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楚汉争霸?宗族内斗是关键,潜藏的第二条暗线

瓦尔登的船夫 2024-06-29 22:10:04

这一期船夫和大家说说楚汉这段历史中的二条暗线——宗族内斗,这一条暗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上一期提到的娄烦骑兵。

如果不将其讲清楚,绝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在楚汉争霸中,项羽莫名其妙的就输了,刘邦莫名其妙的就赢了,前一刻还三万精骑所向披靡,后一刻就四面楚歌众叛亲离,前一刻还丢盔弃甲亡命逃窜,一转眼就又可以重整旗鼓接着战,这一切看似不合理的表象,背后其实都有更深层次的博弈。

大家好,我是瓦尔登的船夫。

嫡长子继承制的形成

自从开始做《楚汉英雄传》这个系列后,就有人不止一次的问船夫,项羽出身贵族,怎么可能是贵族分封制的反对者呢?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问的很有道理,但却犯了一概而论的毛病,任何时候我们对待具体个人具体问题都要具体分析才对,以这个问题为例,项羽出身贵族就一定是贵族分封制的拥护者吗?

答案是否定的。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从贵族分封制衍生出来的宗法制说起。在夏商时期的帝王继承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兄终弟及,以商朝为例,商汤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太丁、外丙、和仲壬依次担任了二世、三世和四世商王,属于典型的兄终弟及。

值得一提是在四世商王仲壬死后,王位又传回给了太丁的儿子太甲!这在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至于原因这里就不展开了,因为展开个一两千字就跑题了,船夫找机会详细说。

在商王朝的前期和中期,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基本被常态化了,兄弟间一顿博弈,只有最终的胜利者才有资格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经常看动物世界的朋友们知道,一个领地中的雄狮被对手打败或杀死后,胜利者不仅会占有失败者的雌性狮群,还会将雌狮和失败者生下的幼狮全部杀死!

大家不会天真的认为继承自己大哥王位的商王会放任自己的侄子健康长大,再来威胁自己吧?

一次次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背后,定然是无数次血腥的内斗,这种严重内耗会直接削弱王朝的实力和内部凝聚力,自然也会让一个王朝逐渐衰败。

一直到商朝第二十四位国君庚丁后,才彻底告别兄终弟及的继承模式,嫡长子继承制也逐渐成型,后来的商纣王之所以能够越过他的两位亲哥哥微子启和微子衍顺利继位,就是源于嫡长子继承制(注释1)。

穿越历史,故事多变且浩如繁星,但从始至终不变的是人性。

没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在自己死后由自己的直系血脉继承爵位和财产,但凡有一点可能,都不会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兄弟或侄子,自古如此,因为人性如此。

这句话划重点读三遍,后面会再次用到。

时间来到周朝,在确立了分封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嫡长子继承制完善成为宗法制,在宗族内划分出大宗和小宗。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诸侯为小宗,同时又为各自诸侯国内的大宗,以此类推,大宗的嫡长子为宗子,天然拥有合法继承权,其他子嗣都要靠边站,就这样,所有人的身份和地位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确定了下来。

简而言之,言而简之。龙生龙,凤生凤,大家都不用争了,嫡长子传嫡长子。

宗法制下的嫡庶之别

看过船夫的《中国神权消亡史》的朋友们会知道,周朝国祚之所以能够绵延八百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周易》从贞人集团手中夺回了祭天占卜的解释权,周武王自诩为上天之子,以周天子的名义将神权和世俗王权合二为一。

那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则可以看做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从周天子到诸侯,再到士大夫,继承人的确定性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王朝贵族阶层的内耗,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也得到有效保障。只是任何制度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建立之初前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伴随时间的推移和矛盾的叠加,后者就逐渐显现。

于是便发生了幽王之死和曲沃篡晋,原来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姬宫湦(周幽王)为了剥夺姬宜臼的嫡长子身份,立褒姒生的姬伯服为太子,索性直接废了其生母申后,导致申后的父亲申侯里通外国,联合犬戎火烧镐京(前771年),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受到了动摇。

在犬戎火烧镐京后没多久,周朝内部非常重要的诸侯国晋国内部又发生了小宗代大宗事件,被分封到曲沃的晋国小宗,历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也就是后来的晋武公,祖孙三代杀逐大宗五位国君,以小宗身份打败大宗一系,夺得晋国正统地位。

变更嫡长子,小宗代大宗,让大家想到了什么?

