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死局(六),囚徒韩信: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

小龙评历史 2023-09-15 04:12:02

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皇帝这个称谓出现在中华大地的那一刻起,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就注定几何倍增加,就算推翻秦朝,杀光秦始皇的子孙,烧毁秦帝国的宫殿,掘了秦始皇的祖坟,也不可能改变这一事实。

当所有王的权力汇聚成那个至高无上的“皇”,围绕在至高皇权周围的人,他们的人生基本都与“安逸”这个词无缘了。

至高的“皇”出现的那一刻,“安逸”的王就不可能存在了。

怕不安逸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团长龙文章不断重复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中国人就是太爱安逸了,什么都可以不要,就要安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

巧合的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饰演团长龙文章的演员和《楚汉传奇》中饰演韩信的是同一个人(段奕宏),而段奕宏饰演的龙文章,他的这段说辞完全可以用在自己饰演的韩信身上,某种意义上讲,韩信正是死于爱安逸。

韩信被杀被认为是千古奇冤,杀韩信让刘邦和吕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000多年,诚然,被杀前的韩信确实不想谋反,当然,那时候已经被降为淮阴侯的他也没有了谋反的能力,但是如果说韩信一直以来都对刘邦忠心耿耿,恐怕也不是事实,史书中的细节一直在向后人勾勒着韩信内心的欲望小火苗,他在雷池边徘徊许久,犹豫许久,最终决定不去越过雷池。

但是韩信如是做绝不是因为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或者说绝不仅仅是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而是权衡利弊之后,仍选择做一个安逸的“王”。

在与蒯通、钟离昧之间的对话中,韩信心中的欲望与纠结暴露无疑,他无数次在权力的漩涡中与自己的内心博弈,而最为尴尬的一点是:虽然最后的最后,韩信放弃了向至高权力发起冲锋,但是他之前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对至高权力形成了明确的僭越。

爱安逸的性格让他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当一个既有实权,又与世无争的王,但是在那个皇权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哪还有这么便宜的事存在?

权力陷阱

还定三秦后,刘邦集团进展迅速,靠着威逼加上利诱,天下多路诸侯叛楚归汉,第一次反楚联盟形成,刘邦率领诸侯联军56万直取项羽都城彭城。

这件事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彭城之战再次成为了项羽天下无敌的力证,项羽创造了以3万破56万的奇迹(当然,这56万肯定水分不小),而刘邦还没得意几天就被项羽追的老爹、老婆、孩子权不要了。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盟友这个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当初跟着刘邦一同海誓山盟要一共灭了项羽的诸侯们,见刘邦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立刻反戈一击,表示以后还得跟着项王混,跟刘邦这个混蛋势不两立。

幸亏刘邦拿下了关中这块宝地,幸亏刘邦集团有萧何这样的后勤天才,幸亏刘邦集团有张良这样的明白人和郦食其这样的谈判专家,刘邦在经历老爹、老婆被抓,自己的儿女被扔下车的窘境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关中,项羽暂时是打不进来了。

汉的根据地在西北、西楚的根据地东南,于是刘邦集团制定的总战略是向东发展,对西楚形成合围,具体操作是刘邦自己在荥阳一带玩命顶住项羽,韩信则亲自率领一路大军向东发展。

韩信先干掉了西魏王魏豹,在与常山王张耳一道击破了赵王歇与陈余率领的赵军,背水一战的经典战例就是在时候上演的,但是可千万别把背水一战简单地理解为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是在做了全方位准备的情况下才敢背水列阵的,后世无数个“马谡”认为自己也能复制韩信的操作,结局却往往十分悲惨。

背水一战的故事以后细讲,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是韩信如何陷进权力旋涡的,故事就要从韩信在背水一战击败赵军后讲起。

刘邦的一课

在韩信背水一战的经典战例中,战败的赵王歇和陈余阵营里,也有一个明白人叫李左车。

李左车在韩信军刚刚进攻时建议陈余截断汉军粮道,坚守不出,待汉军缺粮再一举破之,可惜陈余没有采纳,结果导致全军覆没。

战争结束后,李左车成为了韩信的俘虏,韩信问李左车之后该怎么办?

