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多国政策支持发展人工智能

经济日报 2024-06-11 06:31:11

1月15日,在科特迪瓦亚乌村,技术人员在调试由中企四达时代集团承接实施的“万村通”项目相关设备。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

人工智能(AI)技术为非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观点认为,非洲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快引入和应用AI技术,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在教育、卫生保健、农业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实现资源分配优化和服务质量提升,助力经济发展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目前,AI技术应用在非洲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其中不乏亮点。例如,在农业领域,尼日利亚通过AI驱动的智能灌溉、确定肥料需求和农作物健康监测系统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保障了粮食安全。肯尼亚也开发出农业AI工具,运用数据分析能力为农业生产赋能,通过分析卫星图像来预测自然灾害和降雨,以优化作物种植时间。同时,AI在医疗领域的用途也较为广泛,可以用于图像识别、疾病预测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近年来,数字医疗系统在非洲落地,优化了病人的就诊流程,提升了诊断准确率。新冠疫情期间,远程医疗在非洲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加纳,医生在运用AI技术进行远程医疗和疾病初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当AI与大数据结合,其强大的推理分析能力在商用领域将产生“1+12”的效果,非洲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南非一家AI服务平台通过分析大量消费者行为数据,帮助企业家预测未来的市场消费趋势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AI还被应用于优化物流和库存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AI聊天机器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且快速的服务,改善客户体验,节省人力资源。

若想收获更多AI技术红利,非洲国家必须突破发展瓶颈。首先要解决AI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非洲的电力供应以及包括网络信号稳定性、宽带传输速度、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程度等在内的推广AI技术的关键要素方面仍处于落后位置,实时数据传输和连续运行受阻,造成了诸多数据鸿沟,限制了AI技术在非洲的广泛应用。其次要解决数据问题。非洲国家实现数字化的道路漫长且艰难,既缺乏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收集系统,又没有保障数据隐私及用户安全的成熟数据治理框架。AI技术需要海量可靠数据支撑,但在非洲很多地区,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均无法满足AI算法的学习、训练和优化需求。再次,需解决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在非洲,AI开发、运营和实际操作课程普及度低,掌握此类技术的劳动者严重缺乏,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非洲的AI技术就业市场规模尚小,若只是单纯加大教育领域投入,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AI人才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失业问题。

即便面临困难,有远见的非洲国家政府也要发展AI技术。原因在于,随着AI技术日趋成熟,其终将凭借成本优势取代重复性劳动,到那时,非洲国家倚仗的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在非洲部分地区,人们控诉AI和自动化设备抢走了自己的工作,宣称要对AI发起抵制,但这终究无法阻挡AI发展的步伐。对于非洲各国来说,发展AI技术既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机会,又是关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非洲多国政府出台政策助推AI产业发展。毛里求斯、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制定了连贯的AI产业发展战略和扶持政策,聚焦教育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区域合作。刚果(布)建立起非洲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旨在提供AI技术教育,弥合数字鸿沟,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南非的AI技术在非洲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统计数据显示,南非的AI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在非洲遥遥领先,作为非洲大陆上少数几个拥有AI基础设施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南非在农业、医疗和能源等领域的AI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非人工智能领域友好合作正在不断深化。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国在非洲建成大量网络无线站点和高速移动宽带网络,累计铺设数十万公里光纤骨干网,帮助非洲用户跨越数字鸿沟。中国企业还通过教育投资、提供奖学金等方式支持非洲的AI技术教育。今年,首届非洲人工智能媒体峰会在喀麦隆举行,与会者对参会的中国科技产品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应用正在给非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相关专家认为,未来中非在加强政策对话与沟通、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促进产业合作与发展、开展人才交流与能力建设、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林家全)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