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花瓶”《狐妖小红娘》,和恒星引力的“编剧”困境

娱乐独角兽 2024-05-29 21:56:27

作者| 糖炒山楂

编辑| Mia

在一部古偶剧的评论区里,“天线宝宝”、“喜洋洋和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动画片被高频次提起,是什么体验?

如果说今年备受期待的大剧,《狐妖小红娘》必占一席。《月红篇》开播后,也的确快速实现了爱奇艺站内热度破9000,在猫眼等数据平台上它的热度甚至有与《庆余年2》一较之力。商业层面,官方释出的合作品牌50+的信息,更是被网友解读为“碾压式胜利”,目前该剧广告植入稳定在每集7个品牌。

但也是同期,观众将#狐妖小红娘 儿童剧##狐妖剧情 无聊##狐妖 好大的滤镜#等话题刷上高位热搜。相比服化道的华丽、特效的绚丽、甚至是演员的演技,更多观众将《月红篇》的问题瞄准了剧情的平铺直叙、缺乏起伏上。随着《庆余年2》剧情发力,双方的市占率也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究竟是观众先入为主缺乏耐心,还是剧集在改编上存在问题?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狐妖小红娘》漫改剧的首发之作,《月红篇》的“剧本争议”也在打击市场对《竹业篇》《王权篇》的信心。而作为该系列的出品方,恒星引力也在陷入市场对其编剧团队能力的质疑中。

“花瓶”《月红篇》:口碑反转了吗?

“第一次觉得电视剧做得和花瓶一样。”

时间拉回到2022年7月,《狐妖小红娘》发布人物官宣海报,贴合度颇高的人物选角、一扫此前仙侠“丧葬风”的精致妆造,都收获了大量期待和好评。时隔两年剧开播,虽然滤镜仍有争议,但剧中高度贴合人物性格的妆造、演员颜值状态整体在线仍然收获了一波好评。

资深古偶爱好者就就对娱乐独角兽表示:现在很少有剧中还有如此多美的各有风格的女演员了。这的确是加分项。除此之外,剧中对东方玄幻世界的架构,对苏绣、花边镶嵌等传统工艺的融入,也都让整部剧视觉美感拉满。

但这显然只是“花瓶”的一面,另一面是市场争议颇大的剧本问题,华丽的外壳下如何讲述好一个动人的故事。尤其是原IP本身有着“国漫之光”的称号,漫画全网点击量超200亿;动漫豆瓣6.6万人打出了8.9分,全网播放量也已经突破百亿。

被吐槽“花瓶”,《狐妖小红娘》冤吗?御妖国副本结束,电视剧进度条过三分之一,娱乐独角兽也在追平更新内容的同时梳理市场舆论,试图找到答案。

首当其冲的便是改编。尤其是将原著中苦情树的设定从人妖相恋转世续缘改为了守护妖族情缘,涂山雅雅从高冷御姐、姐控变成了傲来国三少的迷妹,受到了原著粉的强烈吐槽。而以“古代篇”为主的改编,也被网友类比为“仙剑三之夕瑶篇,龙葵篇,紫萱篇”,意指出圈度足够但很难拓展成一个大制作的新故事。

随着剧情推进,部分改编上的质疑也在被解答。如某些网友提出的金人凤换血问题,在后续出场的蛭妖王翠玉灵的出场中有了前缘解说。至于涂山雅雅的人设和CP配平问题,可能是原著粉和剧粉无法磨合的部分,也能看到在社交平台上不乏网友对这对CP表示了好磕。

导演麦贯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剧版是动漫的前传。月红篇在动漫里的篇幅占比较少,剧版主要是对苦情树的背景作了补充、也丰富了原漫的留白部分。这个解释似乎也说得通:比如从目前的剧情来看,苦情树从守护妖族情缘到发布人妖相恋的天书任务,再到御妖国副本结束提到的转世续缘,一切似乎在回归正轨。

这种改编问题还体现在动漫化的表达方式与影视剧如何兼容上。最典型,动漫里涂山红红的出场“涂山,我罩的,懂”,是人物的高能场面之一,但在剧中这样的出场却是劝退无数人的雷区。尊重、还原原漫的程度,如何平衡漫粉和剧粉的不同审美诉求,都是漫改剧仍在探索的。

如果说这些尚且停留在原著粉的讨论维度,但接下来的问题则引发了更广泛观众群的讨论:弱剧情走向。坦白来讲,这两年的市场上不缺这样的剧集,“氛围剧”的突围也是此中代表,《月红篇》的主线故事也算明确,为何会被划入这一范畴?

第一,名场面处理上仍待发力。开篇涂山红红制止石姬作乱的“开大”、东方月初父母之死的插入等,再到后来御妖国副本中,多个氛围感拉满的场面处理都颇有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明明飞沙走石天地色变、各种bgm铺垫,但人物间的对峙感、燃感就是差了点儿意思。

第二,关于CP感。养成系、姐狗恋的魅力在一顿顿烤鸡和一声声“妖仙姐姐”中被具象化,但也在感情升华的关键点上陷入套路中:比如永恒的人间、面具、一眼万年,再比如战斗力强大如涂山红红在情感萌芽的重要两集也三番两次被东方月初拯救,包括但不限于被困梦境、被控制心神、灵骨。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情深,终究少了一份代入感。

相比之下,御妖国布泰和石宽的情感线,人族公主和妖族护卫的爱情,夹杂在两族的臣服与对抗中看点十足,虽然布泰和东方月初假意成婚的场面也颇有些套路化的影子,但公主之死极致be感拉满,也让不少人磕到了。

