不会感到不确定或矛盾,不会在灰色的领域挣扎,而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化为“非此即彼”的状态。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分裂呢?上面所说的其实就是分裂,当我们无法忍受由复杂性引起的压力与困惑时,我们就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裂为两个简化而对立的部分,并且我们通常会站在其中一个部分的立场上,排斥另外一部分,以此来“消除”复杂性。

在我们内心里的矛盾,也许是两个事件,也许是两种感受,有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两种相互对立的态度或感受,比如说爱与恨。当你和自己特别好的朋友或伴侣发生激烈争吵的时候,你可能就会产生恨意,但是恨意在我们亲密的人际关系中是不应该存在的,你怎么能去恨自己爱的人呢?我们很少有人愿意承认对父母、孩子、配偶或挚友的憎恨,因为憎恨具有破坏性,它会伤害我们与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你是不是有过和亲密的人争吵时说狠话的时候?比如说我再也不想看见你、再也不想和你说话、我真想扇你一巴掌、甚至说出我真想打死你。你可能觉得那是气话,不能当真,但是话可以这么说,为什么会出现再不想看见、再不想说话、想打人、想杀人的念头呢?

有人会说,不管这些念头从哪里来的,但是那都不是恨,因为我们争吵归争吵,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又和好了。是啊,你们又和好了,所以就忘记了争吵时你甚至想过,你们再也好不了了。在情感的领域里,分裂意味着把爱与恨的冲动分隔开,并让它们保持完全分离的状态。爱针对我们爱的人,恨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而不对我们爱的人心怀恨意。这就是一个分裂后置换的心理防御组合。

那么很明显,分裂有助于我们和他人维持长期亲密的关系,但是过度的分裂又会使关系变得不稳定。怎么才叫做过度呢?就是坚持只采用非黑即白的分裂策略,不是爱就是恨,没有中间地带。这种过度简化的划分是一种扭曲的认知,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简单过,单纯因为防御而简化,你就会发现你今天还爱的人,明天或下一个小时就不爱了,现在不爱的人,过一会又爱了,结果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又不爱了。这不是笑话,想想你认识的人当中是不是有这么一个人,只是也许他没有我说的那么严重。

避免过度的分裂,就要避免完全极端的想法,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你很难用完全的黑和白来区分,偶尔使用分裂来应对艰难选择那是正常的,过度使用可能就会给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信任的崩塌,并且还可能导致产生心理障碍。

0 阅读:3

正坤智慧心理

简介:专注传播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