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伊古刚到,哈国就宣布遵守对俄制裁,中方压舱石功能该起效了

郑继永教授 2024-06-07 14:39:46

从乌克兰冲突以来,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都处在微妙状态中。近期,刚就任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的绍伊古,前往哈萨克斯坦出席了集安组织会议,而在他抵达当天,哈萨克斯坦当局就直接宣布遵守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

【绍伊古前往哈萨克斯坦出席集安组织会议】

哈萨克斯坦对此解释称,哈国并不支持西方对俄罗斯的单边制裁政策,但会遵守这些政策,因为这对哈国有利。其副总理表示哈萨克斯坦经济规模较小,无法承受制裁压力,哈国的企业是始终排在第一位的。言下之意就是,哈国遵守对美国制裁是被逼无奈的。

事实上,这也不是哈国第一次表态称要遵守对俄制裁了,比如在去年9月的时候,哈国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谈后,就做出了这一表态,还因此获得了德方的赞赏;更早些时候,哈国也遵守了美国的对俄制裁,比如禁止向俄罗斯的塔曼港输送石油产品,下令限制向俄罗斯出口包括无人机、电子元件、芯片等在内的106种商品。

对于哈国来说,面对欧盟以及美国的重压,出于为自己国家利益考量做出妥协,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次选在绍伊古来访时宣布这个消息,很难说哈萨克斯坦没有一点别的心思。

【托卡耶夫积极推动“去俄化”】

在过去一年多以来,哈萨克斯坦这种“不给普京留面子”的行为层出不穷,比如,哈萨克去年就制定了里海运输走廊计划,打算对长期依赖俄罗斯的国家能源运输格局,进行根本性调整;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理由,禁止在本国境内使用俄罗斯搜索引擎;停止播放俄语频道等。显而易见,哈萨克已然成为了中亚“去俄罗斯化”最积极的国家,而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除了中亚国家的共同心理驱使,还有一些特殊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与乌克兰有关。要知道哈萨克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有大片俄语地区,而且其与乌克兰处境相似,因此在2022年冲突爆发后,哈国心里的恐慌情绪被彻底点燃,呼吁远离俄罗斯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另一个原因,与2022年的哈萨克骚乱有关。2022年1月,由于石油价格引起的争议,哈国爆发了大规模骚乱。俄罗斯在集安组织的支持下,迅速派遣了数千名维和士兵前往哈国,协助其成功平息了这场骚乱。在托卡耶夫看来,俄罗斯此举确实帮了很大的忙,但这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俄罗斯随时可能在集安组织框架下,军事介入哈国,对其国家政权安全造成影响。

【俄罗斯军队进入哈萨克斯坦镇压骚乱】

因此哈萨克斯坦近年来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去俄化”,尤其是在集安组织的相关事情上。去年该组织峰会上,托卡耶夫就果断驳斥了普京的“安全恐慌论”,他指出:频繁强调集安组织成员国的安全存在威胁,完全没有必要。并表示即使可能真的面临某些外部威胁,但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国际社会一直以来的常态。

这一次,托卡耶夫又在绍伊古来参加集安组织会议时,再次给了俄方一个“下马威”,说明哈国正在极力降低俄罗斯在集安组织内部的权威性,甚至整个集安组织已经接近于名存实亡了。因为除了哈萨克斯坦之外,亚美尼亚也在极力弱化集安组织。

在与阿塞拜疆争夺纳卡地区时,处于弱势的亚美尼亚曾寄希望于集安组织能出手帮忙,然而俄罗斯出于种种因素考虑,并未回应亚美尼亚请求,这使得其对集安组织盟友以及俄罗斯心存怨恨,认为它们是“见死不救”。

早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亚美尼亚就放话称,不排除退出集安组织的可能;同时拒绝参加该组织的联合军演,也暂停了关于该组织的一切活动。如今集安组织成员国峰会,已经连续2年无法达成一致宣言。

【亚美尼亚考虑退出集安组织】

但要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积极推行“去俄化”,并不意味着其要和俄罗斯彻底断绝关系。基于共有的历史和苏联时期的建设,俄哈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密切。哈国对俄罗斯来说,是可靠的地缘纵深和原料产地,而俄罗斯则是哈国的资金、文化等的重要来源。而且俄哈两国,都将对方视作开展外交活动的关键国家。此外,作为欧亚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他们还均为集成安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在许多国际事务上都有共同的立场和利益,这使得他们无法彻底远离。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其重要的近邻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合作伙伴。若中亚地区出现任何冲突,都可能对共同利益造成影响。因此我们也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在俄罗斯集中力量面对前沿问题的同时,成为稳定该地区的“压舱石”。

8 阅读:3114
评论列表
  • 2024-06-07 18:32

    作者好像蛮高兴样子吧。

    红果果绿泡泡 回复:
    你在哭?
  • 2024-06-07 15:15

    亚美尼亚想把俄当冤大没

郑继永教授

简介:复旦大学教授,朝鲜半岛研究者,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