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的诈骗

开扯吧 2023-06-06 22:29:38

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讲一个近一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一道伦理难题——电车难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一辆失控的火车来了。不变轨会撞死5个人,然而变轨的话,又不可避免的撞死1人,现在你站在 变轨器旁边,你选择压死5个人还是1个人?

从书面上来看,估计很多人都会搬动导轨,压死一个人总比压死五个人损失要小嘛。这也符合主流的价值观。虽然说对于被压的人来说很不公平,很无辜,但是必须把损失降到最低嘛。

但是你没觉得,正是你得一个操作,让原本无辜的人变成了受害者,原本要死的人意外获救,本质就是你害了无辜的人。

当然了这道题我认为是无解的。如果我们在这道题上加入一些别的现实的,残酷的因素,你马上会发现这道难题好选的多。

第一,加入情感因素,只有一个人的轨道上,是你亲朋好友,至亲,剩下的都是和你没有交集的陌生人。   这个时候你会选救你得至亲,还是选救最多的人。

第二,加入利益因素, 只有一个人的轨道上是一个富豪,他告诉你,只要你救了他,他给你五个亿,请问你怎么选。

问问你内心,别拿道德大义说事,我们这个内容从不崇高的道德,无私奉献。我们要洞悉的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普通人性。

通过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一件事,很多真实的场景中,和你没有利益关系的,没有情感关系的人,对你来说他们的命运好坏,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的,如果讲的更残酷一点,如果这些人的命运和生活变的更悲惨,能让你生活变的更好。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让他们变的更惨,赤裸裸的现实。

人类历史曾经多次大规模的发生这种事情,比如贩卖黑奴,比如搞海外殖民地。

正如资本论写的,剥削来源于资本,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你别觉得这是一段黑历史,是很遥远的事情,事实上这种现象从来都没停止过。

现在很多公司搞996,007,迟到就罚款,随便开除员工,加班没有加班费。有的老板明明很有钱,故意压你两个月工资。你别觉得这事是开玩笑,很多公司工资一月要几十万,老板拿着这笔员工的钱,去放高利贷赚钱。

其实这一切的本质,就是利益和自私。而且自私是有范围的,比如对家人朋友之外的人都自私。 对一个家族之外的人自私,对一个民族之外的人自私,对一个国家之外的人自私。

那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个我不知道啊,但是如果让我做一个选择,我肯定选对外人自私,对自己人友好。

带着这种思考,今天讲一段关于明朝倭寇的故事。 说起明朝倭寇,大家肯定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他的故事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有拍,高大英勇,战功赫赫。 不过我们今天不讲他,讲一讲他的对手倭寇,史上最强海上霸主王直的故事。

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12月25日),本名铨,绰号“直”。南直隶,徽州府歙县桂林柘林人。王直出身商人家庭。是正经八百,如假包换的中国人,他们家没有一毛钱的日本血统。那你可能会问了,不对啊,倭寇不是日本人入侵我国沿海的海盗么,怎么就和他们混在一起了呢。

这得从王直的经历说起,我们都知道,古代王朝一个年轻人要想有一个好的前程,和现在一样,你得读书高考,考个好大学。

古代是科举,金榜高中,在朝廷某个差事端上金饭碗,一辈子就算有着落了,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一个男子一辈子,没有比这个更有出息的事了。王直也一样,可是这哥们天生就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科举考了好几次,一无所获。

王直曾对自己一帮小伙伴说:朝廷的法度太过森严了,稍有行动就会触动法律,而科举也只对那些酸气十足的读书人开放,我们何不到海外去闯荡闯荡,

遂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偕同徐惟学、叶宗满等趁明朝海禁松弛之机远赴广东沿海打造巨舰,满载明王朝严禁出海的硝磺、丝绵等物品驶抵日本、暹罗等国,进行贸易往来,实际上是走私,从而牟取暴利。仅仅5、6年时间,王直就获得了巨额资本,成为违禁贸易的暴发户,被称为“五峰船主”。

你知道他当时大到什么程度,海船上千艘,在他手下有七万多人,靠他吃饭。你看这数字7万多人好像不多吧。可是在当时对日本来说了不得,日本当时处在诸侯争霸时期。你可别拿他们和中国的三国时期,和先秦的七国争雄,几十万,几十万人的征战。日本没有,很多诸侯手里就2万多人,一次战斗参加几千人都算是大战。王直几万人的规模,在日本人看来就是膀大腰圆的诸侯王了。