没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说当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的初衷是为了避免贵族内耗,那么到了周朝中后期,这个作用已经开始迅速减弱了,在对权力的欲望和野心面前,单纯的制度约束已经开始失效了,嫡出和庶出的关系不再融洽,掌握权力的大宗开始处处提防甚至打压小宗,没办法,嫡长子传来传去,都是一脉单传,同样是贵族出身的嫡出子弟和庶出子弟却浩如烟海。

理解了这个历史背景,我们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先秦时期很多著名思想家的真实意图,尤其是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他们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剑锋直指贵族分封制,目的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和游戏规则,在贵族分封制下,贵族和底层人民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贵族自身拥有对封地内底层人民的生杀予夺之权,贵族自己就是自己封地内的法律,言出法随了属于。

这些贵族只受上一级贵族,以及为天下大宗的周天子约束,周天子惩罚这些人的方式就类似后世的家法!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就是典型代表,烹杀的重点不是周天子有多么残忍,而是要以此彰显周天子为天下大宗的绝对权威!而法家提倡的依法治国,就是将之前不受法律约束的贵族纳入到了统一的法律管辖范围,正如《韩非子·有度》中所说的: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段话几乎可以看做是后世我们熟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最早雏形,只是这个过程毫无疑问是十分漫长的,由此可见,当初商鞅变法时,秦国太子触犯法律,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多么划时代的壮举了!当然,商鞅本人也为此付出出了生命的代价。

此时,我们再来对比会惊奇的发现,不论是商鞅还是韩非都有一个相似的身份,那就是贵族出身的庶出子,他们虽然出身贵族,却并没有因此获得仕途上的优待,反到因为自身的优秀备受打压和迫害,为此不得不背井离乡远离故土,纵使才华横溢,哪怕惊才绝艳,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庶出子的身份就注定他们无法在自己家族面前,在自己的国家之中一展抱负!

怎么?你这个庶出子是想造反吗?是想以小宗代大宗吗?野心不小啊!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商鞅或韩非所在族群的大宗继承人,当你发现有一个庶出子弟才能非常出众,如果得到国家重用获封高官!小宗就此崛起,你这个大宗还能hold住吗?到时候会不会再一次发生小宗代大宗的事情?而作为诸侯,更是无法容忍在自己的封国内部发生小宗代大宗的事情,君不见,会不会自己成就了下一个曲沃篡晋中的可怜大宗。

这才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才普遍出走他国的本质原因,不是本国的诸侯不懂得重视人才,而是比起重视人才和建设国家,维护自己在宗法制下的继承正统性更为重要,诸侯国再怎么衰败,只要不亡国就还能玩得转,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但如果纵容小宗庶出翻身逆袭,岂不是在暗示那些有野心的庶出小宗可以以小宗代大宗?

记住这句话,大部分帝王君主不是傻子,只不过是在权衡见不得光的利弊得失后,做出了无奈的选择罢了!

说到这里,船夫就基本回答了开篇时提到的那个问题,出身贵族就一定是贵族分封制的拥护者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说,正是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贵族庶出子,成为贵族分封制的掘墓人,为秦始皇一统六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宗族内斗下的弃子

分析完先秦时期宗法制下的嫡庶之争,我们再来分析下西楚霸王项羽的身世。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史记·项羽本纪》

楚左尹项伯者,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从这两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项梁和项伯都是项羽的季父,估计熟悉古代习俗的人会说了,按照“伯仲叔季”的兄弟排行顺序,项梁和项伯怎么在排位上还起了冲突,尤其是项伯,名缠,字伯,这个“伯”代表的是项家老大的排行,和《史记》中描述的项羽“季父”就起了冲突。

事实上,“伯仲叔季”的兄弟排行是东汉《白虎通义》中明确规定嫡长子称“伯”,庶长子称“孟”,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四称“季”,在此之前“伯仲叔季”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很多时候还被引申表达一些含义,比如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

穆后及大子寿早天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这里的伯仲叔季就是被用来引申指代天下诸侯,再比如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鲁国君主)和伯龄(蒋国君主),彼此是亲兄弟,名字中却都带“伯”,由此可知,“伯”并不一定是最大的儿子,同样“季”也不一定就单指最小的儿子,项羽之所以都称项梁和项伯为季父,很可能是这二人都比项羽的父亲小。

至于项伯名缠字伯的原因,还要结合周朝的宗法制来分析,《礼记.大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

大家读起来是不是很绕口,事实上理解起来也有些费劲,在这里船夫就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简要概括下,原来我们之前在官方课本中读到关于宗法制中关于大宗小宗的内容,其实是经过专家学者简化后的版本。

先秦时期嫡长子为大宗宗子,其余较为年幼的嫡子则会被指派到其他小宗为宗子,如果嫡子数量足够,庶出子是根本没资格成为小宗宗子的,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就明白项缠自伯的用意了?

