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美记者声称,拜登指示摧毁北溪管道,具体细节曝光

奇臻聊历史 2023-12-24 23:49:34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过去一年有余,西方国家依然未就此给出确切的调查结果。近期德国媒体的报道将焦点指向乌克兰,甚至涉及乌克兰总司令扎卢日。然而,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坚持认为,实际凶手是美国,他列举了详尽的细节,包括行动的具体流程。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赫什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最初计划炸毁北溪管道是为了阻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所谓“入侵”。据赫什透露,美国在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开始前数周即进行了相关准备。当时,一批美国人被秘密派往波罗的海执行任务,目标并非说服普京不对乌动武,而是通过威胁破坏北溪管道,迫使俄罗斯妥协。然而,冲突最终爆发,美国团队在挪威接到命令,完成了破坏管道的任务。赫什称,资料显示这项任务在2022年5月末准备就绪,但拜登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推迟了破坏工作。直到同年9月末,执行任务的人员接到了拜登的命令,在低频声呐设备引爆爆炸装置后,三条管道被摧毁。赫什曾提到,美国潜水员曾在演习中布设炸药,然后挪威海军投下了声呐浮标引爆炸药。这一行动是在拜登与美国国家安全团队进行了9个月秘密磋商后实施的。

至于美国的动机,根据赫什提供的具体流程,很可能是美国是真正的凶手,这也解释了为何西方保持沉默。如果是俄罗斯或乌克兰破坏的,西方政客早就开始指责了,不可能在一年多的调查之后仍保持缄口不言,仅仅通过媒体透露一些断章取义的信息。而美国之所以采取这一行动,赫什表示,是为了针对德国总理朔尔茨。美国中情局担心德国在支持乌克兰时表现犹豫。由于德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对其至关重要,是德国继续繁荣的关键。朔尔茨若对来自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心存幻想,将无法全力支持乌克兰。为了让德国人放弃这一幻想,美国选择直接炸毁北溪管道,使得德国坚定支持乌克兰。

然而,当前的情势表明,西方似乎已下定决心将责任归咎于乌克兰。这一手段极为恶劣,因为试图将责任推给俄罗斯毫无实际可行性,而其他西方国家也无动机且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责任。乌克兰似乎成为唯一的替罪羊,德国调查似乎也在朝这个方向推进,试图让一名乌克兰军人承认罪行。至于真相究竟是什么,可能将永远被掩埋。

0 阅读:0

奇臻聊历史

简介:每日更新原创内容,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