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是元首,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两人谁掌握日本最高大权?

史座计 2024-05-28 11:14:37

日本和美国一样,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内阁政府行使最高行政权、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三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行政权相对比较重要,毕竟行政权涉及内政外交、经济民生、军事国防、体教文旅等等各个方面。

某种意义上讲,掌握了日本最高行政权,就相当于掌握了日本的最大实权。

而日本行政权是由内阁政府行使,管理内阁政府的一把手是日本首相,所以首相才是日本的实权人物。可日本首相仅仅是政府首脑,论国家地位,不如身为日本元首的天皇,比如德仁天皇在2019年继位时,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典礼中高调向站在台上的德仁天皇夫妇举手高呼“天皇万岁”,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天皇地位是高于首相的。

既然首相是实权派人物,天皇地位又在首相之上,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天皇才是日本幕后真正的“掌门人”呢?

其实还真不是,天皇在日本的地位最高,并不意味着所享有的实权就一定比首相大,这是由日本当下所实行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

日本目前实行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挪威、荷兰、柬埔寨等众多君主制国家一样,这些国家的首相并非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各政党在国会选举中所赢得席位总数所决定的,只有当政党在国会赢得最多的席位,并达到国会所规定单独组阁要求的席位数,那么拥有最多席位的政党领袖则被国会提名为首相人选。

所以,日本首相只对国会负责,并不对日本元首的天皇负责,毕竟国会是体现日本国民意志的机构,首相领导的内阁政府在行政业务方面,由政府首脑决定即可,涉及到日本国家利益时所做出的任何决定、所做的任何事项必须得符合国会的期待。

在行政权范围内,首相作为内阁政府的一把手,有权主持内阁会议,商讨国家大政方针;有权在自己无法履职时,或者某位内阁大臣因故不能履职,可以指定其他人代行职务;有权领导监督外务省、防卫省等各个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有权任命或罢免内阁大臣等各级行政官员……

说简单点就是,需要日本出席的国际会议,必须由首相亲自出马;内阁大臣因某事陷入丑闻,首相可以随时撤换;突发新冠疫情这类医疗卫生事件,必须由首相亲自协调对策等等,这都是天皇不能干涉的事项。

对于本属于内阁政府的权限,但又超过行政权范畴的事项,首相可以表达想法,但没有决定权,尤其体现在军事和外交层面最为明显,比如首相作为日本自卫队的指挥官,一旦涉及日本军事方针的调整,没有经过国会的批准就不行,安倍晋三和岸田文雄首相都想竭力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解禁集体自卫权,但是始终没得到国会的绝对多数同意,使得安倍晋三即使含恨九泉也未能实现毕生目标。

总而言之,日本首相履行的就是国政的职能,包含的范围很广泛,涉及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他定期到国会进行答辩或者接受议员质询,可视为首相行使日本大权对国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天皇不一样,他没有首相拥有的国政职能,却拥有首相没有的国事职能。

日本和平宪法已经把天皇享有的国事职能所需履行的权力安排的明明白白,比如有权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条约等;有权解散日本国会的众议院;有权认证任免内阁首相和内阁大臣;有权实行大赦、特赦等司法权力;有权接受外国驻日本外交官的外交文书……

简单来说,天皇的职能更多的是身为日本元首所必须享有的权限,比如接受外国外交官的国书、签署公布宪法和法律、实行大赦等等,在各国都是由国家元首来操作的,那么天皇是日本元首也不例外。

只是相比美国总统、印尼总统、法国总统、卡塔尔埃米尔、斯威士兰国王等拥有实权的国家元首不同,日本天皇属于一种虚职元首,所享有的一切权力都是在首相领导的内阁政府的建议和承认下才有效。

就拿天皇任命内阁首相一事来说,首相是国会选举出来的,其实跟天皇无关,即使天皇再不喜欢某一位首相,他都得完成形式上的首相任命,而不能拒绝;还有解散日本国会众议院,天皇只能在首相的建议下发布解散令,若无首相发话,那么天皇擅自解散众议院就是无效的。

所以,天皇的权力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一种被动的权力,受制于首相领导的日本内阁。

可见,天皇属于日本国家地位最高的人物,而首相则是日本权力最大的人物。

1 阅读:408
评论列表
  • 2024-05-28 12:35

    八卦小编你想知道啊?去问日本天皇呗?

  • 2024-05-29 22:47

    首相年年换,天皇仅一家

史座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