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超前美学思想,对当代服装设计仍有启示,吊打各种大牌

滋滋主娱 2024-06-14 10:25:12

文/阿芷

前言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内涵丰富,士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喜欢虚静,对后世的艺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清雅美学意境高远,不拘泥于人的社会功能,而探讨人的自然属性,实现了审美范围的扩大和人格精神的升华。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追求人的内在品格和道德修养,还追求随心所欲的自由。

这种思想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调,体现在服饰的样式上,便是极致的简朴和随性。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内涵及其对服装设计的启示,并就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提出自己的建议,从服装设计角度践行中国文化自信道路。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顺其自然”的原则予以塑造,不应该通过外力对其施加影响,鼓励人们脱离外在束缚,对服饰的突出观念是质朴,意在清雅,无需太多华丽的装饰。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有着法天归真的自然美、轻灵飘逸的自由美、通透自在的人格美。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依然受人推崇,能够让人深省、反思,形成影响极为深远的美学突破,并衍生出不同的服饰设计风格,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就本文而言,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影响及对当代服饰设计的启示,总结服装设计中客观物象与主观情致的关系。

传统服饰中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体现

从黄帝时期至今,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经过了近五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华民族文化的风貌特征。

得益于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带有农耕文明的印记,“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得以完备,也使其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以平面裁剪方式塑造宽衣博袖的款式造型,追求材料的整体性而不求剪裁的精确性。

长可曳地,短不露肤,形制宽松,连袖平直,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具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服饰的独特审美特点。

3.1宽衣博袖的服装造型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多为直线裁剪,轮廓平整利落。自周代以来,上衣下裳或上下连属的深衣是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普遍穿着。

区别于西方社会将人体紧紧包覆、凸显身体特征的立体服饰,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依据人体形状做出概括总结,凝炼出轮廓,刻意遮蔽人体的自然曲线,淡化了人的社会性,寓道于器,暗含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思想,具有具象物体所没有的强大感染力。

宽衣博袖的工艺造物和设计认知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技近乎道”的美学思想映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从容自由的审美特征。

魏晋服饰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宽衣博袖的典型代表,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士人追求人之自然本性的自由伸展。

在山野之中披发赤足,袒胸露怀,吟诗饮酒,逍遥自得,体现了一种避世的生活态度,远离世俗伦理纲常的羁绊,无意中造就了魏晋士人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形象之一。

作为思想的外在表达物,这种袒胸露怀的服饰以飘若游云之姿打破了周代以来的礼制束缚,强调返璞归真,一任自然,折射出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人心灵上的超然于世和豁达。

以宽衣博袖的服饰语言将人自身与外部自然界建立起某种联系,获得超越于人的形体美的理想形象,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舍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自然性”的主张不谋而合。

3.2“十”字型的平面结构

中华民族传统服装多为平面直线剪裁,以通袖线(水平)和前后中心线(竖直)为轴线的“十”字型平面结构为其固有的原始结构状态。

这种平面“十”字型结构在中国历朝历代服饰中均有出现,被各族人民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

“十”字型的平面结构宽大浑圆,穿着时以肩部为着力点悬挂在人体之上,看似忽略了人体,实则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包容性、浑然一体的自然之道,即将服装与人当做整一性的物件来看待。

同时,也是依靠了人体,才有了自然之物与人体的完美融合。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结构贯穿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其“十字型、整一形、平面化”的面貌长期以来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此结构形式以不破坏面料的完整性而设计,即“布幅决定结构”,是传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服饰基因图谱。

“十”字型的结构具有左右对称、前后对称的特征,合“中正之数”,含“中正之意”,强调作为服饰主体的人的神韵和气质。

这种以“敬物”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凝结着古人“节俭”的生存动机、细密心思和卓越智慧,经过“尚物”这种敬畏自然的

美学思想浸润,于内敛、含蓄的意境中达到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统一。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4.1回归自然的生态设计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主张“天地为美”的精神观念,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才符合其所主张的“美”的标准。

在顺应自然、寻求大美的历程中崇尚清淡,甚至是平淡的格调,拒绝浮华,反对华丽的色彩和过度的装饰,倡导保持明白纯净、众生平等的生态观。

从“法贵自然”的基础出发,反对人为,以“言不尽意”的精神境界而达成“自然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内卷,在不断的精神内耗中,人们渴望寻求一方轻松愉悦、舒缓平静的精神净土,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休闲服装应运而生。

这种风格的服装款式较为宽松,力求摆脱服装对人体的束缚,保持人衣之间生态环境的平衡。

天然纤维面料作为首选服饰材料,能够提升服装的舒适度和环境友好性,给穿着者带来回归自然的悠闲浪漫的心理体验。

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启示,当代服装设计师从“虚静”的体验中进行服装设计,作品清新脱俗,物顺自然,表现纯净的自然美而非华美感,意在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淡雅悠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4.2保持朴素的极简设计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中,朴素、澹然就是美,并且在一切美之上,是美的最高境界。极简主义崇尚自然朴素,反对一切人为的束缚、刻意的雕饰。

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留白”“减法设计”。

均有异曲同工之妙,“无”中包含着“有”,“少”可以变成“多”,简单可以超越复杂,以减到极致的方式带给人无限的自由的想象空间。

受“朴素之美”美学思想的影响,简约设计成为当代服装设计的主流之一。

极简主义服装设计,推崇简练的造型、精准的结构、含蓄的材料以及简洁的装饰处理,注重功能性和穿着的舒适性,意味着摒弃繁琐而强调精粹,表达了人们对于宁静、简单的内心追求。

“有无相生”,“有”“无”并非绝对的对立面,有限的空间也可以蕴含无限的可能。

极简设计以简约精炼代替繁复奢华,用简洁的设计元素和极少的色彩将“减法”做到最大化,注重内心的精神表达,使自己的本性和朴素之“道”的本性相合,终至“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超然境界。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对当代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其“自然之美”“朴素之美”的美学观点对于服装设计的思想、风格的影响尤为明显。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凝炼着丰富的艺术结晶,其崇尚自然、追求内心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为服装设计师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灵感源泉和不竭动力,帮助设计师在面对纷繁复杂时做出取舍,使服装设计之路走得更远、更久。

结语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给人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审美理论与思想借鉴,与人生哲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影响了中国人探究美的本质问题。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认为在自然审美中强调的是清心静意,心无旁念,静观深照,沉思冥想,意识升华。

参考文献:

[1]白瑞,刘均 .论庄子美学的文化内涵在服装设计 中的艺术体现[J]. 大众文艺,2022(8):45-47.

[2]李晗 .庄子美学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D]. 南宁:广西大学,2018.

[3]邓琳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 ”的“ 自我宽容 ”服饰 文化观[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9):41-42.

[4]何鑫 . 中 国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结构考察与整理 [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

[5]沈亦晟 .“零浪费 ”理念下中式十字型平面结构 服装创新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22.

0 阅读:31

滋滋主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