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选举“右转”,有人惊呼“欧洲灵魂正处于危险中”|京酿馆

新京报评论5 2024-06-07 17:40:25

真正的重大变化,并非“准执政联盟”的席位优势可能缩小,而是左翼和环保主义者影响力的每况愈下。

▲6月6日,人们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外拍照。图/新华社

文 | 陶短房

据新华社报道,6月6日,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开始投票,荷兰是第一个进行投票的欧盟成员国。当天,荷兰9416个投票站开放。荷兰497名候选人参选,竞争欧洲议会中的31个席位。

本届欧洲议会选举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举行,投票将持续至9日。这是英国“脱欧”后首次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欧盟成员国的选民将投票选举720名议员,以组成第十届欧洲议会。

这其中,人们最关注的莫过于,欧洲已日益明显的“向右转”趋势究竟会走多远?

欧盟的权力结构和“超大联盟”

欧盟的权力结构十分特殊,主要由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三大机构组成。其中,欧洲议会为立法机构,相当于主权国家的议会;欧盟委员会为行政机构,相当于主权国家的政府;而欧洲理事会则由27个成员国部长组成,是一个很难定位其性质的特殊机构。

所有欧盟的法律法规、预算,都要经由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双重批准。前者类似于主权国家议会表决批准的程序,而后者实际上是为适应欧盟的“邦联”特质,由所有成员国对上述法律法规、预算等予以批准。因此,有人将欧洲理事会也称作“准立法机构”。

履行政府职责的欧盟委员会成员由欧洲议会选出,而欧洲理事会由各国政府派专职阁员组成。因此,欧洲议会是欧盟唯一由各国选民直接选出的机构。其选举结果不仅决定未来数年内欧盟政治政策走向,也会影响到另外两大机构的运作。

欧洲议会选举采用大选区结合比例代表制,席位数根据总人口的变动而上下浮动。人口较多的国家往往拥有的席位也较多,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在720个议席中分别拥有96席、81席和76席。而人口较少的塞浦路斯、卢森堡和马耳他分别只有6席。

欧洲议会选举一般安排在6月上旬,为期4天,由各国自行组织。本次选举中,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将于9日投票,荷兰、爱尔兰、捷克、拉脱维亚、马耳他、斯洛伐克则在6日至8日择日投票。

尽管各国政党均独立在本国参选,但由于欧洲议会跨度广泛,成员众多,因此,传统上大多数政党都会在议会中组成类似于政党联盟的“欧洲议会党团”。

选前的欧洲议会由7个党团组成,还有数十名无党派议员。持中右立场的人民党党团是第一大党团;持中左立场的社会党党团和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分别是第二、第三大党团。三个主流党团席位共计421个,占欧洲议会总席位的约60%,被称作“超大联盟”。

过去5年,三个主流党团执掌欧洲议会、主导欧盟政策并且分摊欧盟机构的重点工作。因此过去5年间欧盟在一系列政策、法规走向上较为稳定。但这一稳定态势随着欧洲极右翼、民粹派和疑欧派的崛起,正面临严峻挑战。

▲6月6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媒体记者参加选举投票情况介绍会。图/新华社

成事或许不足,败事绝对有余

有选前预测显示,此次选举中,欧洲人民党将获得182个席位,社会党及民主人士进步联盟136席,但第三大党团复兴欧洲党席位预计将大幅下降。如此一来,执政联盟的总席位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与之相反,极右翼的身份与民主联盟预计增加席位至69席,欧洲保守改革联盟则将增至79席。即便不吸附新的加盟者,席位总数也将大幅增加,足以对未来5年欧盟政策制订和立法走向构成强大牵制。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有选前分析称,“极右翼政党将在奥地利、法国、荷兰等9个国家名列第一,并在西班牙、瑞典和德国等另外 9 个国家名列第二或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选举之前,欧尔班、法国国民阵线(FN)的勒庞和波兰“法律与公正党”(PiS)领导人莫拉维茨基均积极倡导FN、PiS两大极右翼欧洲议会党团合并,并吸附更多“无归属议员”加入。就此来看,一旦在选后实施此举,将足以把欧盟的政治空气牵制得更右。

许多分析家认为,一旦如此,未来极右翼和疑欧派在欧洲立法层面将处于“成事或许不足,败事绝对有余”的地位。这可能令本就效率低下的欧盟决策机制效率更低,从而增大欧盟的离心力。

有预测认为,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最大的输家并非复兴欧洲党,而是两个环保派党团。分析认为,德国绿党因加入德国联邦联合政府表现不佳备受诟病,法国绿党则因公众对“走火入魔”的“绿色政策”日益反感正被选民唾弃。这两大“欧洲绿色支柱”的崩塌,预计将令绿党-欧洲自由联盟的席位锐减。

▲6月6日,选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欧洲议会选举投票。荷兰是第一个进行投票的欧盟成员国。图/新华社

左翼和环保主义者影响力每况愈下

一些欧洲观察人士认为,尽管极右翼和疑欧派声势大振,但难以在欧洲议会表决层面构成实质性力量对比改变。

因为“靠中”三大党团长期合作,较为默契和稳定,且擅长在欧盟层面运作。相反,极右翼政党多数成员本质上排斥跨国密切合作,且往往会在运作风格、重大政策上相互掣肘,因此,无论未来“极右翼单一党团”能否形成,都仍将处于“可结伴拆台,难抱团盖屋”的状态。

比如,运作风格上,法国的勒庞竭力淡化极右翼色彩,而东欧和德国的成员党反其道而行之,这导致勒庞带头把德国选择党赶出党团;政策意见层面,东欧的极右翼成员党和许多欧洲保守改革联盟成员党支持乌克兰,而西欧的极右翼和身份与民主联盟许多成员党则多有同情俄罗斯者,意大利成员党和法国成员党在非法移民政策方面的意见也针锋相对。

一些分析家认为,真正的重大变化,并非“准执政联盟”的席位优势可能缩小,而是左翼和环保主义者影响力的每况愈下。

以往,由于欧洲议会选区普遍划得较大,在本国议会选举中表现不佳的左翼、环保政党,往往可利用自己支持者绝对人数众多的优势,有不菲的斩获。这使得欧洲议会即便在冷战后新保守主义包打天下的氛围里都显得“花红柳绿”。

但如今,在欧盟27国中,中左翼或左翼执政的国家也仅剩德国、西班牙、马耳他、丹麦四国,且除马耳他外,其在另外三国的执政地位都岌岌可危。正因如此,欧洲议会选举前夕,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警告,“欧洲的灵魂正处于危险之中”。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泽尔卡认为,冷战后,欧洲左翼政党热衷于“自由路线”,在社会经济斗争中向中间派甚至右翼靠拢。近年来,这类政党更积极取悦LGBTQ(性少数者)、极端环保组织等“政治正确群体”,导致左翼政党原本的选票中坚——工薪阶层选民日益远离。至于“绿色”政党,由于经济、就业形势不佳,越来越多欧洲选民已厌倦了“绿色行为主义”。

有人就感慨,“如今欧洲左翼已久违了类似布莱尔、施罗德、密特朗这样在全欧有充分号召力的强有力领袖”。也有一些“主流”政客在试图剑走偏锋: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人民党)为寻求连任,正同时拉拢极右翼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其所属的欧洲保守改革联盟。

就此看,不论此次欧洲议会选举如何,都会为当前的局势平添许多的变数。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0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