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人:中国喜欢一箭双雕后敲骨吸髓!573团阵亡95%爆杀400人

这历史不 2024-06-27 18:56:37

我们新西兰就是跟中国姓改成“中西兰”,也不跟中国打仗了,真是要了命了!

朝鲜战争距今快80年了,我们新西兰老兵直到现在人都是麻的,经常梦到志愿军42军125师573团3营瞪着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我们,那滴着血的大砍刀疯狂砍着我们的“西瓜”。

搁谁不害怕?志愿军375团6连以阵亡95%的代价,屠戮我们新西兰野战炮团和美国美骑一师400人!

美骑一师世界第一?直接被乱棍打死,美械新西兰炮兵师就地蒸发。

仁川登陆

1950年,美国大哥带着15国小弟喝着啤酒吃着炸鸡就占领了90%的朝鲜半岛。

可打死我们都没想到,中国竟然出兵了!还一举稳定了风雨飘摇中的朝鲜半岛!美国大哥被打得满头是包,韩国兄弟被打得原地画圈。

都说跟着大哥有肉吃,我们新西兰跃跃欲试,1951年1月25日,我们新西兰将军们——那些伟大的策略家,发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打了三次胜仗后就开始喘气了。

本来我们新西兰就一直后悔自己来晚了,这下可逮到机会了!于是我们直接发兵参加第四次战役。

我们新西兰这小地方,面积差不多有268686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300万。

武装部队12750人,陆军5600人,海军2900人,有各种舰艇19艘,空军4200多人,作战飞机27架。

听着好像还挺牛B的,其实那时候我们军队总共才12750人!

可15国都派出了精锐,我们新西兰也不能示弱,派了足足三分之一的主力舰,一个1200人的第16野战炮兵团和两艘护卫舰,一共4700人,全是海军和炮兵。

后来回想起来,幸好没派步兵啊,当然,这是后话了。

不得不说,被重视的感觉真好,

朝鲜“镀金”

1950年7月,我们刚一到朝鲜就直接被英国人当打手,后来成了英联邦第一师炮兵部队的一部分,主要任务是给英国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偶尔也帮美国和韩国人打打炮。

我们没有步兵,只要炮兵足够强要什么步兵!横城大战绞肉机,我们新西兰就是要用炮火教对面做人,但没想到碰到了硬茬子——中国吴瑞林领导的42军。

这第38军和42军,就是联合国的噩梦。连我们这里传单上面都写着:

“打垮38!饿死42!”连着三遍,还外加一个英文版!

你说这写传单的人得有多恨啊?其实这不叫传单,这明明是打不过,拿传单泄愤好吧。

在1月25日那天,东线战场,我们新西兰人和美骑一师这些倒霉蛋被赶鸭子上架。

横城地区,志愿军39军、40军、42军和66军,以及人民军第2、第6军团在集结兵力,我们联合国军也不是吃素的。

为了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我们开始了全线运动防御,和志愿军打起了消耗战。

1951年的2月23日,早上我们正准备开打,对手是志愿军42军125师573团3营和126师577团3营,他们占据了468.3高地。

我们一个劲地往上冲,但每次都被揍得满地找牙,心里直打鼓:“这群中国人是不是吃了菠菜,劲头怎么这么足?”

下午我们决定换个套路,拿出了家底——近炸定时引信炮弹和炸弹。

伴随着炮弹的飞舞,我们顶着爆炸的余波冲上去了,终于把468.3高地给拿下了。这感觉就像终于把装满辣椒酱的汉堡给吃下去了,痛快!

但我们这才刚喘口气,中国人又来劲了。

不甘心啊

四天后的2月27日,美骑第5团2营又得对42军125师375团6连的317.6高地下手。

看着美骑第5团2营冲向那高地,我们心想:“你们这是多喜欢高地啊?”要是个度假胜地我们也认了,可那破地方一点都不适合打仗。但命令就是命令,我们还是跟着冲了上去。

守在这的是志愿军375团6连。

谁能想到,这6连的中国士兵只有67个人,还死扛了整整四天!我们新西兰又后悔了,后悔来朝鲜了,当时是真不知道中国人这么猛啊!

整整4天,炮火如雨。我们野炮团把炮群集中在375团2营6连阵地上,轮番炮击,搞得山头都削掉了一米多。焦土一片,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味道,浓得让人以为自己在烤肉店。

志愿军375团6连也真是猛,都已经阵亡95%了,但剩下的六七个人竟然还像个钉子楔在阵地上!这简直就是魔神降世嘛!

美军骑兵第1师和我们新西兰野炮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近400人!

这4天,我们就像在炼狱里过日子,每天都在炮火和喊杀声中度过。我们不停地骂娘:“这到底是打仗还是开派对?炮弹都快把我脑子震成豆腐脑了!”

3月1日,我们中士乔治举着望远镜观察了半天,突然大喊:“所有人注意,准备冲锋!

但中国人绝了,他们硬生生把我们顶得上不去下不来,我们好像是一群蚂蚁在搬大象,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那四天,就连美骑一师每次冲锋都跟送命似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顶不住了。

那些中国兵个个拼命,除了去营指挥所的指导员和一个通信员、三个炊事员,全都战死了。连副营长、连长也在内。

看着那满地的尸体,我们都蒙了:这些人是铁打的吗?