李左车推辞一番后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今赵国新定,将军劳师远征,不如暂且赵地休兵养民,积攒实力,而后修书给燕、齐二国,劝其投降,燕国弱小,投降的几率很大,齐国虽稍强,但是燕国如果投降,齐国也独木难支,到时候天下大势可图。

李左车的所有建议其实都是在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留在赵地。

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请注意,李左车在给韩信建议时已经比较委婉地表示:你可图大事,当然,这里的图大事可以理解为替刘邦夺取齐、燕的地盘,但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去抢下齐、燕的地盘,当时在赵地拥有相当威望的张耳就在韩信军中,理论上讲,韩信却有自立的能力。

但是,韩信能够在赵地自立仅仅是理论上成立,权力高手刘邦很快就给韩信上了一课,日后蒯通反复建议韩信自立,而韩信最终选择放弃,让韩信做出决定的重要因素可能就是刘邦给韩信上的这一“课”。

韩信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给刘邦写信,希望封张耳为赵王,并通过劝降的手段让齐、燕二国归降,刘邦同意,张耳被封为赵王。

张耳掌握行政权、韩信掌军权,虽然理论上还有财权和征兵权依旧被刘邦握在手里,但是只要张、韩二人达到稳固联盟,就可以就地在赵地征税以及招兵买马,到时候,刘邦的权力就显得多余了。

如此明显的事,刘邦又岂会看不出来,他在答应了韩信封张耳为赵王的请求后立刻干了一件事,一日清晨,刘邦悄悄来到韩信大营,在韩信和张耳尚未起床时,就夺了韩信的大印,待刘邦认为局势已经稳定后才告知韩信和张耳召开军事会议,韩信、张耳毫无准备,只能看着刘邦把自己的军队调到荥阳去对抗项羽。

刘邦对人性的把握可谓出神入化,当时荥阳前线刘邦军战事吃紧不假,刘邦需要从韩信处调兵更不假,但是刘邦没有直接发正式命令调动韩信兵马,而是只与夏侯婴两人悄悄潜入韩信军营,特意在韩信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布调走他军队的命令。

刘邦并不信任韩信,或者确切的说,刘邦并不相信人性,韩信新胜,在赵地威望正高,自己新败,士气低落,如果向韩信表现出自己的窘境,韩信会怎么做就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了,所以刘邦必须自己跑这一趟,这一操作下来,不但成功实现了调韩信兵回荥阳对抗项羽的目的,还达到了敲打韩信的效果:别以为你领兵在外我就拿你没办法,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手心。

经历了刘邦突然夺权的韩信想必一定是震惊的,震惊之余一定也十分后怕,刘邦能这样轻松夺了自己的兵权,指不定还有多少后手呢?那份被李左车稍微勾起来的欲望也只能被按下去了。

但是,只要权力格局不变,韩信心中的欲望小火苗就不会彻底熄灭,还会有人将它点燃的。

说客之死

相比于李左车的委婉,一个叫蒯通的人对韩信的建议则显得直白得多,他给韩信出了两次主意,事实上,这两个主意是相互关联的,正确的做法是要么都听,要么都不听,但要命的是韩信听了一个,却放弃了另一个。

