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武直?先让子弹飞一会

火力侦察 2024-02-22 19:32:38

国产重型武直首飞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这个“无人机无敌”的时代如一记惊雷。奇怪的是项目前期没有一丝风声,“爬墙党”泛滥成灾的今天找不到半张马赛克图片,甚至一点捕风捉影的传闻都没有,要明白这只是直升机不是大黑鱼,这瓜是否保熟还得让子弹多飞一会,而当代中国还有无必要发展重型武直。

结合各种路边社,传闻中的重型武直构型和这玩意差不多

坊间也好,军方也好,对武直特别是重型武直都有过向往和追求。源于早年对北方装甲洪流的戒备,也源于海湾战争中重型武直的大放异彩,更是源于对东南岛屿方向的刚需。我国直升机工业曾长期落后,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于法国引进“小羚羊”,磕磕绊绊几十年终于在2009年装备了新一代武装直升机WZ10,结束了我军没有专用武装直升机的历史。

当年这张不甚清晰的照片给人无限遐想

从整体技术水平看,WZ10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一款特别先进的武直,属于国际上第三代直升机水准,最为坊间诟病的是其身为中型武直的定位,没有到达心中重型的期盼。在上个十年,对于呼吁研发重型武直的声音还此起彼伏,但这样的声音在20年之后就基本销声了,原因是无人机的异军突起,在近些年的局部战争中大放异彩,无人机包打天下几乎成为真理。

所以当今中国是否还有必要研制重型武直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无人机是否真的能包打天下,二是现有的中型WZ10是否还够用。

无人机能否包打天下在前几篇相关的文章已经有相关讨论,不再赘述,其能一定程度替代武直,但伴随护航、超低空制空、态势感知、应变与决断等方面还欠火候,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人技术仍不能完全解决可靠性和“叛变”的问题,现在下定论谁取代谁还为时过早,坦克无用论宣扬了那么多年,但坦克依旧担纲陆军的中坚。最有趣的是日已落帝国,其被嘲讽将军比坦克多人尽皆知,原因是其评估了未来的发展,判定智能化无人机是前途,随即自行阉割,而如今小英又不得不投钱重开挑战者3的升级计划,今年在特尔福德工厂迎来了首辆“挑战者3”原型车,并确保在2040年以前坦克规模不缩水。

军用装备与民用消费品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不追求前卫与绝对先进,但追求稳定可靠。无人机的发展很像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飞速,但仍需要时间沉淀。

回到武直,WZ10虽然拿不到满分,但也基本满足了中国陆军的需求。有一个现象,在各种报道中,WZ10加挂副油箱的出镜率很高,而加挂副油箱会令原本就不算充沛的火力变得更羸弱。为何如此?是否是中型机的锅?这真怪不了WZ10,也不是中型机的锅。

前面说我们在东南岛屿方向有刚需,这导致了我们对于直升机的航程有高要求。海峡最窄处不足200公里,最宽处约400公里,理论上当今直升机普遍具有600公里以上的航程,在近点处能够实现往返,但实际依靠內油来回直飞远远不够。现实中负荷出击航程需要打点折扣,出击点与目标点也不可能是两侧最近的端点,途中还可能进行航线规划或是机动规避,到达战位还需要预留一定作战时间,最后还要有富余燃料做冗余。为到达这个目的WZ10极其重视航程,航程在武直里算远的了,但依旧捉襟见肘。

这个问题靠重型武直解决?依旧不行,受限于直升机的构型仍然难以达到质变。并且这不只是武直的问题,而是整个立体登陆的问题,整个陆航部队所要面临的问题。登陆舰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本质,一是登陆舰本身数量也有限,二是076这类大型舰艇重心会放在岛屿东面,而不是海峡中间,三是登陆舰本身目标大、速度慢不具备进攻的突然性,四是跨军种协调问题。另外,重型武直打得动的目标WZ10也打得动,WZ10打不动的目标重型武直则也打不动。所以现阶段发展重型武直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刚需,在未来更不是。

重型武直对如今的中国军队而言是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新的直升机构型有必要做探索,但没必要专门发展一型前置武直型号,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WZ10服役至今已有十余年,也逐渐解决了初期功率不足、防护偏弱的问题,利用新的技术成果不断改进,更大更全向中型偏重的方向走,依然能再战个二三十年。或者走通用化的路子,利用Z20的底子短平快地搓一款并列双座的10吨级的武直,都是稳妥且性价比高的方案,毕竟武直方面真不着急了。