想到那传单上的“打垮38!饿死42!”我们就忍不住苦笑,要不是亲身经历,谁能相信这小小的高地会让我们骑兵团吃了这么大苦头。

美国大兵有句老话:“想要打败敌人,先要了解敌人。”可面对这帮中国人,我们意识到:得先学会尊重。

真希望下次任务能轻松点,至少别再碰上38军和42军了。

到了3月14日,中朝人民军队从汉城撤退了。这时候,我们的老大麦克阿瑟和他的老板杜鲁门总统闹起了别扭。

杜鲁门老头子4月11日把麦克阿瑟炒了鱿鱼,换了个叫李奇微的来当总司令。估计麦克阿瑟肯定气冒烟了。

我们新西兰在最后面也有23人丧生,伤残79人、加上失踪的,共计103人。

我们4700名官兵参加朝鲜战争,45人阵亡。看着阵亡的倒是不多,可剩下的4500多名早就吓破胆了,说下辈子都不来朝鲜了。

中国一挑16国,你说这是人干的事吗?

1953年我们被打回家,肠子都悔青了,亏了没来步兵,不然来多少没多少!

就这我们还没跟志愿军面对面干呢,光是扔炮弹和放船上的火炮就损失这么多人,让人笑掉大牙不?

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

正义只在剑锋之上,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

2002年2月12日那天,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在中国农历新年庆祝活动中发话了。她那嗓音简直像喝了三瓶老啤酒后飙高音似的,我们还以为她是要祝大家新年快乐呢,结果她来了一出大逆转:

“我想今天宣布,新西兰政府向曾经支付人头税和遭受其他歧视待遇的华人及后代,作出正式道歉。”

我们当时就愣住了,得了,这道歉比我们给自己老婆赔礼还认真。

这是怎么回事呢?

1852年,有人在新西兰发现了金矿,这下炸锅了。别说本地人了,连欧洲、澳洲、美洲、亚洲的人都跟蜜蜂似的嗡嗡往这飞。金子啊,谁不喜欢金子?连美国掘土豆的农夫都纷纷卷起裤腿准备捞一票。

不过最有意思的得从1866年说起,那年121名华工登上了新西兰的土地淘金。第二年,这帮兄弟猛增到1219人,仿佛一夜之间整个长城都挪到达尼丁来了。到1871年,华工人数飙到了4215人,简直跟地震似的,哗啦啦全都涌了出来。

金矿一衰退,很多华工拍拍屁股走人了,离开新西兰去找下一个黄金国度。但更多的人则移居到了附近的岛屿,或者干脆进了惠灵顿、奥克兰等城市,开始种蔬菜水果,或者搞起了奶酪加工,供应给当地市民。还有人开起了洗衣店。洗衣店可是个好生意,毕竟羊驼的毛发也需要清洗嘛。

不过,这些华工可不是融入主流社会的那种人,他们自成一派,跟外界保持距离。可这并没让他们好过多少,毕竟当地白人对华人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情绪,排华氛围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他们隔绝在外,他们就在这种敌视中生活。

之后新西兰的经济也跟着金矿一起进入了萧条期,排外情绪高涨,华人华侨成了发泄不满的对象。新西兰人的那种白人的强烈优越感和想把新西兰变成“南半球的英国”的梦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们还担心不同种族通婚,这就更搞笑了,好像华人会突然变成维京人似的。

1881年,新西兰又出台了《中国移民法案》,这下中国移民入境更是难上加难,规定每10吨位的船只能有1名中国人,还必须交10英镑人头税。

其实那年新西兰境内的华人有5004人, 还不到新西兰总人口的1%。真不明白他们到底在害怕啥。

1888年又修订了法案,变成每100吨位的海上巨物也只能搭载1名中国人。到1896年,条件更苛刻了,每200吨位只能搭载1名中国人,人头税也从10英镑涨到了100英镑。华人们苦不堪言。

1907年,规定更变态了,在之前基础之上每人还得缴纳200英镑人头税,这还不算完,入境的中国人还要诵读100字英文文字,这下华工们都得学英文了!

1908年,新的移民限制法修正案,新西兰警察可以随时搜查华侨华人的住宅!华人们连喘气都得小心翼翼了。

这些歧视性的政策给华人移民造成了沉重负担,搞得他们家庭分离。人头税,这名字就跟收过路费似的,这事儿搁我们军队里可是得上军事法庭的,怎么能这么欺负人?

但自从朝鲜战争之后,华人的腰杆子一下子挺直了,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能吃苦,却不知道他们这么狠!惹急了连美国人都敢揍啊!

21 阅读:9813
评论列表
  • 2024-06-28 19:04

    新西兰还去过朝鲜战场?

    岁月如歌 回复:
    18国联军,新西兰是大阴的附属国,而大阴又是丑国的发源地,你说它不跟着可能吗?
  • 2024-06-28 14:49

    你配个韩国电影镜头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不然非得骂你不可!

  • 2024-06-28 21:28

    AL还是中国的AL

  • 2024-06-28 22:48

    上次类似的文章是说荷兰人。

这历史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