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高手对决,老狐狸林相临走之前,到底给庆帝挖了什么坑?

阿三侃剧 2024-05-27 13:16:15

随着《庆余年2》剧情推进,宰相林若甫选择退休、回归家乡定居。

身为大庆帝国宰相,林相以其职权之广成为朝廷百官的领袖,历经二十载岁月,掌管六部并掌控朝廷实权。

林若甫的地位犹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场高峰,然而权力如同毒品,容易让人迷醉,身处宰相这个职位,人们往往会产生对权力的渴望。

令人意外的是,林若甫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态度。

在贺宗纬带领受害者公开指责后,林若甫亲自向庆帝请示离职。

理由是年迈多病,需要返回家乡休养。

庆帝对此未作挽留,两人经过一番交涉,彼此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意图。

庆帝同意了林相的请求,林相迅速离开京城,这段持续二十年的君臣佳话至此画上句号。

在离京前,林若甫与庆帝进行了一次激烈的对话。

尽管林相满意地离去,但庆帝却略感不满,认为林相临别之际设下陷阱。

作为全庆国最狡猾、最冷酷的人,庆帝习惯于给他人设下圈套,而这次为何反倒指责林相自掘坟墓呢?

这一切源于科场舞弊案。范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调查权,为天下学子争取了公正。

然而,这只是庆帝精心策划的假象。

从任命范闲为居中郎、主持春闱开始,庆帝便布下了一局大棋。

他利用历年来积累的折子,以查办舞弊为由,借助范闲之手,铲除宰相林若甫。

庆帝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棋手,他总是提前预判未来,将所有可能的人和事视为棋子。

他巧妙地引导范闲,使其越过楚河汉界,最终将刀锋指向林相。

庆帝的计策高超,成功欺骗了范闲和林相。

直到苦主现身、真相大白,林相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

尽管相权强大,但在专制集权的皇权面前,林相如同待宰的羔羊,无力反抗。

因此,当林若甫恍然大悟,庆帝的目标其实是自己时,他只能立即进宫请辞,以求保住最后的尊严。

然而,真正的强者并非一味忍让,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展开反击。

在林相离京前,庆帝特别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求林相交出门生故吏的名单;二是要求林相将儿子大宝留在京城。

林相是个聪明人,他明白大局已定,但仍能在细节上给庆帝制造麻烦。

面对庆帝索要门生名册的要求,林相坚决否认,表示六部官员及各级衙门皆为皇上的臣民,何来门生之说。

如此轻易地化解了危机。

然而,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

庆帝暗示林相将大宝留在京城,林若甫虽万分不愿,却无法拒绝。

因为双方都清楚,这实际上是将大宝作为人质。

在庆帝眼里,大宝掌握在手中即可控制住林若甫;在林相看来,若要自保,他唯有将大宝留在京都。

这种事情本就是暗中的约定,因此庆帝与林相皆心照不宣,维持着和睦相处的局面。

尽管庆帝主导着全局,但林相在最终时刻仍发起了反击。

谈及大宝之事时,他们曾有如下对话:

庆帝:请问林相此次返乡,是否独自前往?

林相:如陛下所愿,臣独身返回。小儿千里归来,恐有意外,故未同行。

大宝与范闲关系亲近,烦请范公子代为照顾。

明日我便将其送至府上,定当有所补偿。

饮食方面,绝无短缺,有陛下作证。

这段对话中,双方言语间充满玄机。

庆帝看似询问,实则暗示林若甫需独自返乡,留下儿子。

如陛下所愿——林相的话语中带有讽刺意味。

在这场交锋中,林相巧妙地为庆帝设下陷阱。

他将愚钝的大宝托付给范闲,可谓一箭双雕。

原本,庆帝欲借助范闲之力驱逐林相,使其门生故吏对范闲怀恨在心,从而助范闲更进一步。

林相曾言,“我离任后,门生或对你不满。毕竟,此事因你而起,难以解释。”

如今,林若甫将大宝交付范闲,既洗脱了范闲的嫌疑,又向门生表明其立场——范闲乃同党。这便是林若甫为庆帝设下的陷阱。

然而,林相最后一句画龙点睛。

“饮食方面,绝无短缺,有陛下作证。”林相此言,表面上是告诫范闲,实际上却是反将庆帝一军。他不仅要求庆帝保证儿子安全,同时也将范闲视为见证者。

这正是林若甫的高明之处。寥寥数语,便为儿子铺平了未来道路。

然而,林相离城后,庆帝派遣黑骑刺杀林相。

即便杀手已就位,林相依旧泰然处之。

对此,聪慧如范闲亦感困惑,林相何以如此自信?难道皇上并非真要杀他?

对此,林若甫洞悉真相。他认为,庆帝之所以大动干戈,乃是为了警示与威慑自己,而非真的要取其性命。

林若甫是个智者,既然庆帝选择让大宝留京为人质,那便是他的态度——他无意杀害林相,仅是要掌控其命脉。若是要杀人灭口,自然不会留下大宝作为牵制。

直至最后,林若甫方才领悟到庆帝的真实意图。

正如他对范闲所言,“我误判形势,导致应对失误。此册记载我所有门生旧故,请交予陛下。并告知陛下,我将上书陈述相位之弊——身为百官之首,权柄过大,若遇奸佞之辈,国家将陷于危机。废除相位之议由我提出,与陛下无关。”

林若甫所言揭示了庆帝的意图——他渴望绝对权力,但却不愿丧失民心和脸面。

废除宰相一事虽然会招致非议,然而庆帝巧妙地借林相之口实现。

因此,废除宰相制度并非庆帝一己之私欲,反倒是他顺应历史潮流,尊重官员意见的体现。这种既要做又要立的形象,与古代帝王颇为相似。

直至离京之后,林相方才领悟到,庆帝彻查科场舞弊案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对庆帝来说,一切行动皆围绕着废除宰相这一核心目标展开。

感谢您的阅读原创不易,您的随手点赞、转发、收藏、在看,都是对阿三的鼓励和支持。

9 阅读:11896
评论列表
  • 2024-05-27 14:19

    大宝留京并不是做人质,因大宝是庆帝跟长公主的私生子,所以庆帝才不想林若甫带走大宝,但又不能明说。

    用户17xxx42 回复:
    不知道在哪看了点同人文的东西,就把它当真了?不求你去支持正版,哪怕你去笔趣阁看看盗版也不至于能说出这种话
    用户13xxx75 回复:
    要说电视剧确实是亲生的。林大宝的真实身份有两个,在原著小说《庆余年》里林大宝的真实身份是庆帝和长公主的亲生儿子,后来成为了神庙的教主大红袍。而在电视剧《庆余年》里林大宝的真实身份就是宰相林若甫的大儿子。
  • 2024-05-27 17:20

    还不是要被杀,幸好女婿救他

    海岸 回复:
    不会被杀,死个小官没事,。丞相刚辞职就被刺,。史书没法写,。庆帝只是要杀他所有的仆人,警告他随时可以杀了他。。
  • 2024-05-27 19:36

    大宝是神庙杀手红袍头领

  • 2024-05-27 17:36

    大宝是影子[得瑟]

    用户10xxx90 回复:
    是你的影子[点赞]
  • 2024-05-27 15:43

    差不多 不过反了 林相带走大宝 等于林相是带了庆帝的人质

阿三侃剧

简介:欢迎您来到阿三领域 我将带您观看不一样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