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抢救无效,她确认遇难!近期高发千万警惕

中国妇女报 2024-06-11 10:10:44
6月9日是端午假期第二天,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到江苏南京和镇江交界的九连尖徒步登山。当天气温超过30度,山上闷热,一名女孩中暑,虽经抢救依然不幸离世。 刘先生9日爬九连尖,因为天气比较炎热,他避开了中午最热的时候,下午2点半左右开始爬山,正好目睹了这起事故。 刘先生说事情发生在九连尖第一尖入口大约200米处,没看到出事者有同伴,“我到的时候,她已经晕倒在那里,听说是要下山的,应该是先中暑了,下山还撞到别人,有两个人拉了她一把。她在那边躺了很久,有人帮她物理降温,并且拨打了110,120急救人员先赶到,然后消防也到了,给她挂了氧气,做了心肺复苏,但是好像晚了。” 另一位驴友曾经帮助出事女孩做物理降温,他也是为了避开中午最热的时候,下午3点开始爬山。 他说这位女孩起初能发出声音,但他路过时感觉不对,回头去看,发现她没有意识了,于是一边为她降温,一边打电话求救。但等专业人员赶到,女孩已经没有了呼吸。 九连尖山资料图 图源:现代快报

九连尖是南京周边的一个网红徒步路线,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人。

多位9日爬九连尖的驴友表示,虽然九连尖海拔不是很高,路程也不是太长,但当天中午非常炎热,有人甚至喝了3升水,如果防暑措施做得不够,就容易发生中暑。前几年曾经有人夏季爬九连尖中暑丧生,没想到现在又发生这样的悲剧。

前不久,九连尖也因登山者被困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4月4日,消防先后接到两起报警求助,皆是游客来此爬山不慎被困。 据媒体报道,九连尖属于未开发的景区,登山道路基本上都是人走出来的“野道” ,野道不仅陡峭还布满了碎石子,非常不利于行走。 消防提醒:户外登山选择正规路线出游。

夏季来临

这些情况容易中暑

01 太阳晒太多易中暑 中暑是因为什么,热!所以在高温高湿天气应该尽量减少外出。 这里要记住两个温度: 老年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2℃时尽量避免外出;而年轻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5℃时也要尽量避免在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 实在有事需要外出,也要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 02 吃的越冰越容易中暑 吃冰镇食品的确很解热,然而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人体因局部温度很快下降而调节失衡,继而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03 室内外温差大易中暑 从过于凉爽的房间一下进入烈日炎炎的室外,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会“失灵”,极易中暑。 所以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太大,空调温度设定在26℃-27℃左右为宜,最好与室外的温差在5℃-10℃之间。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自己或有人中暑, 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搬:

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

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量:

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

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擦: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补:

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也可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有条件的,可现场快速静脉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用4摄氏度的更好,既有降温作用,也可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输液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2024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扬子晚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中国疾控动态、广州日报 责编/田园黄蝶、陈晓冰 审签/一帆 监制/志飞
0 阅读: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