第三,平铺直述、缺乏重点的叙事方式。能够看到电视剧在试图刻画涂山的烟火气,比如涂山容容的算账日常、东方月初的打工抵债和收账日常、涂山雅雅的授课日常,但呈现上较“散”,缺乏吸引观众看下去的钩子,甚至被网友用“天线宝宝的一天”来形容,而红红的一天就是汇报苦情树的进展、陪月初长大。

不过随着石姬露面、御妖国副本展开,剧集的看点也逐渐丰富,有网友直言“狐妖的故事好起来了”。

大IP+大流量的影视剧,总是在开播之初吸引最大的火力,或许《月红篇》前期的铺排终会慢慢解开,让所谓的节奏缓慢、剧情平淡有所转折,但观众又有多少耐心呢?他们给隔壁的答案是5集。

恒星引力站上风口浪尖,古偶剧的编剧困境再现

《狐妖小红娘》究竟该如何影视化?微博上不少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聊斋”式的单元小故事,每个篇章12集就差不多了。动漫在呈现上也采用了这一模式。而对影视化来讲,一切也终成定局:第三部《王权篇》也于月初杀青。

《月红篇》的争议,自然也在辐射至其他两部:“到底是谁给的勇气一口气拍三部呀,好歹看看第一部的反馈再决定要不要拍后面的呢”、“《竹业篇》和《王权篇》到底要注水多少不敢想象”……微博上,这样的声音不在少数,甚至不甚乐观。不同的主演阵容,舆论所指主要还是背后的出品方:恒星引力。

曾几何时,它也是品质剧的代名词。从职场剧《怪你过分美丽》、黑马剧《从前有座灵剑山》再到前年大爆的《苍兰诀》,都曾让市场眼前一亮。但自去年开始,它似乎也在走入水逆区:一部《七时吉祥》,一部《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让它的市场信任度极大被透支。

归根结底,创作创新的思路发生了偏差:两部剧明显都将目光瞄准了“大IP+大流量”,在服化道、特效上发力,后者更是因为拍摄中运用了XR技术、制作上融合了多种传统非遗而备受瞩目,但要知道这些都是建立在“剧本”的根基上的。当下的恒星引力,编剧团队的剧作能力,才是“硬伤”。

在恒星引力发布的“恒星计划·签约作家/编剧”中,旗下编剧包括了缪文静、未再、小椴、白锦锦、丁娅、孙苑等。这些编剧往往搭配出现在不同的剧中,或是在不同时期参与到剧本创作中,但也持续出现了在大IP中改编“暴雷”的情况。

比如白锦锦作为《苍兰诀》的定稿总编剧,该剧虽然前期因为改编合理化而受到肯定,但后期所面临的剧本争议同样存在。不只是“内戏”,去年暑期档爱奇艺破万剧《长风渡》,同样是由恒星引力白锦锦担任编剧,而该剧在高开之后陷入改编争议中,魔改女主人设、嫁接女主高光、剧集虎头蛇尾等问题较为突出。

之后的《七时吉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恒星引力编剧问题愈发显著,“有主线没剧情”、平淡无聊成为剧评的高频词汇。而四部剧尤其是“狐妖三部曲”中编剧的重合度之高,更是让人为后两者捏了一把冷汗:

《月红篇》的编剧为未再、简暗和韩佩贞,其中未再是“首次”参与到这样的古装大IP中,此前他的代表作主要是《怪你过分美丽》《我要逆风去》,不过“狐妖三部曲”中都有他的身影。韩佩贞的代表作是《醉玲珑》《天乩之白蛇传说》《听雪楼》。后两部剧的编剧还有谬文静,她的代表作是《媚者无疆》《七时吉祥》。

除此之外,市场对其编剧的质疑还辐射到了正在制作中的剧集中。去年8月,不少粉丝更是就恒星引力新剧《永夜星河》,刷起了“请永夜星河剧组彻底整改剧本”的话题,剑指魔改女主的问题。

恒星引力想要培养自己编剧团队的野心不言而喻,只是大IP成为磨刀石的“反噬”效果也是显著的:市面上开始有不少声音对其名下编剧表示拒绝。剧本是一剧之本,当观众开始对编剧表示拒绝时,形势无疑是严峻的。

不过《竹业篇》的故事相对落地、《王权篇》有着明朗的故事线,再加上选角的贴脸,仍然让人心怀期待。目前后者刚刚杀青站内预约人数已经破百万。

立足市场,古装剧的编剧困境绝非恒星引力一家,甚至于原著作者下场、知名大编剧跌倒的也不在其数。即使是当下口碑略微好转的《庆余年2》,编剧王倦也持续被刷上热搜,从喜剧呈现、人物塑造到剧情走向,都是网友讨论的点。

在这个最容易被大IP、大流量绑架,编剧最容易被忽视的题材里,观众正在持续发出对好故事的诉求。而《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现状,或许会是一次对业内最严肃的问询:“什么时候古偶/仙侠剧可以好好打磨下剧本呀?”

回归剧集本身,我们仍然期待着它的逆风翻盘,毕竟它真的牵扯太多人的期待和目光了。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 2024-05-30 09:24

    简单说,市场就是检验一部剧的试金石。特效弱智 ,人物不贴脸等等已经是硬伤不断了。古偶嘛,本身就是图轻松愉快,就算是大虐古偶也不乏很多搞笑元素,但女主整天板着一张脸,天降大任也不至于是面瘫吧,真的影响观感[汗]

娱乐独角兽

简介:聚焦于泛娱乐领域创业报道,挖掘下一个“娱乐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