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东大计,被巴以局势搅黄,眼瞅140国来华,怕是肠子都悔青

刘永莲 2023-10-19 10:35:46

10月17日到18日,中国迎来最为热闹的两天,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出席中方的“一带一路”盛会,而没收到邀请函的印度,只能在一旁看着眼红。

【第三届“一带一路”论坛在北京召开】

事实上,印度也曾想效仿中国,搭建印度版“一带一路”。在今年9月的G20峰会上,印度联合美国、沙特等国,推出了“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计划,该计划总共包括两条“独立走廊”:一条是连接印度和波斯湾(又被称作阿拉伯湾)的东部走廊,另一条是连接波斯湾和欧洲的北部走廊。一旦这两条走廊建成,从印度到欧洲的贸易时间,将会缩短40%以上。虽然说该计划尚未完备,但部分外媒已经对其“大吹特吹”,称该走廊为“新香料之路”,认为其是能与中方“一带一路”相抗衡的存在。

然而让印度猝不及防的是,巴以冲突的爆发,直接搅黄了印度的“中东大计”。之所以这么说,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在“印度-中东-欧洲”这条经济走廊中,以色列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表示,以方的铁路和港口,将为印度经中东到欧洲,以及从欧洲反方向,为印度打开一扇新大门。但如今这个“十字路口”,被哈马斯的炸弹困住了,印度的“新香料之路”,自然也铺展不开。

【以色列是印度“经济走廊”中的关键一环】

其二,巴以冲突爆发仅几个小时,印度总理莫迪就发文力挺以色列,称在这艰难的时刻,印度将以色列站在一起。莫迪的本意,其实是想拉中东国家的“好感”,但随着以色列对加沙的“报复”行为愈演愈烈,中东国家都一边倒地为巴勒斯坦说话,而“站错队”的印度,自然会遭到反感。这种情况下,这些中东国家是否会尽心尽力地,配合印度的“经济走廊”计划,显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没有巴以冲突的发生,印度的所谓“新香料之路”,想要与中方的“一带一路”分庭抗礼,也是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第一,在印度版经济走廊中,铁路运输十分关键,但打造一条能贯穿欧亚的铁路容易,想要发展起来,却是非常难的。铁路运输的高昂价格,通过沿途海关时的繁杂程序,以及十分有限的运输量,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欧亚铁路的成长速度较为缓慢,甚至还有衰退趋势,这种情况下,印度、美国等国的突然插手,是否能扭转发展态势,是十分不确定的。

【“印欧经济走廊”想抗衡中国十分困难】

第二,印度声称要以“铁路”为基础,构建“印度版经济走廊”,那么这个“铁路”究竟指的是现有的铁路系统,还是新的铁路系统呢?要知道欧亚铁路当前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沿线基建不足,海关和通关程序繁杂等,如果是在现有铁路上发展,印度必然要费心思改善这些问题,而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如果要大刀阔斧,建造新的铁路,也同样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印度及其“盟友”的基建能力、施工能力和效率,都存在着很大问题。

第三,在印度此项计划中,少了很多关键的合作伙伴的参与,比如土耳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曾表示,当前东西交通最便捷的路线,必须要经过土耳其,并放话称一个没有土耳其的走廊,是不会存在的。

此外,巴基斯坦和伊朗两国的缺席,也是印度“新香料之路”无法成型的关键因素。毕竟对于连接印度和波斯湾的“东部走廊”来说,巴伊两国可谓是无法撼动的关键节点。诚然欧亚铁路中,早就存在从印度到巴基斯坦、伊朗进入欧洲的路线,但印度要想发展经济走廊,必然要强化该路线,而这离不开沿线国家的配合。但显然巴基斯坦出于同印度的关系,并不会贸然参与到该计划中;伊朗因为被美国制裁,再加上如今的巴以冲突,更加不可能加入,这也意味着印度计划中的“东部走廊”基本无法实现。

【中国已成为欧亚铁路运输重要部分】

第四,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了欧亚铁路运输的重要部分,印度和美国相对而言只是个“新手”,要想在排除中方参与的情况下,另外开辟一条新的欧亚铁路运输干线,明显是一个不现实的构想。就算印度、美国等花大价钱,建立了分段的铁路经济带,充其量也只会是中方“一带一路”的补充。

更何况,此计划中的另一个“当事人”美国,一向是“画大饼”的高手,2021年,美国曾宣称要在15年内,投资40万亿美元,进行G7全球基建计划;2022年,美方又声称将在5年内,为该计划筹资6000亿美元,但至今一分钱都见到。如今“印度版经济走廊”,恐怕也只是美方,用来拉拢印度的一个“大饼”而已。

总之,“印欧经济走廊”这一计划,从提出开始就注定无法实现,巴以冲突的发生,只是该计划倒塌的最直接原因。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盛会正在进行中,眼看着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往参会,选错了合作对象,只能待在一旁看热闹的印度,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0 阅读:2

刘永莲

简介:关注我,给你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