最新版本的WZ10ME,已非吴下阿蒙

WZ20也不是不行

另一方面,美的的倾斜旋转翼技术已经向着第二代跃进,这类飞机速度高、航程大,是渡海作战的不二之选,中华“V280”是刚需。不仅能在渡海行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推动陆航力量新一轮质变,装备的质变更可以催生出新的战术战法,这样的装备才是陆航部队的刚需。当然倾斜旋转翼与直升机是两个不同的机型,属性有重合但不是完全取代,两者会长期共存与互补。

这玩意以及泛生的武装型比传统意义上的重型武直对现役路航提升大得多

但说实在这样的传言也能理解,当今无人技术突飞猛进,可谁都说不准未来是什么样子,更不敢去赌,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点错科技树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当今中国的体量无需做日已落帝国那种决策,更不能去做,当今的中国也容得下科技树上不同的枝枝叶叶。在未来军事技术即将出现分水岭的当下,一切都尚未明朗,能点的尽量去点,以技术储备为出发点亦是可行,但是否需要落地则需要让子弹飞久一点了。

35 阅读:10954
评论列表
  • 2024-02-23 10:52

    查打运一体的重型武直,我们很需要。不仅是夺岛作战,执行一些快速侵入的斩首作战,也很需要。一台重型武直,满载武器,再带上三四个特种作战人员,和几台无人武直搭成编队,活捉赖菜[呲牙笑]。

  • 2024-02-23 09:23

    以俄乌战争来看,各种野战防空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泛滥,直升机生存性实在是堪忧

  • 2024-02-23 11:59

    武直被单兵防空导弹完克,还是无人机更能适应战场,尤其国内无人直升机挺好用

  • 2024-02-23 10:34

    “在未来军事技术即将出现分水岭的当下,一切都尚未明朗,能点的尽量去点,以技术储备为出发点”点睛之笔[点赞]

  • 2024-02-23 00:13

    参考歼20的路线,大航程,大载弹空间,有高态势感知能力,做网络指挥,无人机群指挥。

  • 2024-02-23 16:32

    可以参考汽车无人驾驶思路,做双备份,既能有人驾驶,特殊情况可以转为无人驾驶攻击。

    龙亮宇 回复:
    发展重型武直有对地打击的需要,也有投送武装人员的需要。这是无人机取代不了的!是对登陆舰的补充!
  • 2024-02-23 09:31

    无人与有人机不是一个概念...

  • 2024-02-22 23:18

    无人机不更好么?还不怕人员伤亡

    火力侦察 回复:
    好,但能包打天下吗
    用户59xxx60 回复:
    军用品本身就需要有保密通信能力!!就算是连通信都不行了,也可以设定无差别打击区!己方部队不进入打击区降低识别难度,看到目标就打击!打完了还可以撤销无差别打击区设置,散着步去收拾![呲牙笑]
    火力侦察 回复: 用户59xxx60
    想当然了,干扰通信只是最基础的一种,另外诱骗、策反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伊朗曾通过诱骗俘获过美军的高端型号无人机RQ-170,你可以不断加强抗干扰能力,但不要天真的认为干扰技术就会原地踏步
  • 2024-02-23 17:53

    可以没用但不可以没有

  • 2024-02-23 18:38

    第一张图是美军的

  • 2024-02-23 02:30

    武直的技术还是需要去研究积累的,你可以不生产,但你得有这个技术。不过,我个人认为,无人机更应该加大力度去研发。高空高速高航时高载重的超智能无人机一定比武直更适合未来战场!

  • 2024-02-23 01:26

    淘汰玩意儿,无人机就足够了

  • 2024-02-23 11:01

    需要重载直升机的运输,一些没有机场,但需要快速反应的地方

  • 2024-02-23 17:15

    无人机不能空投

  • 2024-03-01 20:52

    作为大国 有资格和条件可以多试试各种武器装备[笑着哭]

  • 2024-03-19 17:52

    我们现在能把鱼鹰弄出来,把毛病改一改,我就满足了。

  • 2024-02-23 13:53

    直接太空战舰,争霸太空争霸全球!

    火力侦察 回复:
    明天去总部报道

火力侦察

简介:交流不同的武德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