刘邦强行调走韩信部分兵力后,命令其率剩余的兵马吞并燕、齐,燕国弱小,顺利被劝降,而后刘邦派出集团内第一说客郦食其前往齐国劝降。

齐国同意投降,理论上讲,此时东方大局已定,刘邦集团已经顺利拿下整个中国北方,对项羽集团形成半包围。

但这时,韩信的谋士蒯通,却向韩信说了一个十分恶毒的“馊主意”。

蒯通对韩信说,如今齐国已经被郦食其劝降了,将军披坚执锐,才拿下50城,他蒯通就一张嘴,就拿下70城,到时候论功行赏,他功劳比你都大,这太不公平了,现在将军虽然靠自己打探到齐国已经投降了,但是并不没有收到汉王停止攻击齐国的正式命令呀,理论上讲,现在将军出兵攻齐也是符合汉王命令的。

而后蒯通还煞有介事地跟韩信分析:现在攻齐必定容易,因为齐国根本没想到自己已经投降了还会有人来攻击,这正是将军立大功的好机会呀。

韩信被这个骚主意说动了,真的发兵攻齐,蒯通说的没错,齐国确实没防备,韩信军确实一路势如破竹,毕竟已经投降了还被攻击这种事谁也想不到。

韩信进攻时,郦食其仍在齐国,齐国立刻恼羞成怒,认为郦食其和韩信是计划好的,于是将郦食其杀掉。

郦食其是谁,那可是刘邦集团第一说客,当初刘邦起兵时,他就与弟弟郦商一同率4000族人投奔,并且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帮助刘邦说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如果不是死在这里,汉初三杰加上郦食其称汉初四杰绝对不为过。

韩信害死了郦食其,不用别的,单单这一点,他灭齐不会有任何战功,而且还可能是掉脑袋的大罪。

是韩信和蒯通太蠢了?利欲熏心了?想战功想疯了?

韩信是不是如此不清楚,但是后面的事证明,蒯通的脑子一直十分清醒,他所做的一切目的十分明确,接下来蒯通对韩信说的话可以算作中国史书中对人性刻画的最清晰明确的一段分析。

蒯通之问

韩信占领齐地,项羽才真正开始有些慌了,因为他发现刘邦集团真的已经对自己形成半包围了,于是他派人找到韩信建议他脱离刘邦自立。

项羽派的说客向韩信陈述利弊:说汉王刘邦的目的是争天下,而你韩信的军事能力又那么强,刘邦现在留着你全是因为有项羽存在,他刘邦得用你对付项羽,如果项王不在了,刘邦是断无可能容得下你韩信。

项羽说客的说法基本是事实,但却说得太过直白,韩信拒绝了楚使的好意,并表示:昔日我在项王帐下时项王不过让我当一名执戟郎,而到了汉王帐下,汉王任命我为大将军,这份知遇之恩,我韩信不会忘记,所以我不会背叛汉王。

送走楚使后,蒯通屏退众人,然后开始了他的表演,蒯通对韩信说:

现如今楚汉相争已经有三年之久,项羽与刘邦对峙于荥阳成皋一带,一时谁也打不动谁,双方均已现颓势,如今决定天下命运的就是将军你,将军助汉王则汉王胜,助项王则项王胜,将军现占有齐、燕、赵地,兵强马壮,将军又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希望将军顺应天下大势,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这是上天赐给将军的机会,如果不接受反而会遭致灾祸。

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仍表示:刘邦对我有知遇之恩,不忍背叛。

蒯通则抛出了刚刚发生在韩信眼前的一幕兄弟反目的例子:张耳陈余。

张耳、陈余是刎颈之交,但是在利益面前,二人迅速由挚友变成仇人,张耳夺了陈余的兵权,陈余率军攻打张耳,张耳又与将军一道杀了陈余,张耳陈余为何反目,不过是因为牵涉的利益太多罢了,将军与汉王的情谊远不及张耳、陈余,但与汉王之间的利益纠葛,却远在张耳、陈余之上,且将军你立的功劳已经赏无可赏,功高震主,此时的你归刘邦,刘邦不放心你,归项羽,项羽同样容不下你,你只能自立,没有别的出路。

