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恶毒,在这一刻展露无遗!曹操根本不配当“人”!

虫子天下 2024-06-05 19:38:04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关注我,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

生在乱世,或许就是东汉末年普通人的悲哀。

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曹操虽然给后来的魏国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虽然曹操本人被许多人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是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曹操的内心,其实是恶毒的。

因为就在一件事上,曹操身上关于人性恶毒的一面,展露无遗。

话说,曹操成功集齐了十八路诸侯,虽然最终讨伐董卓以失败告终,但曹操的名气算是传出去了。

再加上,曹操在第二次打败青州的黄巾起义之后,声势空前浩大,不仅文人谋士相继归附,就连武将也是趋之若鹜。再加上曹操采取了一定的于民生养休息的策略,从而导致曹操逐渐抓住了人心。

但是,曹操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在得到这些骄人的成绩之后,他的内心就开始膨胀,人性恶毒的一面,就再也无法约束了。

于是,曹操便开始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首先,曹操派遣一方太守,去迎接自己的父亲。

本来,曹操自己就是一方太守,只是第二次讨伐黄巾起义有功,才被封为将军,而被封为将军之后的曹操,就开始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其次,当曹操的父亲意外被杀死之后,曹操不仅不怪罪自己,反而将罪名强加在陶谦的头上。

或许,这就是曹操的一个策略,一个不惜以牺牲自己父亲为代价的一个策略。因为,谁都知道陶谦在当时的徐州名望很高,如果不以为父亲报仇的名义出兵,曹操根本就找不到进攻徐州的理由。

如果说,仅此而已,那么还不能说曹操根本不配当“人”,毕竟成大事者,必定有所取舍。关键是,曹操以报仇为名,却在私底下做出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

对此,书中是这么写的:

且说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陶谦在徐州,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曰:“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

从这段描写来看,曹操以报仇为名,沿路屠杀百姓,或许是为了震慑陶谦的心理,或许是为了减少陶谦的有生力量。但是,所谓的“发掘坟墓”,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毕竟,在古代社会当中,人人皆可战死,人人皆可被杀,但是祖坟被挖,绝对是一件让人不能容忍的事情,而且一般情况下,这种做法还会遭到天谴!

在发掘坟墓的这一刻,曹操内心的阴暗面,曹操内心的人性恶毒的一面,直接暴露在大家面前,一览无余!

那么,对于曹操这样的聪明人,为何会做这种人神共愤、甚至根本不配当“人”的举动呢?

或许,这也是曹操不得已被迫为之。

因为,当曹操在青州得到许多有生力量之后,这十几二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就足以让曹操头疼。虽然有当地的大户人家资助曹操,但毕竟杯水车薪。

于是,曹操就想到了“发掘坟墓”来获取钱财的卑鄙手段。

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把自己的父亲当回事。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把人家的父辈当回事。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把普通人的性命当回事。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把其他诸侯刺史当回事。

这样的曹操,真的还配当“人”吗?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一期,虫子天下想和大家继续聊聊《三国演义》中关于西凉兵的故事!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文学故事点评!

0 阅读:111

虫子天下

简介:虫子阅读,发现不一样的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