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退休教师因犯罪被判处缓刑,是否能继续领取退休工资?

柠茶普法 2024-01-11 15:00:35

引言:

  近日,裁判文书网发布一个关于退休教师被判刑后能否继续领取退休工资的判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见证了一位退休教师张三因为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并缓刑,而随之而来的社保中心停发养老金待遇的纠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案例涉及到退休人员的权益、法规执行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复杂性。关键问题是在刑事法律与社会保险法规之间如何平衡对待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

  社保中心停发养老金待遇的合法性和具体执行细则在法庭审理中得到明确,而这引发了对法规解释和执行的深入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法规[1996]286号和(2012)69号文的适用性,以及对社保中心是否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辩论,突显了在法律实践中如何处理退休人员涉及刑罚的特殊情况。

基本案情:

张三系原xx县xx联校教师,该学校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张三在2013年退休后,由于2016年发生交通肇事,被判有期徒刑并缓刑。

2018年9月18日,中共xx县纪委在作出《关于给予张三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后,向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建议依照有关规定,降低张三的退休待遇。xx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随即停发了张三的养老金待遇。

张三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补发停发的退休金及利息,继续发放退休金。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2012年11月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联合发布人社部发〔2012〕69号文件《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休后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退休费待遇处理”中,(一)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休后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五)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休后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宣告缓刑期间,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60%计发生活费。缓刑考验期满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按40%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确定,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的标准执行。(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休后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的,如已参加养老保险并按养老保险有关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其待遇处理办法按国家有关养老保险的规定执行。

本案中,原告张三应依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相应执行“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基本退休费的75%计发生活费”、“停发退休费待遇按本人原基本退休费的60%计发生活费”、“按40%降低基本退休费,补贴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确定,今后国家调整退休费时,按最低职务层次(技术等级)的标准执行”等相关规定。

判决被告社保中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对原告张三“补发停发的退休金及利息,继续发放退休金”的请求重新作出处理。

典型意义:

这一案例也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更多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以应对个案的特殊性。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弥补法规的漏洞,以确保法治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有效运行。

在法治的引领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刑事法律和社会保障法规之间的关系,保障每个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构建更加公正、稳健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这个案例呈现了我们社会法制面临的一项复杂挑战,即在维护法治的同时,如何合理对待因刑事行为而被判刑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

首先,我们应该审慎对待[1996]286号和(2012)69号文等法规的适用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解释和执行,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其次,社保中心应当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按照法规规定及时、准确地处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避免因过于迟滞的处理而给退休人员及其家庭带来生活的困扰。

0 阅读: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