对王直恭敬的不得了,而且很多诸侯要从王直这里买军火。在当时情况下,王直几乎直接决定一个诸侯王的命运和未来,所以王直在日本的地位是很高的。

当然他也没客气,他定居日本平户藩(今属日本长崎县),挂起了“徽王”的旗号,意思我也是一个诸侯王,安徽王,不仅招集国内亡命之徒,而且还用巨资勾结日本真倭门的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为羽翼。

到了1545年这哥们就已经成为海上最大的贸易商了,但是你想啊,明朝是有禁海令,王直的所有生意都是违法的走私生意。

说白了不受官方保护的,利润又丰厚,又不受官方保护,自然就成了很多海盗的目标。反正我抢了你,你也没地说理去,只能认栽。所以随着王直走私生意的规模越来越大,明朝周边的沿海海盗也变的越来越多。

问题是这些海盗出门就是要抢东西的,他们可不管你是谁,是良民,还是自私,一概都抢。沿海的老百姓可就惨了,经常遭受海盗抢掠。

这事一来二去就传到了明朝皇帝的耳朵里,当时就是那个修道炼丹的嘉靖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派了一个狠人到了朱纨去当闽浙总督。你去把沿海的强盗统统给我整治干净,朱纨很尽职尽责,上任之后放手大干。

但是到当地之后,朱纨就发现,所谓的“倭寇”其实并非明朝初年那样的日本海盗。除了极少数被中国人雇来武装押运的日本浪人外,绝大多数都是闽浙沿海靠海外贸易求生的中国人。

搞了半天都是自己人,不是要打对外战争,所以他就制定了,沿海厉行保甲连坐制度,你们相互监督。并大力整顿海防,所有渔船编号,登记造册。 全面禁海,谁都不准出海。

然后派大兵围剿,狠人嘛,战果卓著,朱纨攻击擒获他们的头领李光头等九十六人,将他们杀戮。并将情况报告给皇帝,你交给我的任务我顺利完成了。你看是不是给我一个嘉奖啊!结果嘉奖没等到,却被别人弹劾了,御史陈九德于是弹劾朱纨擅自杀戮。

不久于是免去朱纨的官职,命令兵科都给事中杜汝祯考察审问。朱纨听说后,慷慨流涕说:“我贫穷而且有病,又意气自负,不能对簿公堂。纵使皇帝不想杀我,闽、浙人一定会杀我。我死,自己解决,不须他人。” 然后饮药而死。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奇怪了,朱纨不是剿灭倭寇么,不是保老百姓平安的嘛,怎么闽、浙人要杀他呢?   抗倭有功,为什么最后免职,坐牢自杀呢!

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换个角度,从官场切换到当时的沿海经济状况。大家都知道,大航海时代,是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开始的,然后欧洲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这是历史书上写的,很多人感觉非常伟大,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如果你去看中国历史,你就会发现,这有什么可吹啊。

我们宋朝海洋贸易就已经很繁荣了,那可是公元1000年的事。到了元朝海上贸易就更发达了, 曾入仕元朝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说,泉州港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可见元朝的海上贸易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历史泉州有一个有名的首富蒲寿庚,本西域人,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蒲寿庚之祖先富甲两广。

马可波罗的记载里,杭州是一个百万人以上的都市,每个市场一星期开三次市,每次每个广场都有四五万人赶集。他说这里失足妇女的人数多到他不好意思开口,这些失足妇女遍布全城,衣着光鲜,香气四溢,出门都带女仆。全杭州人民个个容貌秀丽,风度翩翩。而且当地出产奢侈品丝绸,居民出门,都是一身绸缎,举止儒雅,恬静闲适,那风度,欧洲人见了得哭。

由此你大概也能感受到当年,沿海城市的富裕,和海上贸易的繁荣。可是到了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明朝,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禁海谁都不准做生意,只能外番进贡,天朝上国赋予万邦,我赏赐你们。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亏钱的买卖没人干,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啊。

况且原来沿海很多富家大户,都是靠贸易过活的,你现在把贸易停了,他们吃什么啊。老朱家皇帝狠嘛,动不动就是杀头。胳膊拧不过大腿,刚开始还忍着,后来慢慢的海上的走私生意就起来了。