按照船夫的猜测,项梁和项伯都是项燕的嫡子,在项梁继承项氏族长,成为大宗宗子后,同为嫡子的项伯则以小宗宗子的身份伯领小宗辅佐项梁。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通项梁和项伯相处模式,比如项梁刚刚扶持楚怀王后就成为楚国左尹。

如果按照网上一些人的说法认为项伯是项燕庶子,甚至仅仅是项氏同祖后裔中项梁的同辈兄弟,那么项梁根本不可能把楚国左尹给到项伯,这不仅仅是项梁放不放心的问题,更涉及到大宗和小宗之间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敏感的信任关系!

至于项羽的父亲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项羽的的父亲和项梁和项伯应该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三人都是项燕的嫡子,项羽的父亲是嫡长子,但尚未继承族长之位便和父亲项燕死于灭楚之战。

但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灭楚之战发生的时候楚国已经处于很明显的弱势,从后来的情况下项氏家族也并没有全族投入到这场战争中,那么项燕自知大概率会失败,为何还要将自己的嫡长子带在身边呢?这不合规矩,合理的做法是将嫡长子送到安全的地方,稳固家族大宗传承才是。

当然,我们谁也无法获知两千多年前发生的真正历史,谁也无法保证项羽的父亲是否在临行前违逆的父亲的意愿,将家族重任交给了弟弟项梁,然后舍生赴死,与父亲并肩战斗到最后一刻。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项羽的父亲是长子,却是庶出,项梁是根正苗红的嫡长子,因为伯仲叔季是不区分嫡出庶出的,因此项羽称项梁和项伯为季父也是符合规矩的,换位到项燕,面对大概率是失败身死的灭国之战,带着庶出长子奔赴前线,留下嫡长子项梁守护家族倒是合理的做法。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可以确定一个事实,那就是从始至终,项羽都不是项氏家族的大宗继承人,项梁也从未将项羽当做家族的继承人来培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项梁自己是有儿子的,还记得船夫之前说的那段话么?

没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在自己死后由自己的直系血脉继承爵位和财产,但凡有一点可能,都不会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兄弟或侄子,自古如此,因为人性如此,项梁也如此。

这里或许有人会说了,《史记》中没说过项梁还有儿子啊!史书中的确没说 ,但不影响我们用常识推导一下,如果项梁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从旁系过继一个儿子,要么退位让贤,让出大宗宗子的位置。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没有儿子的中年男人是无法坐稳族长之位的,后世撰写《史书》的司马迁不会不知道这点,因为项氏族人在汉朝建立后都有了很不错的归宿,甚至还被刘邦赐了“刘”姓,之所以讳莫如深的隐藏了项梁大宗这一脉的传承,很可能是受到了其后人的嘱托,毕竟家族内斗背刺项羽的事情并不光彩。

既然项梁有自己的儿子,也并没有将项羽当做继承人来培养,那么我们再来看项羽的身世就会发现是十分悲惨的了。

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个闻之色变的风俗叫做“吃绝户”,“绝户”指的是没用后代的意思,多指没有儿子。而“吃绝户”就是说一户人家,在家中男人去世了以后,而且又没有儿子,就算是有儿子,但是儿子还年幼,然后娘家也没有势力,没有依靠。

那么同家族的人就会欺负他们,比如把她家的土地占有了,变卖掉她家的一些财产,总之是处处欺负她们,直到把她们一家吃穷,吃到一无所有,然后再把她赶走、逼走。

不满十岁就失去了父亲,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而在项羽成名后《史书》中却只字未提关于项羽母亲的信息,很可能项羽母亲在项羽父亲死后,到项羽成名这段时间也死了,至于怎么死的,无人得知,却很耐人寻味啊,项羽的童年究竟是怎样的?孤儿寡母又经历了什么呢?

关于这点也不是船夫胡思乱想的猜测,大家还记得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怎样描述项羽的童年经历的吗?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相信很多人跟船夫一样,是看了这段描述后才下意识的觉得项梁很重视项羽,甚至是将项羽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实际上这是司马迁将春秋笔法玩成了神乎其技的高端操作。

项氏家族作为在楚国排得上号的豪门贵族,同一代的子嗣众多,族中是有专门培养子弟的族学,所以项梁不是在为项羽自己聘请私人教练,搞什么定制化服务,而是在为整个族学聘请教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项羽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什么叫春秋笔法?这就是春秋笔法!

我们还不能说司马迁在撒谎,因为他只写项羽和项梁,没有杜撰谎话,却刻意省略掉了项氏族学和项羽的同辈族人这些重要信息,导致同样一件事却给人完全不同的观感和印象,误导了大家!

那么问题来了,看过《楚汉英雄传》的朋友都知道,船夫对刘邦和项羽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一时之人杰,人中之龙风!如此优秀的项羽却在幼年时期表现出不符合人物特质的厌学和好高骛远,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司马迁杜撰,那么项羽就是很明显的在藏拙!

