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过端午,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粽子,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团聚

北京戯言顽主 2024-06-10 12:15:0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不少老北京人,一大早儿就开始忙活儿,不是在去菜市场的路上,就是在各大老字号,排队买粽子,毕竟这是个传统节日,隔过去老北京,家家户户都会在今天包粽子,现如今,生活条件都变好了,只有钱到位,出门儿随时都能买着。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伙儿记忆中的粽子,居然变了味儿,变得非但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而且还越来越离谱,没有任何一款适合咱北京人,比方说有榴莲,宫保鸡丁,小龙虾,五花肉,鲍鱼,川香麻辣,臭豆腐,燕窝等,只能您能想得出来的东西,它都能给您包进粽子里,乍一看,口味的选择性确实多了不少,但又有几款适合北京人的胃?

在北京人的记忆当中,粽子我们只吃甜口儿的,换句话说,这是北京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借甜粽子,给平凡的日子带来甜蜜的期望,而且像江米粽子,红枣儿粽子,豆沙枣粽,都包含了“早中”之意,寓意着上学的孩子可以中状元,上班儿的大人步步高升。

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江米粽子,老北京人讲究用上等江米,密云的小枣儿加上苇塘的鲜苇叶,一个粽子搁三枣儿,三种包法,第一种叫牛头,第二种叫菱形,第三叫锥子把儿,米也有三种,分别是黄米,江米,再有就是老字号南来顺儿,过去每年一到这天,还会做三米粽子。

把江米,黄米,小枣儿,三种食材包在一起,不仅口感好,还特别有艺术感,这才是咱老北京人吃的粽子,京味儿粽子的特点,反观超市里卖的这些奇葩粽子,花样儿倒是一个比一个奇特,可味道,恐怕已经不能用难吃二字儿来形容了,就像官媒所言,奇葩粽子,品不出节日的味道。

不过,今儿要聊的重点并不是粽子的口味,而是恶心到所有北京人的豪华版天价礼盒儿,为了达到自个儿的目的,无良资本无所不用其极,打着‘孝顺老人’‘传统文化’的旗号,挂着羊头卖狗肉。

可能不少北京人都深有体会,走进各大超市,第一个引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华而不实的‘天价粽子礼盒儿’尽管北京台新闻每年都在曝光,但此类现象,一直都屡禁不止,最便宜的卖几百,最贵的则是要上千,甚至更高。

为了掏空消费者的钱包,区别跟大伙儿平时吃的粽子不一样,这帮孙子可谓绞尽脑汁,将鲍鱼,人参等所谓的高贵原料,包进粽子里,然后再配上一个华而不实的‘包装盒儿’就能卖出比普通粽子贵好几百倍的价格,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各地不同的风俗,只字不提。

在他们眼中,好像到了这天,手里只要提溜儿个价格不菲的粽子礼盒儿才能走亲戚串门儿,大伙儿总说,现在的小年轻儿越来越不重视传统节日了,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是这些无良资本,不停地鼓吹‘畸形消费’已经把这个节日带跑偏了,导致大伙儿看到的只有奇葩粽子和天价礼盒儿,至于那些传统风俗压根儿就不知道。

这样说,可能会有网友觉得有些夸张了,可事实就是如此,随便跟大街上找个年轻人问端午节都有什么讲究,他的回答,恐怕除了吃粽子就是戴五彩绳儿了,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传统习俗。

一口一个高端粽子礼盒儿,北京人送个倍儿有面子,每次看到这种无脑的广告推送,都能立马笑喷,要知道,老北京人过端午,不玩儿虚头巴脑那一套,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粽子,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子女们都回来了,跟家做饭也好,出门儿下馆子也罢,只要全家人能聚在一起,老家儿就已经很知足了。

您如果真的提溜儿回来一个‘华而不实’的天价粽子,非但得不到老家儿的欢心,还会被呲儿一顿,因为在老人眼里,这就是一种铺张浪费,不会过日子的表现,所以大伙儿千万甭轻信商家们的鼓吹,即便串门儿走亲戚,也一定要选老北京人信得过的一些老字号。

比方说崇文区·磁器口的锦芳小吃,宣武·牛街的白记年糕,五棵松的状元粽子,鸦儿李记,紫光园等多家京味儿老店,都会在端午这天,推出符合咱北京人口味的粽子,说它们有多惊艳,有多好吃,显然是夸张了,因为做得再好,它也只是一个粽子,可这几家老字号,不仅价格实惠,大伙儿吃得也放心,起码不会坑家门口的邻居。

话说到这儿,橙色预警疯狂刷屏,出门儿前,您切记做好防暑降温准备,注意防暑,多补水,最后祝您端午安康!

0 阅读:32

北京戯言顽主

简介:北京人北京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