而且很多沿海的豪绅,官员也参与其中,只不过明面不表现出来,其实他们自己人都心知肚明。

其实这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你想,当时海上贸易,主要出口的就是丝绸,瓷器,茶叶,等等这些东西。因为贸易需求巨大,自然就需要大量的桑蚕养殖,茶树种植,瓷器制作,当你把海外贸易给关掉了,很多人就没有工作了,产量需求下降了吗。

这样走私干了很多年,直到我们刚才讲的朱纨剿灭倭寇,把走私也干掉了。闽浙一带很多商人做不了生意了,老百姓失业了,他们能不恨你朱纨。

朱纨为什么说闽浙人,想杀他,因为明白怎么回事。海盗是有,但是海上的主体还是贸易,做生意。

如果说他得罪的只是老百姓也就算了,老百姓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可是他得罪了另外一个群体,沿海的富家豪绅。这些人背后都有利益群体的,直通朝廷,朝廷里有他们的代理人。通过这些人之口,把朱纨给弄死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禁海这件事了,官员看的明白啊。

你可能会问了,朱纨明知道实际情况,为什么还要去这么干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官场就这样。

老板让你干一件事,一般你去干好就行了。老板交代你得事,是让你去干的,至于对错,是非不是你操心的事,也不需要你质疑。你干好有赏赐,升官加爵。你又能干好,你凭什么不干呢。

禁海得罪的可是沿海富家豪绅,以及他们背后的官僚集团,谁会去找死。结果从此之后,海上倭寇,海盗更加猖獗,没人管了嘛。

但是王直可没闲着,因为他有大量的生意,海上很多货船,安全没保障啊。他自发的又组织了私人海岸警备队,负责海上的安全事宜,和很多海盗和谈,成为合伙人。  你想海盗这玩意是自发的,游击队,这里一波,那里一波,不可能全部谈妥的。

我看历史资料,发现王直是一个很牛的人,他不光和好几个大海盗头子达成一致,而且还吞并了好几个有实力的海盗。 而且和沿海的很多官员都送钱,做他的保护伞,因为这样生意才有的做嘛。和气生财,天天打仗,禁海还赚什么钱呢。 包括当地的豪绅大户和王直都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当时朝廷不是要剿灭倭寇吗,不就是要政绩嘛,好办,王直就帮助官府,把和自己不对付的海盗给搞掉,交给官府。这些官员还 欠他人情,真的是,要钱给钱,要成绩给成绩,你说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

东南海面都成了王直的天下。很快到了1552年,朝廷又派了一个人来消灭倭寇,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廷派总兵俞大猷围歼汪直。

俞大猷是个狠人,上来不久就把王直的贸易据点烈港给捣毁了,逼的王直只能把基地移到了日本。而且这次损失巨大,王直从这开始就怒了。

心说你们这帮人真没人性啊,说抗倭,我帮你们搞定海上海盗。要钱给你们送钱,我们就是想好好做个生意,你们三番五次的要剿灭我们。

那干脆谁也别想好,你明朝皇帝财富重心不是江浙嘛,老子就把江浙摧残一遍。你不让我赚海上贸易的钱,我就去江浙去打劫。王直在沿海劫掠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挟官府,开港通市”,即取消海禁政策,使海上贸易合法化。

四月,福建漳州、泉州之倭酋与王直等人勾结,率数万倭人及乱民驾船千余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处登岸,流劫于台、温、宁、绍间,攻陷城塞,杀掠居民无数。

次年三月,王直纠集福建漳州和广东的海盗及各路倭夷大举入侵,连舰百余艘,蔽海而至。南自台州、宁波、嘉兴、湖州、苏州和松江,北至淮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急。

,四月侵犯苏州和松江等地,破上海县,在江阴肆意劫掠,并进攻乍浦。八月,洗劫金山卫,犯崇明及常熟、嘉定。三十三年(1554年)正月从太仓一路烧杀劫掠至苏州,攻占松江。四月攻陷嘉善,破崇明,进入崇德县。六月经吴江抵达嘉兴,洗劫一空后回到屯柘林。

最远的居然打到了南京城下,其实你想想很难理解,海盗怎么会跑到内地去抢劫呢。攻城略地那是要攻城器械的,海盗为什么冒这么大风险去干这个事呢?

