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校资历被授中将,一人顶十万兵,韩先楚要他当副手周总理不给

咪蒙探索古今 2024-04-09 19:36:51

1955年,新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授衔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挥师沙场,战功显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将领们,分别被授予了少将以上的军衔,成为了响当当的开国将军。

这次授衔都是根据每一位将领的资历和战功,经过评衔委员会的领导再三斟酌,再报伟人审批后评定出来的,体现了绝对的公平公正,是实至名归。

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这一千多名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却有一位将军很特殊,因为他自从参军以来,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确切的说,他只有大校资历,但在这次授衔中,他却连跳两级,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另外,还有众多将帅对他称赞有加。如罗荣桓元帅夸赞他:战功很大,不能只看资历;林总称赞说:他一人顶十万雄师。甚至连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常胜将军”韩先楚上将,在赶赴兰州就任军区司令员前,多次向周总理请示,强烈要求他当自己的副手,而周总理却说:谁都可以他不行。那么,他是谁?有何过人之处?值得将帅们如此器重!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中将苏静将军。苏静,曾叫苏孝顺,1910年12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海澄县(今龙海市)海澄镇六口碑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苏静的祖上几代都是墩厚朴实的三无农民,靠给地主打长工和打渔挣得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一家人常常过着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凌和压榨。

苏静的爷爷虽然从来没有进过学堂门,大字不识一个,但他却很有远见,思想开明,执意要送他去学校读书识字,因为他的爷爷深知,在乱世的时代,唯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贫苦农民子弟悲惨的命运,靠打长工和打渔,只能跟他一样,永远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在爷爷的坚持下,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总算攒了点钱,苏静这才有了读书的机会,7岁便进入村里的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天资聪慧,又喜爱学习的苏静,十分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自从踏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他从不敢放过一分一秒的宝贵学习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苦读后,苏静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了老师和同学最喜爱的优秀学生。

从海澄南院小学毕业后,苏静又考入漳州省立第八中学学习。正是在中学就读期间,苏静受到了新文化和新思想的熏陶,在心灵上产生了巨大的共鸣,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与众多学子一起,不畏生死,勇敢地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经历了革命的考验,坚定了革命的理念。

20岁时,苏静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漳州第二师范学院就读,使其在众多的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大学生。这也为他以后走上领导高位,奠定了很好的文化基础。

在师范学校求学期间,苏静频繁组织爱国学生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唤醒了民众的觉悟,却遭到了反动当局的追捕。为躲避追杀,他不得不远走异国他乡,跟随其父亲来到缅甸谋生。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东北军采取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一夜间,让偌大的东北三省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令几千万东北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尽了苦难和折磨。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点燃了苏静心底的革命火种,祖国母亲正在遭危难,深爱着自己祖国的苏静,义不容辞,立即动身返回祖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他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肩负起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历史重任。

22岁时,苏静迎来了人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投身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在红军队伍中,他在缅甸学过的照相技术被派上了大用场,他拍摄了很多红军活动中的珍贵历史资料,至今都有很大的历史价值。

罗荣桓元帅发现他的特才后,十分惊喜,立即把他调入红一军团司令部通信科,专门负责收集情报和通信联络事务,后他又进入红一军团作战科,他通过自学绘制军用地图知识,为红军绘制了很多作战地图。每当红军到达一个新的地方,苏静便带着侦查员,提前侦察地形,绘制部队作战地图,为部队打胜仗立下了大功。

尤其是在历经艰难的长征途中,苏静执行先头侦察任务,绘制行军作战地图,为部队担当先锋开路。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上,为摸清情况,苏静常常会在同一个地区反复兜圈子考察,通常要比别人多走几倍的路,因此,他也被称之为“走过三次长征路的人。”

特别是在穿越异常艰难的雪山和草地时,苏静带领先锋队在前面开路,与敌人、土匪、毒蛇、凶猛野兽、以及沼泽地抗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绘制了几百幅作战地图,为红军胜利结束长征立下了不朽功勋,因此,聂帅称赞他为“红军先锋中的先锋。”

抵达陕北后,苏静又先后投入到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大的战斗中,时任侦察科长和开路先锋队长的他,绘制的精准作战地图,为这些战斗的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全面抗战爆发后,苏静又立即奔赴抗日前线。他先后担任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侦察科长、山东军区司令部情报处长等职,参与领导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创斗争。尤其是在平型关、陆房突围等战斗中,他多次破解日军电台,为我军作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军事情报,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投降后,为了抢占东北这块宝地,苏静又昼夜兼程奔赴东北前线,辅助林总、罗帅在东北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当时东北的条件十分艰难,部队电台奇缺,通信成为很大难题,群众基础也不好。时任我军情报处长和作战处长的他,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把情报工作搞得绘声绘色。

他提供的重要军事情报,在首次开战中,就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一个团,后来更是接连打胜仗,令林总喜出望外,夸奖他说:“一个人顶十万雄兵!”

尤其是在决定国共两党生死存亡的辽沈战役中,苏静不仅为作战部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信息,还给林总建议了“挖沟作战战术”,直捣国军的指挥部,活捉了国军指挥官,以最少的代价,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随后的平津战役中,他也立下了大功。特别是在北平的和平解放中,他更是功勋卓著。他作为我军的谈判代表,曾三次冒着巨大的危险进城与傅作义部会谈。

有一次,他带着伟人写给傅作义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件谈判时,偶然得知信的言辞颇为严厉,伟人历数了傅作义的几大罪状。因担心此信会激怒傅作义,而导致和谈破裂,在与傅作义的女儿、地下党员傅冬菊商量后,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扣下了信,直至北平和平解放多年后,他才重提此事,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正是因为这些显赫的功绩,所以尽管苏静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但在1955年新中国举行的首次授衔仪式上,他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成为了一名有着特殊军功的军事将领。他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谦逊低调的,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的现代化,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

因从红军时期开始,苏静便在林总身边工作,所以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他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与林总关系紧密,便解除了他的职务。

后经过组织上的仔细调查后,除了工作上的关系,他与林总没有任何的关系,他是清白的,最终在要处理的93人中,只处理了92人,他是惟一一位没有被牵连进去的人。他正直和敢于说实话的品性,还得到了伟人和周总理的欣赏和信任,周总理更是直接将他保护了起来。

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之时,韩先楚就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之前,曾两次打电话给周总理,强烈要求苏静同去兰州当他的副手,却都遭到了周总理的拒绝。周总理是处于安全的考虑,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再重用他。

后来,苏静又重回部队担任领导职务,出任总参谋部顾问,重振当年雄风,为国计民生和为军队的强大进言献策,贡献自己的余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97年11月28日,苏静将军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这颗闪耀的将星,就此陨落!于国于民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纵观苏静将军的人生轨迹,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经过血雨腥风的战火考验,成长为了一名有着特殊军功的将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他成为了周总理和开国将帅们的爱将。今日老将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历史功绩永垂青!他的光辉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勇前行!

1 阅读:379

咪蒙探索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