是啊,你再优秀又有什么用?是想抢少族长风头吗?

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在项羽幼年,项梁应该是没有主观刻意迫害项羽的,首先是级别差了很多,孤儿寡母对项氏族长造不成威胁,但大家族中的孤儿寡母的生活肯定不会好到哪里,项羽的童年并不美好,和项氏家族的其他子弟也不会多融洽。

若果说项梁死前,项羽只是在不愉快和排挤中隐忍藏拙,算不上什么真正的威胁,但项梁的突然死亡,以及楚怀王熊心的迅速夺权,则让项羽成为项梁这一支的大宗一脉真正威胁!而当楚怀王有意识的封项羽为鲁公,提高其地位,就直接导致项羽和项梁儿子代表的大宗一脉彻底闹掰了,身为项燕嫡子且是小宗宗子的项伯则成了摇摆不定的中间派。

由此可知,楚怀王的政治手腕是十分高超的。它简简单单的一个操作,就让像氏家族的内部出现了严重分裂,毫不夸张的说楚怀王对项羽和刘邦都是有知遇之恩的,正是这个被项梁当做傀儡的放羊娃,给了项羽独立于家族外的贵族爵位,同时抽调走了项梁安插在刘邦身边的大批中高层军官,让刘邦从新获得军队的指挥权。

唯独……把将自己当做傀儡的项梁大宗这一脉得罪的死死的,所以在楚怀王之死这件事中,除了陈婴,项梁大宗这一脉很可能也起到了配合作用,在整个楚汉争霸过程中,刘邦、陈婴和项梁大宗这一脉可以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邦和陈婴都是当初通过楚王景驹给项梁纳过投名状的人,是项梁为己方着重培养的军事力量。

只不过在项梁身死楚怀王夺权后,刘邦陈婴和项梁大宗一脉从隶属关系逐渐变为合作关系,一直到楚汉争霸后期,刘邦后来居上,陈婴和项梁大宗连带着项伯领导的小宗一脉都成了汉王的臣子,项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理清了这条脉络,大家再来看刘邦的还定三秦,以及后来的彭城之战,就会发现项羽不仅要面对虎视眈眈的刘邦,还要遭受来自背后、身边人的暗算和背叛。

难,真的是相当的难……

但凡项羽身边多些值得信任的人,又怎么会发生刘邦出关,老家彭城莫名其妙都丢了,远在齐国的项羽才后知后觉,类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任何年代,大部分战争,打的都是信息战!

对此,项羽在成为西楚霸王后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去拉拢家族内部的庶出子弟,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于项氏家族的庶出子弟而言,项梁大宗嫡系代表的是拥有无上权威的大宗不仅拥有祭祀祖先的特权,同时也掌握着家法族规以及族谱!

逐出宗族在后世几千年一直都是非常残酷的惩罚,而在先秦时期,逐出宗族就相当于社会性死亡,相当于现代人失去国籍,失去公民身份和财产权,成为真正的无根浮萍。

所以说在整个楚汉争霸过程中,项氏家族非但没有成为项羽霸业征途上的助力,反倒成了绊脚石和刺入心背的利刃,令人唏嘘。这也是船夫在之前直播中和大家多次提到的一个观点,别看项羽出身是项氏贵族,刘邦则是没落贵族,其实刘邦的开局要比项羽好太多了。

注释1:关于商王帝辛(商纣王)继位这件事历史上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史记·殷本纪》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吕氏春秋·当务》

按照《史记》中的说法,商纣王帝辛和哥哥微子启、微子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帝辛的生母是王后,微子启和微仲衍的生母则是地位低的妃嫔,因此帝辛虽然要比两位哥哥年幼,却是正了八经的嫡长子,因为继承了商王王位。而按照《吕氏春秋》中的说法,商纣王帝辛和哥哥微子启、微子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只不过在生微子启和微子衍的时候,他们的生母还是妃嫔,一直到生帝辛的时候才被封为王后,只有这个时候生下的孩子才算嫡子!

很明显,按照《吕氏春秋》的记载,当时的商朝太史明显是在玩文字游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垄断规则的解释权,综合起来,船夫更加相信《吕氏春秋》的说法,太史是夏商时期贞人集团的核心人物,他这种强势干涉王位传承的行为十分符合当时贞人集团和商王互相博弈和内斗的历史背景。这也就是了微子启为何对帝辛继承王位耿耿于怀,甚至在参与了谋反叛乱的情况下帝辛都没有杀掉他,如果微子启和帝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这些问题就说得通了。

0 阅读:14

瓦尔登的船夫

简介:历史长河,溯流而上,怎么能没有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