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获特赦,周总理劝许世友原谅他,许大哭道:这辈子都不可能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2 23:24:20

1959年12月4日,原国军高级将领王耀武获得特赦,恢复自由身,有心与曾经的对手们和解,却在许世友这里吃了闭门羹。

当周总理给许世友打电话,让他见见王耀武时,许世友一口回绝,周总理劝他原谅王耀武,许世友却哭道:“这辈子都不可能!”

许世友和王耀武有什么过节?

许世友和王耀武最大的渊源就是济南战役。

1948年9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命令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为指挥,负责济南的攻城战。

济南的守城将领是王耀武,抛开身份不谈,王耀武确实有军事才能,是国民党的虎将之一,他曾与粟裕交手三次,一胜两负,粟裕对他的评价很高。

粟裕说:“王耀武是国军中打仗最厉害的,而且是少有的明白人。”

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许世友采取强攻的政策,火力相当猛。

王耀武虽奋力抵抗,但国民党军队大势已去,人民解放军在24日凌晨破城,傍晚拿下济南城。

当众人都在为8天攻克济南而欢呼时,许世友却冷着脸,对这场战役并不满意,因为我军损失了两名师长——王吉文和徐海珊。

王吉文和徐海珊是老乡,当时都担任师长,和许世友一样,是红四军出身,解放军损失两个优秀的师长,许世友失去两个并肩的战友。

许世友早就立过军令状: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所以破城后,对王耀武进行地毯式的搜捕。

王耀武是个惜命的,早就给自己想好退路,准备三个“替身”迷惑解放军,自己则扮成“乔老板”。

最终却因为“卫生纸”这个小细节被老侦察识破。

王耀武被擒,成了阶下囚,共产党一向主张善待俘虏,王耀武又颇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觉悟,后来能很快获得特赦。

1959年12月4日,王耀武获得特赦,与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一起出狱。他们是特赦的第一批战犯,不论是特赦前还是特赦后,共产党都对他们以礼相待。

出狱后,周总理特地在中南海接待了他们,给他们安排文史专员的工作,众人心中感动不已。

王耀武说:“我以前是给老蒋做事了,因此伤了很多共产党人,但你们却没有亏待我们半分,在此我要说声对不起。如今我也算脱离了国民党,我想去拜访拜访曾经交手过的共产党将领。”

周总理对他的想法十分赞同,也积极张罗此事。其他将领都同意与王耀武见面,冰释前嫌,唯独许世友说什么都不肯见。

周总理知道后特地去找了许世友,给王耀武当说客。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许世友说:“王耀武如今也算是自己人了,以前的事主要还是立场不同,我们就不追究了,跟他握手言和吧!”

许世友决绝地说:“不可能!”

周总理问道:“为什么?”

许世友气愤地说:“他打仗不道德,济南战役的时候竟用毒气弹,是个卑鄙小人!”

周总理说:“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误会,我去问问他。”

离开后,周总理去找王耀武,说道:“许世友同志说,你济南战役的时候用毒气弹,他对此意见很大。”

王耀武解释道:“那不是我的意思啊!当初蒋介石给我下令,让我用毒气弹来对付你们,我当时很矛盾,这样做太不人道,也会伤到城中的无辜百姓,有悖伦理和人性。”

周总理问:“那你最后下令了吗?”

王耀武说:“我没有!是参谋长罗辛理自作主张,背着我偷偷下的令。”

周总理拍拍王耀武的肩膀,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我再去劝劝许世友。”

周总理把王耀武的解释告诉了许世友,说:“这是一场误会,你可以释怀了。”

许世友反驳道:“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人证,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说不定他就是为了推脱责任才这样说的。”

许世友继续说:“就算他说的是真的,当初打济南死了那么多战士,还有我们的两名师长——王吉文和徐海珊,他们的死、无数战士的血债让我怎么原谅?总理您不要再说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他!”

这番沉痛的话语再次勾起许世友痛苦的回忆,忍不住落下眼泪。

打了那么多仗,许世友为何独独对济南战役耿耿于怀?除了对方使用毒气弹外,还因为这一战由他指挥,是他的一个高光时刻,牺牲也是巨大的,歼敌10.4万人,伤亡2.6万人,其中还有两个师长。

从结果上来看,济南战役是成功的,从情感上来说,这场战役损失惨重。

许世友和王吉文、徐海珊都是从红四军出来的,有着深厚的情谊,于公于私他都无法接受两人的牺牲,因此对王耀武存了芥蒂。

听了许世友的话,周总理沉默了。许世友是济南战役的参与者、见证者,直面战场的残酷、战友的牺牲,其他人无法感同身受,也没有资格劝他原谅。

周总理没有再多说,只是叹了一口气,回去后告诉王耀武:“他说不原谅,他忘不了那些战士的死。”

得知原因后,王耀武只能无奈地叹气,人死不能复生,这他无法改变,当初他们阵营不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能说王耀武有错,但在真真实实的人命和感情面前,这些道理未必说得通。

许世友是个犟脾气,他说不见就不见,直到1968年王耀武去世,两人都没有再见过面。

0 阅读:245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