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海滨城市的(985、211)双一流大学谁的实力更强?排序如何?

大志珺爷 2024-05-10 12:22:33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4万公里,海岸线上镶嵌着无数星光闪烁的海滨城市。其中大连、青岛、厦门三座著名的海滨城市中各有1所(985、211)双一流大学,他们是座落于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理工大学、座落于山东省青岛市的中国海洋大学、座落于福建省厦门市的厦门大学。三校谁的实力更强点?排序如何?

一、谁实力更强点

A、办学简史

大连理工大学(大工),1998年由大连工学院更名。大连工学院独立建制于1950年,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大连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中海大),2000年由青岛海洋大学更名。青岛海洋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青岛海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

厦门大学(厦大)成立于1921年,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大学。1952年调整为文理综合大学。

【评】三校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经历了985、211工程建设,现在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全国重点大学。厦大办学历史最长,人脉资源最厚。

B、设施与规模

学校人数/万人:大工5.4(学生4.95)、中海大3.95(学生3.54)、厦大5.06(学生4.6)。校园面积:大工占地5357亩、建筑197万㎡,中海大占地5200亩、建筑100万㎡,厦大占地9700亩、建筑220万㎡。附属医院/家:大工2、厦大10。馆藏图书/万册:大工纸质374、电子181,中海大纸质280、电子320,厦大纸质410、电子304。科研平台/个:大工国家级12(国重4)、省部级72,中海大国家级6(国重1)、省部级46,厦大国家级18(国重6)、省部级90。

【评】三校校园都很美,但是厦大校园风景是中国最美三所大学之一。无论设施还是规模,厦大稍占优势。

C、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大工3100人、中海大2167人、厦大3000人。其中两院院士:大工30人(全职12)、中海大15人(全职7)、厦大35人(全职12),外籍院院士:大工2人、厦大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大工3人、中海大2人、厦大6人,长江学者特聘:大工38人、中海大14人、厦大28人,国家杰青:大工40人、中海大30人、厦大62人,国家优青:大工21人、中海大10人、厦大67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大工23人、中海大15人、厦大27人。

【评】三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都有一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上厦大领先,其次是大工、中海大。

D、学历教育

本科专业:大工87个,国家一流专业点57个、国家特色专业23个,中海大74个,国家一流专业点38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厦大104个,国家一流专业点44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大工70个(博29、硕41),中海大51个(博17、硕34),厦大83个(博37、硕46)。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大工25种(博5、硕20),中海大29种(博4、硕25),厦大31种(博2、硕29)。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工26个、中海大17个、厦大36个。

【评】三校教育培养体系完善,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厦大104个专业涵盖12大学科门类,中海大74个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大工82个专业涵盖8大学科门类。

E、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工3个、中海大2个、厦大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大工9个、中海大12个、厦大17个。

国家重点学科:大工12个(一级4、二级6、重培2),中海大12个(一级2、二级9、重培1),厦大14(一级5、二级9)。

第四轮学科评估:大工31个上榜,A类7个(A2、A-5)B类19个(B+8、B7、B-4)C类5个。中海大31个上榜,A+2个、B类12个(B+4、B8)C类17个。厦大50个上榜,A类7个(A+1、A4、A-2)B类31个(B+14、B11、B-6)C类12个。

【评】三校学科实力厦大第一毋庸置疑。但顶尖学科数量:中海大2个A+、厦大1个A+;ESI全球前1%学科:厦大17个、中海大12个、大工9个。中海大在学科质量上不容小觑。

F、保研与经费

2023年三校保研率/%:大工23.06、大学排名26,中海大22.56、大学排名28,厦大31.95、大学排名17。

2024年预算经费/亿元:大工100.17、大学排名25,中海大61.56、大学排名36,厦大117.24、大学排名21。

【评】保研率高低、预算经费多寡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G、高考录分

2023年,物理类在福建、辽宁、山东、河南、贵州等省,本科一批普通类最低录分情况。福建:厦大633、大工619、中海大612,辽宁:厦大649、大工612、中海大602,山东:厦大633、大工557、中海大600,河南:厦大638、大工629、中海大610,贵州:厦大622、大工609、中海大584。

【评】咨询机构对中国大学新生质量评级:厦大29名A+、大工44名A、中海大61名A,都属A类。三校近三年平均最低录取分数:厦大635、大工617、中海大602,由于各省情况不同,也有低于这个分数的。

H、就业前景

2023年,三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数据。厦大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1%,深造率51%、直接就业率40%。大工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6%,深造率54%、直接就业率42%。中海大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8%,深造率50%、直接就业率38%。

【评】咨询机构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进行调查评估,对就业水平认定:大工58名A、厦大61名A、中海大76名A-,都在A类。三校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大工94.65、厦大93.86、中海大89.92,均高于全国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

二、社会排序

三校都是知名大学,办学实力不容小觑。由于主客观因素和历史与现实的影响,三校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厦大、大工、中海大。比如校友会:厦大19、大工26、中海大45,软科:厦大26、大工28、中海大57;三校都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学。

厦大历史悠久,办学连续性强,俗称"南方之强"。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中的"五大母校"之一。是最早开展海洋科学教育和海外办分校的大学、没有之一。理学、经济、管理类突出,强势学科有海洋科学;优势学科有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生物学、工商管理;优秀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王牌专业有海洋科学、统计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艺术教育、英语、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生物技术、经济统计学、化工工艺、计算机科技、军事经济学……。

大工是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工科实力毋庸置疑,优势学科有机械工程、化工与技术、力学、水利工程;优秀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王牌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水利水电、过程装备、计算机科技、工程力学、材料成型、能源与环境、土木工程、航道与海岸、能源化学、海洋开发技术……。

中海大"深耕蔚蓝海洋、筑梦海洋强校"为己任,是我国海洋类大学的领头羊,海洋学科门类最齐全,研究探索、开发利用是强项。强势学科有海洋科学、水产;优秀学科有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王牌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计算机科技、地质学、大气科学、军事经济学、化工工艺、食品营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三、结束语

三校都地处风景旖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中国985大学,值得广大学子报考。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专业爱好和职业规划、家庭环境和条件……综合平衡后,选择自已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朋友的儿子从小在连云港海边长大,酷爱大海。2012年高考,考分还不错,可上中海大、重大、厦大……。朋友的儿子最终选择了中海大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广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朋友儿子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充分考虑了自己的爱好,可供参考。

0 阅读:50

大志珺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