实质就是发泄仇恨,和报复禁海。你去看正史说明朝军队,打了多少大胜仗,剿灭了多少倭寇。凶猛异常,而事实是,在这场明朝军队剿灭倭寇的战斗,打到了1556年还没搞定。

你可能会问了,明朝战斗力也不差啊,怎么用了四年都搞不定倭寇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所谓的倭寇,其实大部分都是沿海的老百姓。正规军打游击队,只要他们有退路,明朝军队是很难剿灭的。

不要觉得这是胡扯,有历史学家研究表明,倭患中最多有20%是日本人,那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前面抗倭的朱纨,朱纨自己就有这么个记载,说当地三尺童子,视倭寇为亲人,而视军门为世代仇雠。

对老百姓来说,剿灭倭寇的明军才是敌人,倭寇和他们亲如一家。而且当时明朝的军队根本打不过倭寇,就算打赢了他们驾船逃跑去海上了。 朝廷耗费大量军饷,剿灭倭寇的任务一直都没有实现。

这里我们纠正一个大家的认知,很多的电影,电视剧里面演的都是,手拿日本武士刀的日本浪人,身材矮小猥琐,装备落后。

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个情况,给你看一段历史,1521年初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在广东沿海与明军爆发冲突,史称“屯门之战”,此役之中,中国人第一次见识到西洋火器威力。

1543年,王直将三个葡萄牙商人带到日本,遇到风暴停泊到今天的鹿儿岛,当地大名士之子种子岛时一眼看中葡萄牙人船上的火枪,并重金买下,改称铁炮,这是日本列岛第一次见到西洋火枪,各地大名纷纷仿造,从此日本的战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倭寇中间很大可能有一部分装备了,葡萄牙运输过来的西洋火器。

在四年的你来我往的战斗中,双方也没占到什么便宜,相互消耗战。这时候出来了一个明白人,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 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

他知道这么打下去根本就不是个事,最后结果就是民尽财穷,所以他采取了另外一套办法。

与倭寇首领汪直展开贸易,俞大猷坚决反对。打仗才有俞大猷这样的人,建功立业,不打仗他当然不同意了。

胡宗宪派使者去日本和王直谈判,还把王直的家人都从大牢给放了,释放了很多和谈的诚意。

最后王直表示愿意合作,因为他的要求很简单,开港贸易,海上贸易合法化嘛。大家都有饭吃,安稳做生意,我们也愿意给朝廷缴税。

说到这里我们看看欧洲殖民者和国王的协议,基本是这样的,你们不管出去殖民,还是抢劫,只要把五分之一的收获交给国王就可以了。国家派军队保护你得权益。英国的皇家海军不就是这么干的嘛,只要你好好缴税,谁欺负你皇家海军给你做后盾。

明朝的朝廷不是这样的,只要他看不惯的东西。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利用,而是尽快摧毁掉。

王直后来就上岸和胡宗宪谈判,结果这时候跳出来一个人杭州谒巡按王本固。这哥们一看这不是倭寇头子王直嘛,如果把他杀了,倭寇自然不战自撒,大功一件啊。

然后王本固就把来谈判的王直,给诱杀了,之后给皇帝上奏折,恭喜贺喜皇帝,我们抓到了倭寇头子王直,已经给杀了,倭寇群龙无首了。欢天喜地的报上去了。

你看,这就是官场,会当官的人,和真正干事的人。现在很多公司也能看得到,各种剽窃别人方案,抢同事功劳,老板面前邀功。 很快这王本固就升迁调走了。

他是调走了,可是底下事情就麻烦了。王直的手下不干了,开始史上最激烈的对抗,王直是1559年12月25号被杀的,五天之后就是1560年了。

嘉靖皇帝是1566年死的,中间六年时间,抗倭战斗进入了最高峰。那个著名的狠人,抗倭名将的身影戚继光的大仗恶仗开始了。1561年台州之战,1562年福建之战,兴化之战。1564年仙游之战,潮州之战。具体战斗你可以去搜,戚继光对战的这些倭寇头子,有名有姓,都是正经八百的中国人。

而且你可以去看历史记载,最后倭寇不是被荡平了,而是跑驻扎到了日本,跑去了南澳。嘉靖死后他儿子,明穆宗朱载坖,隆庆皇帝继位。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福建巡抚许孚远上奏,指出倭寇的实质是“海禁”政策导致民众被迫武装起来,“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从而主张开放“海禁”。穆宗接受了这一建议。东南海商取得海外贸易的合法地位之后,放弃了军事武装,倭寇由此逐渐绝迹。

倭寇的故事终于讲完了,回到我们的标题,为什么明朝巧妙的避开了大航海。提起明朝的我们都说郑和下西洋,民族骄傲。那是历史教材让我们知道的历史,历史教材不写王直。

只许官府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其实你想如果明代的朝廷像欧洲国王一样,支持王直的航海贸易,把海上贸易纳入到明朝的体系当中。或许根本不需要,像英国那样,派出强大的皇家海军做支持。在大航海时代,东方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可是他们不愿意,他们不愿意把王直当成自己人,就算王直哭着喊着给他们缴税,他们也不愿意。这种怪物你见过么?

