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华版《如梦之梦》,一场值得打飞的追的话剧

纳兰惊梦 2023-10-07 22:21:57

当得知我在国庆长假专程打飞的到福州就为了看一场话剧,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值得吗”?当听说这场话剧足足要演将近八个小时,所有人的反应都是“疯了吗”?

是的,福州这趟只为一件事,看央华版《如梦之梦》。当踏上返程航班时,让我更加确信当初的选择是“值得的”。

值得,因为专业与沉浸

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八个方位、三个楼层构成的立体式舞台,将跨越百年时空的台北、上海、北京、巴黎、诺曼底糅在了一起。身处莲花池观剧的我,最近的时候距离演员仅一个身位,观赏之真切仿佛就是发生在眼前的故事。甚至某一瞬间,我都感觉正在目睹的不过是某个转角街头正在发生的故事,真实的触手可及,沉浸的无法自拔。

环绕形式的剧场,更有种“人生就是莫比乌斯环”的象征意味。从顾香兰被亨利赎身、脱去旗袍与妈妈姐妹们告别后远赴法国,到经历亨利算计被赶出城堡、再次脱去皮袄与佣人告别后走向未知的前方,整部话剧无处不在用各种方式印合着人生的轮回。更不用提那行色匆匆的甲乙丙丁日复一日为生活单向循环的奔走,那瘸了腿的王德保为了心中的遗憾与梦魇苦苦奔走。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如梦之梦》的演出版本是八个小时,央华版除去休息时间的演出时间是七个小时,所以整体紧凑了许多,应该是根据观众的反应,结合剧本内容做了调整,体验感也更强。

故事,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我们所有人都有故事,或平淡如水、或热烈似火,每一个故事都塑造了我们的存在。也许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像顾香兰的故事那般,穿过民国的上海滩,跨越法国诺曼底的海滩,在巴黎的公寓里留下印记。但每个人的故事都如同独一无二的拼图,一片一片拼凑出我们的初始画卷,也拼凑出我们的人生全景。

整部《如梦之梦》是由一连串的故事环环相扣而成:从庄如梦到西藏牧羊人,从刚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就接连遭遇怪异病情的医生到身世离奇的五号,最后再到几以“传奇”来形容的顾香兰。他们或许根本不曾存在过,却因为故事能够让无数人相信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留下了痕迹——虚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真实呢?

回望,是看见自我与所有

《如梦之梦》里一再提到“看见自己”城堡,提到那个“以湖为鉴,可见自身,可洞来世”的湖面,到头来也只有五号跟顾香兰真正参透了、悟道了、看见了。

在萨尔瓦多·达利这位擅长将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形象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影响与感染下,顾香兰的画也创造着引发幻觉的真实感。尤其那副画着被困在笼子的鸟和脱在笼子外旗袍的画,更是她对于自我处境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整部话剧里印象中也只有顾香兰至少有两次的自我回望与错身。人生就像一段旅程,只有在路上的回望,才能寻找到自我与所有。当两位顾香兰最后一次错身时,两位演员的手有一次轻轻的相触。只那一刻,我突然就绷不住了泪,如雨流。

0 阅读:1112

纳兰惊梦

简介:影评人、剧评人,专栏作者,影视行业观察者,电视节目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