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深藏不露的小县,鲜有游客却是天下第一县,还藏10座国宝古迹

曼冬谈旅游 2024-06-09 15:06:11

在山西的南部,有这么一座小城,它位于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境内七山二岭一分川,拥有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这里历史悠久,是上古传说圣明君王尧的故乡,根据境内周家庄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了解到早新石器时期这里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人类聚集地,境内西吴壁冶铜遗址也填补了夏商青铜器产业链中的空白,西周初年这里还是倗国所在地,这就是山西运城的绛县。

《左传》中关于长寿“绛县老人”的记载,是先秦历史典籍中第一次出现“县”这一名称,所以绛县有“天下第一县”之称。

悠久的历史,让将县如今依然保存着丰富的古迹,其中列入国保单位的就有10处,也是探访绛县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根据我个人的旅行经历,分享一条一日游路线。

路线建议:南樊石牌坊及碑亭--南柳泰山庙--太阴寺--长春观--绛县文庙

这条路线推荐自驾前往,基本上一天时间就可以搞定,公共交通的话,可以选择跟我一样的方式,早起晚归一天时间也刚刚好。

早上七点多我从侯马客运东站出发,乘坐侯马-南樊-绛县专线公交,车票10元,在南樊公路站下,步行来到南樊石牌坊及碑亭。(顺便提一嘴,这趟公交车班次时间不固定,所以出行一定赶早出发)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是山东盐运滨乐分司司运贾宗洛在清嘉庆九年奉圣旨旌表,为其母亲所建造的节孝牌坊。

作为一座清代建筑能够在国保如此卷的山西入选国保,必然是牌坊的雕刻在同类清代同类型建筑中最为精美。

从基座到顶部都可以看到走兽、花卉、人物等浮雕,可以慢慢去看。附设碑亭内的文字雕刻也甚是美妙。

接着可以徒步或者搭当地的车前往南柳泰山庙,这是我在绛县遇到最小众的国保,小众到基本上没有游客。

这时候正值麦子待收割时期,沿途金黄色一片

关于南柳泰山庙并没有明确的始建年代文字记录,但是正殿外墙上的碑刻有些到“唐宋元明代加修葺”,可以了解到建庙已久。

泰山庙一看庭院中的古树,据说是周朝时期的柏树,已经有将近2500年的历史;

其二看建筑,现存建筑包含了三座元代建筑,分别是正殿、后土殿及圣母殿,一个寺庙中有三座元代建筑在山西也不算多见,也是为什么它能够入选国保的重要法宝。

对了还要看一看特别大的脊刹,琉璃鸱吻、蹲兽、骑马小人、福禄寿、宝珠等色彩依然丰富。

接着就去看绛县境内看点最丰富的太阴寺,一看其独特的布局,一般寺院都是坐北朝南,而太阴寺却依山而立,背南面北;

二看《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碑刻的文字记录了《赵城金藏》雕印的缘起、发起人和雕印过程中发生的事,可以说这通碑刻在见证了太阴寺在佛教史上非同寻常的地位;

其三看金代木建筑,正殿是一座原汁原味的金代木建筑,梁、柱、枋、斗拱、门窗均为原木本色;

其四看金代木雕卧佛,大雄宝殿中保存有一座金代卧佛,是中国最大独木雕卧佛,也是太阴寺的镇寺之宝。

继续沿着田间小路走大概15-20分钟可以去探访另一座小众的国保-长春观,是为了纪念丘处机而建造,看过太阴寺在看长春观,就要逊色很多。

不过清代的献殿,元代的玉皇殿以及元代的混元宝殿等,倒也算古朴和丰富。

最后可以继续乘坐侯马-南樊-绛县专线公交来到绛县县城,去探访城内的国保-绛县文庙,虽然地处闹市区,但是一走进绛县文庙瞬间就安静下来。

绛县文庙曾经规模庞大,现仅存清代的明伦堂和元代的大成殿,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面宽三间,每间皆有一垛补间斗拱,虽经过多次修缩,但仍然保留着元代建筑的特征。

绛县文庙的院落里还可以看到不少的碑刻和造像,基本都是从境内出土搬迁至此,通过它们可以了解一下绛县的人文历史。

可以说整条路线公共交通的话,一天时间非常紧凑,不过好在每个古迹都免费开放且游客不多,逛起来特别惬意,尤其是初夏时节麦田金黄,特别好看。 (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0 阅读:110

曼冬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