听了蒯通的话,韩信开始犹豫,其后数日,蒯通又几次向韩信提起此事,韩信仍幻想自己功劳如此之大,刘邦不会夺走自己的齐地,蒯通见韩信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知道继续追随韩信一定没有好果子吃,于是装疯,脱离了韩信队伍。

各自的心思

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利害关系已经被楚使和蒯通说的相当透彻,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蒯通,显然,蒯通是有自己心思的。

蒯通给韩信的第一次建言,是进攻已经投降了的齐国,如果韩信的身份是刘邦的手下,那么这个建议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齐地已经投降,攻击已经投降的齐国不但徒增死伤,还害死了刘邦集团的元老级功臣郦食其。

蒯通给韩信的说辞是让韩信自己去拿下那70多座城池来作为功劳,但是只要稍微有一点脑子的人都不难发现,如果韩信还是刘邦集团的臣子,这哪里是功劳,分明是祸患。

但是如果把韩信理解为一支独立的势力,蒯通的建议就相当好理解了:只有亲自打下来的才是自己的。

如果任由齐国在郦食其游说下向刘邦投降,那么齐地就属于汉,而如果韩信亲自派兵拿下了齐地,那么齐地就在韩信手中,至于郦食其,他是刘邦集团的重要成员,又不是韩信集团的成员,他的死活与韩信集团何干?

请注意,此时韩信集团的行为逻辑已经与刘邦集团的整体利益背道而驰了,此时的韩信集团就是一个独立势力,这一点蒯通看得出来,刘邦当然更看得出来,那么这到底是一招好棋还是臭棋呢?取决于你的目的:

如果韩信真要与项羽、刘邦鼎足而立,蒯通建议韩信走这一步就是一招妙棋,虽然此时的韩信已经拥有赵地,但是身边还有一个刘邦册封的赵王歇,韩信想拿赵当根据地称王,与赵王歇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而如果打下齐地,韩信就能拥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以齐地为筹码与刘邦、项羽谈判,把握要大得多。

但是如果你韩信还是只想当刘邦集团的一员,那蒯通的建议就是一条要命的毒计,如果不想自立,那韩信就应该让自己的行为与刘邦集团的整体利益保持高度一致,一心打仗,然后老老实实等着刘邦封王。

强攻齐地,是为自己集团抢夺筹码,这一点,蒯通知道,刘邦当然也知道,只要你韩信露出了这样的心思,刘邦就绝不能容得下韩信,尤其在韩信军事水平如此恐怖的情况下。

这一点蒯通看透了,刘邦也看透了,好,现在是问题的关键:韩信看透了吗?

真假齐王

从韩信之后的举动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认定:韩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看懂了这层逻辑,韩信之所以做出前后矛盾的举动,与他对自己的定位有关:

韩信绝不仅仅甘心当刘邦集团的一个臣子,他想要有自己的势力,但是又不想与刘邦翻脸,他给自己的定位大概是一个周天子分封的一个重要的诸侯王:有实权,但能与汉王刘邦和平共处。

因为想要有一块自己说了算的地盘,所以韩信采纳了蒯通的建议,在齐国已经向汉投降的情况下进攻齐国,又因为不想与汉王刘邦翻脸,韩信的齐王身份要小心翼翼又充满威胁意味地要刘邦承认。

证据便是韩信向刘邦索要假齐王的时机选择:当时刘邦与项羽战事不利,韩信给刘邦写信,称希望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假是暂时的意思)。

刘邦先是真情流露,大骂韩信不知轻重,自己被项羽打得够呛,他却在这个时候找自己要假齐王,在张良和陈平的暗示下,表演天赋极高刘邦马上意识到不对,并及时纠正错误:他告诉韩信使者,大丈夫当什么假齐王,要当就当真齐王。

刘邦的这个临场反应真的可能救了自己一命,韩信拿下齐地后,理论上讲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刘邦要假齐王,韩信偏偏选择在刘邦与项羽战事不利时提这个要求,就是让刘邦无法拒绝。

