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埃及一亿人的阿斯旺大坝,为何是把双刃剑?

地图帝 2024-05-29 09:10:04

埃及地跨亚洲和非洲,略呈“梯”型,面积约100.1万平方千米,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埃及东临红海,北濒地中海,陆地邻国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利比亚、苏丹、以色列、巴勒斯坦。

用一句话来形容埃及的地形,就是:一片沙漠、两条河。埃及地处撒哈拉沙漠东北部,90%以上的国土(超过90万平方千米)都是沙漠,即“一片沙漠”。而“两条河”,一条是自然形成的尼罗河;另一条河是人工挖出来的苏伊士运河。

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人口约1.04亿(2022年)。埃及能够养活这么多人口,和尼罗河有关。

尼罗河长约6650千米,从南往北浩浩荡荡,流经10个国家: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南苏丹、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最终注入地中海,是全球最长的河流。相比之下,长江长约6397千米,黄河长约5464千米,都屈居尼罗河之下。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流,称尼罗河,一路滚滚向北流去,在埃及北部汇入地中海。

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很多的“母亲河”,比如我们有长江、黄河、珠江;美国有密西西比河;俄罗斯有伏尔加河;埃及有尼罗河。埃及的1亿多人口,大部分生活在尼罗河两岸,以及汇入地中海的河口三角洲。埃及如果没有尼罗河,或抽走尼罗河的水,河道附近的人完全没法生存。

可以说,埃及人的生产、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尼罗河水。尼罗河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已不是“母亲河”那么简单的定义了,更是生命之河。谁要打埃及尼罗河的主意,基本上等于向埃及宣战。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埃塞认为埃及占用了太多的尼罗河水源,非常不满。2011年,埃塞俄比亚修了一座大坝,截留青尼罗河的水,此举严重激怒了埃及。埃及甚至考虑过出动轰炸机,炸掉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大坝。埃及认为埃塞俄比亚的复兴大坝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用水安全,却不会提己方在尼罗河上也有一座大坝,这就是阿斯旺大坝。

埃及南部有一处宽阔的“大湖”,并不是自然湖,而是纳赛尔水库。纳赛尔水库的北端,就是埃及人曾经视为生命之本的阿斯旺大坝,因附近小城阿斯旺而得名。

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为保护尼罗河下游沿岸居住的人口、民居、农田,有必要修一座大坝,来控制洪涝灾害。

阿斯旺水坝,分为阿斯旺低坝(旧坝)和阿斯旺高坝(新坝)。阿斯旺水坝距离首都开罗直线距离约700千米,因靠近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而得名。

1898年,英国主导兴建了旧坝,长约1900米,高约54米。后来又两次加高,但1946年时洪水几乎漫坝。

1960年,埃及开始修建新坝,地点在旧坝上游6.4千米处,1970年完工。

新坝长约3830米,高约111米,底层宽980米,顶层宽40米,溢洪量达1.1万立方米/秒。

阿斯旺大坝拥有12组17.5万千瓦发电机,总功率为210万千瓦。

1967年,阿斯旺大坝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阿斯旺大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1983年-1984年旱灾造成的危害。在非洲很多地方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拦河而成的纳赛尔水库,最长约550千米,最宽约35千米,面积约5250 平方千米。纳赛尔水库最大深度180米,蓄水量约132立方千米,是世界蓄水量第七大的人工湖。

阿斯旺大坝运行后,为埃及的水资源利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凡事都利有弊,阿斯旺大坝也给埃及带来了麻烦。

为抢救水库区内的埃及文物及古迹,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之下,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抢救工作,24项古迹迁移或赠送他国。1976年水库达到设计水位,不少历史古籍和文物,遭到令人心痛的破坏。

阿斯旺大坝阻挡了泥沙,尼罗河三角洲缺乏由上游提供的沉积物,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侵蚀,土地盐碱化,农业用地遭破坏,淡水渔业资源也大幅减少。

阿斯旺大坝以下的河段缺少新鲜泥沙和,土地失去天然养份,土质肥力逐渐下降,农作物不像以前那样丰产。埃及人用人工肥料代替尼罗河泥沙,而化学品污染又产生了环境问题。

尼罗河的泥沙淤积于水库内,根据推算,五百年后将完全填满水库。

阿斯旺大坝还带来了战略威胁,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扬言要炸大坝,以此毁灭埃及。埃及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大坝一旦被摧毁,洪水恐将埃及灭国。

到1990年代初,埃及已经充分意识到阿斯旺大坝的弊端,逐渐研究解决方案。阿斯旺大坝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不能只看其利或弊,否则有失偏颇。

2 阅读:1183
评论列表
  • 2024-06-15 19:58

    中国两条河养育了14亿,逆天了

    心境 回复:
    多学点地理知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地图帝

简介:著《地图里的兴亡》,左图右史,历史地理不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