清朝有一句话: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我也是很不理解,如果说友邦能给予别人能你带来什么好处,也就罢了,毕竟获得了实际利益。  事实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获得什么利益,也要搜刮自己人,送给毫不相关的外邦。 比如很多弱鸡国家,绝对不会有回报的那种。

所以你去看很多历史就会奇了怪了,简直就是电车难题之怪象,对待给自己利益的人,对待自己人特别凶。对那些无关的人反而很好。

好像这也是一种神奇文化,从个人,家庭到企业,很多地方都展现出这种特征。

我是很难解释这种现象,你可能会反驳,有的凶是假的,善意的,刀子嘴豆腐心。这个我不否认有,但是还有大量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对待对自己好的人凶残。对待外人特别礼貌,客气,彬彬有礼。

所以中国有一句话,叫对待父母都不好人,你别指望他对别人好。 最后我把这种,对待无关的人好,对待自己人凶的现象叫做诈骗。

你去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只有诈骗才会这样。还没得逞非常好,一旦得手,就翻脸。

最后回到电车难题:如果有情感选救情感,有利益选救利益,有自己人救自己人。

如果什么关系都没有,那你有什么理由,去改变一群和你无关的人的命运呢?

顺其自然,火车该往哪开,就往那里开吧

26 阅读:6288
评论列表
  • 2023-06-26 12:05

    [得瑟]杀死1+5,全无烦恼,只要我没道德,道德就不能绑架我。

  • 2023-06-27 09:29

    [点赞][点赞][点赞]你可真能扯!过瘾🌹👏👏👏👏👏👏

  • 2023-06-23 20:47

    都压死,哪那么多事[得瑟]

  • 2023-06-28 10:55

    你看透了问题本质,但是动了谁利益

  • 2023-06-07 18:21

    这是兜里揣几块钱 去思考吃5个茶蛋还是啃1只烧鸡的问题

  • 2023-06-07 16:25

    老子拿头垫火车出轨!

  • 2023-06-13 00:15

    自媒体连脸也不要了[您请]

    STICK 回复:
    自媒体不就这样吗,门槛比地摊文学低多了
  • 2023-07-14 19:29

    轨道那个还有一个选择,铁路放异物,让火车出轨,有概率害死一火车人,或者害死司机。或者道岔搬一半,让火车脱轨,有概率不翻车,或者翻车跟我的第一个方案结果一样[得瑟]

  • 2023-06-12 11:39

    都说电车难题是救人选择,我看就是杀人选择,看你想杀一人还是想杀五人,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让电车撞死五个,我去打死另一条铁轨上那一个,一个也别想活。他说我太狠了,我回答他是你先不给他们活路的。想拿道德谴责我,你先谴责谴责你自己吧。

    猫哥你好。猫哥再见 回复:
    [横脸笑]你还不如弄死那个出题的,这样大家都不用那么纠结了
  • 2023-06-24 11:10

    跳下铁轨中间,双掌向前,前腿弓,后腿儿绷,一使劲儿停住电车,然后先放亲戚叫他去报警,然后解开亿万富翁领五亿,从此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反正都是胡说为什么不想得美点儿

  • 2023-06-28 14:09

    撞死五人是交通事故,铁道部门会处理。变轨撞一人是故意杀人

  • 2023-06-07 18:55

    两害相交取其轻,两利相交取其重。

    谢必安 回复:
    果然是只见其利不见其害,还想着取利,你一动手就是杀人犯,不管杀一个还是杀五个你都是死刑,什么钱也没命花,唯一能做的就是迎上前去挥手大喊示意电车停下来,虽然可能并没有什么卵用事后还会在网上被人口诛笔伐,但至少法律上你尽到义务不用坐牢了。
  • 2023-06-28 16:37

    年度好文

  • [笑着哭]什么害了一个人,救了五个人的,迟早都得死,让五个人存世的收益大[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