当初蒯通向韩信陈明利害后,韩信并没有明确地拒绝蒯通,而是表现出犹豫。

所以此时韩信找刘邦要假齐王,可以看作是一种试探,幸亏刘邦反应快,如果真是大骂使者一顿,不封韩信齐王,韩信没准就真选择蒯通的方案在齐地自立了。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算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让韩信认为自己还能从刘邦身上获得好处。

日后类似的剧情再次上演,刘邦派韩信与彭越与自己一同夹击项羽,但是彭越与韩信都没来,结果导致刘邦再次被项羽收拾得很惨,关键时刻,张良告诉刘邦,韩信、彭越之所以不来,是因为利益没给够,只要再次正式册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二人必定全力帮助陛下。

果如张良所言,韩信、彭越在得到册封后立刻出兵支援刘邦,项羽军败退垓下,在与项羽的最后决战中,刘邦将汉军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韩信,韩信也不负众望,成功击败天下无敌的楚霸王项羽,帮助刘邦一统天下。

有些讽刺的是干掉项羽后,韩信、彭越等诸侯王主动建议刘邦称帝,这背后的逻辑是王封王总给人感觉合法性存在问题,要想让自己的王位合法,最好由更高级的皇帝来封。

远去的时代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韩信非常在意刘邦的正式册封,出兵攻占齐地后,韩信已经有能力自立称齐王了,蒯通也建议韩信这么做,韩信也在犹豫要不要这么做并以“假齐王”的说辞去试探刘邦。

但在刘邦真的封自己为齐王后,韩信立刻打消了背叛刘邦的念头,他的逻辑也好理解:现在的我已经是汉王封的齐王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冒风险造反当齐王了。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汉王如果正式封我为王了,那我就是王,汉王的承诺是管用的。

韩信的出身未知,但是从他时常带剑在身的习惯来看,他祖上应该也是贵族,在那个秦始皇尚未统一六国的遥远的时代,贵族们还是比较重视“士”的品质的,而“士”的最重要品质就是言而有信。

韩信将这个理论套用到了刘邦身上,所以尽管韩信有野心,想获得自己能实际控制的一块独立王国,但是他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想方设法让刘邦正式封自己为王,只要拥有了汉王的正式册封,就安逸了,这个王位就稳了。

时代变化太快,让韩信的脑筋一时之间没有转过来,随着至高无上的的皇帝的出现,权力斗争的残酷程度已经几何倍增长,权力斗争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天下只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皇,而不需要那么多拥有实权的王。

随着皇帝的出现,诸侯王时代的逻辑都得让位于皇权时代的逻辑,“士”,这个属于诸侯王时代的群体,在皇权时代,其行为逻辑也得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诸侯王时代的“士”为什么格外看重信誉,因为那时的天下有很多独立的势力,失去信誉的人往往要在这样的竞争中吃亏,但是在皇权时代,在只有一个中心的前提下,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士”的那点信誉,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皇权的独一无二性已经注定了通往它的道路只能单行道,要么你别走上这条路,要么一条道走到黑,你必须一直向前奔跑,要么赢,要么死,没有安逸的中间路线。

韩信终究死于思维固化,死于没有窥破皇权时代的终极逻辑,死于犹豫不决,更死于那些脑子里奇奇怪怪的想法,他想要权力,却又不想全要,他有小心思,却又犹豫不决,在至高权力的巨大诱惑和身死族灭的巨大风险面前,他没有勇气去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上一把,他自欺欺人般地相信在至高的皇权和争权失败的死尸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一个安逸的“王”。

他有野心,有能力,也有谋略,却终究在最后时刻少了那么一点果决,而皇权时代,这点果决却是最最可贵的品质。

世上所有的权力都属于皇帝,其他人要么别对权力表现出兴趣,要么下定决心干到底,有些事,一旦开始,就再也不能回头。

0 阅读:2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