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看最美的风景

文旅中国 2024-06-17 13:48:23

“与自然和谐共处,让旅游更加文明”“游山游水游天下,爱国爱家爱自然”“请把您的垃圾带走,请将您的美德留下”……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来临,全国各景区、博物馆、餐厅酒店和娱乐场所随处可见文明旅游宣传标语,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持续推动文明旅游工作的宣传和监管。

不少旅游目的地还活跃着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多项便民服务,如文明引导、线路咨询、帮扶老幼、秩序维护、垃圾清理等,以实际行动向游客传递温暖,倡树文明旅游意识,让文明旅游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

旅游是寻找美的过程,文明是创造美的方式。文明旅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升文明旅游素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美好的旅游环境。

常存敬畏之心 守护人类遗产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旅资源,全国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然而,乱刻乱画、破坏生态等不文明旅游现象仍时有发生。

此前,曾有游客在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挖土装袋,受到广泛关注。“丹霞地貌类似于古化石,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难以消除的印记。”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自去年以来,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就多次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向游客发放宣传单,普及外出旅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文明出行理念。随着旅游旺季临近,景区还加大了服务工作力度,利用游客服务中心电子屏和各观景台语音播报系统持续播放文明旅游宣传片,在观光车上发放文明旅游温馨提示,张贴文明旅游宣传标语,营造文明旅游氛围。

“保护文物古迹、呵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端午节假期,在张掖旅游的“90后”游客封平说:“如今,全国各地的景区都有醒目的文明旅游提示,在参观自然和文化遗迹类的景区时,我都心存敬畏,会加倍小心注意,遇到不文明现象也会出言提醒。”

更好推进文明旅游,既要靠教育引导,也要靠惩戒约束。据了解,目前针对文物保护、景区保护问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予以保障。如果出现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可以进行治安处罚,有些甚至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或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可以进行刑事处罚。

激发社会力量 达成“美丽公约”

“我们想用自己的行动播撒环保‘种子’,唤醒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今年“五一”假期,美丽公约拉萨格桑花志愿服务队的白玛加措带着志愿者们在拉萨周边捡拾垃圾,5天时间共清理出400多袋垃圾。

作为由游客发起的文明旅游公益行动,美丽公约如今已成为倡导文明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2015年,美丽公约发起“擦亮天路”公益行动,组织志愿者共同清理进藏公路沿线的旅游垃圾。在志愿者服务队的努力下,作为进藏旅游主路线之一的318国道,其沿线旅游垃圾减少了60%以上。

▲ “美丽公约”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在景区等旅游目的地清理垃圾并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受访者供图

“在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从游客到导游等旅游从业者乃至旅游景区、酒店和客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的活动也从‘擦亮天路’行动升级为‘守护第三极’行动。”美丽公约发起人史宁介绍,如今,美丽公约已在西藏陆续组建了65支志愿者服务队,拥有6000多名志愿者,覆盖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白玛加措所在的拉萨格桑花志愿服务队,即为其中之一。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期间,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美丽公约,共同开展美丽公约“珠峰号”移动文明驿站和先锋博主环保公益、文明旅游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

史宁说,在开展垃圾清理行动的同时,他们还坚持向进藏游客传递保护环境、文明出行的理念,用行动传递绿色、文明正能量,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青藏高原的队伍中。

“这些志愿服务通过传播文明旅游理念,提升游客文明素质。而文明旅游的发展,也为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表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公众旅游素质、弘扬正能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落实“光盘行动” 追求绿色风尚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6月10日,正值端午节假期,在云南大理退步堂乡村艺术酒店里,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的“90后”女孩梁小碧发了一个朋友圈,图片中是4张餐桌上的“光盘”。在这条“光盘行动”的朋友圈下面,梁小碧收获了60多个点赞。

梁小碧在工作之余经常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宣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她说:“我很早就有这种意识,从小爸妈就教育我不要浪费粮食,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餐厅都在宣传光盘行动,我非常认同这个理念。”

大理退步堂乡村艺术酒店每天为住店客人提供免费早餐,有当地的米线、饵丝、鸡蛋等。该酒店总经理陈代章告诉记者:“我们不会提供过量的食物,但是如果客人吃完了表示没吃饱,我们会免费再为客人现场制作饭菜。”陈代章说,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客人享受美味丰盛的餐点,也不会造成浪费。

由于景致优美、食材种类丰富,大理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胜地。文明旅游的理念一直在大理践行着。不久前,为弘扬勤俭节约美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理白族自治州消费者协会专门向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出倡议:积极响应“反对餐饮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大理白族自治州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培育行业新风;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科学点餐、理性消费。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专门就推进文明旅游作出部署,提出“整治旅游中的顽疾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而“文明餐桌”是“文明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明就餐、绿色环保,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

“文明旅游,避免浪费,从我做起。”梁小碧直言,今后会继续践行文明用餐理念,以理性消费引领绿色低碳生活,争做制止餐饮浪费的宣传者、践行者。

遵守观演礼仪 享受艺术之美

近日,国家大剧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国家大剧院将于7月至8月暑假期间开展“文明观演行动月”活动。日前,国家大剧院携手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世界剧院联盟”部分会员机构联合发布《剧场文明观演行为倡议》,呼吁广大观众一同努力,创造更和谐的观演环境、享受更美好的文化艺术。

▲ 游客井然有序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守护与重光”展览。 本报记者 卢旭 摄

“支持国家大剧院,文明观演要多宣传。看手机、接电话、偷摄等行为真的很让人反感。”刚刚在国家大剧院看完话剧《苏堤春晓》的观众于伟伟认为,在剧院观剧最影响体验的是手机,“有时在剧场较暗的环境中,高亮度的手机屏幕显得十分刺眼,容易对周围观众造成影响。”

“80后”京剧戏迷刘方对此持相同观点。“我和我的家人非常爱看演出,特别是传统京剧。”刘方说,他和父母都非常注重“文明观演”,进入剧院会马上把手机调成静音,“平常工作压力大,坐在剧院欣赏艺术表演就应该全身心投入,不应被手机分心,这既是对艺术家们的尊重,也是对其他观众的尊重。”

然而,刘方也发现,遇到不文明观演现象,周围观众往往都会第一时间提醒当事人。“如今,大家文明观演的意识越来越强。”刘方说,文明环境要靠所有人共同营造,大家应该在文化和旅游活动中遵守社会秩序和公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践行者、文明推动者、文明宣传者。

“应尽量避免迟到,影响他人;在剧场内应保持安静,不要交头接耳,尽量避免在演出过程中发表评论。”国家大剧院工作人员表示,“一场精彩的演出需要台上台下所有人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完美呈现。如果大家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很多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演出有着不同的观演礼仪。比如音乐会要求观众在一部作品完整呈现之后方能鼓掌,传统戏曲则在特定的唱段后可以喝彩叫好,其他时间观众应保持安静,如果在不恰当时机鼓掌都会影响演员的表演,会被视为不合礼仪。

责编:武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