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古诗词里面的故事八: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南柯本人 2023-05-04 16:27:50

唐宋八大家排名首位的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韩愈画像

1200多年前,韩愈就与我现在所生活的小城——江西宜春(也称“袁州”)发生了紧密的联系。他不仅亲自到袁州任职,担任袁州刺史,而且在任职期间还想方设法解救了当地抵押给富人家为奴的贫苦人家的儿女,赢得了百姓的赞扬。为了纪念韩愈的功德,至今在袁州城内还留有“昌黎路”、“昌黎阁”、“昌黎大桥”、“昌黎书院”等设施。

位于宜春袁山公园的昌黎阁

1200年后的今天,韩愈又一次以他出众的文采为宜春的旅游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一句诗词“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成为宜春最好的旅游宣传口号,因此在宜春中心城区还建设了一座名叫“多胜楼”的标志性旅游建筑。

位于宜春中心城区秀江边上的多胜楼

韩愈的这首诗名叫《秋字》,诗的全文如下: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关于这首诗,先说明两点:一是这首诗不是描写宜春优美风光的山水诗,而是韩愈为送别同年进士兼好友王涯外迁的一首送别诗;二是韩愈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还未到任袁州刺史,两者之间相差了12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韩愈的门生、王涯的外甥皇甫湜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王涯也因“坐不避嫌”受到牵连,被夺翰林学士之职,贬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司马,同年秋复徙袁州(今江西宜春)任刺史。

韩愈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加上皇甫湜这层关系,便题诗《秋字》相送。该诗主要表达了对朋友冤情的理解与悲伤,同时劝朋友要想开,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顺便赞美了一下宜春的秀丽风光。

宜春明月山风景区内的青云栈道

那韩愈又是什么原因来到宜春的呢?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宪宗览奏后大怒,要处死韩愈,时任宰相裴度等人极力劝谏,许多皇亲国戚也为其说情,宪宗便贬韩愈为潮州刺史,路上写下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广为传诵。

韩愈到潮阳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宪宗也有些后悔处罚太重,意欲重新起用韩愈,后按同平章事皇甫镈的提议,于同年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春,韩愈抵达袁州。

历史有时就是充满着这么多的机缘巧合。韩愈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12年前自己赠诗给好友王涯,劝他不要悲伤被贬,安心去宜春上任。而12年后自己也阴差阳错来到了这个“江山多胜游”的地方,内心感受应该会比在潮州好太多吧!

宜春明月山风景区内的云谷飞瀑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