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神到死亡泥潭,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最终命运如何?

糊涂哥讲故事 2023-11-07 19:28:16

他是赵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赵国的最强防线,他被称为军神之神,创造了以步兵歼灭骑兵大兵团的战争神话,他让匈奴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不敢靠近边境,他更是战国末期最令强秦头疼的一大对手。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最终深陷死亡的泥潭。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人,他的军事成就给赵国带来了无尽的荣耀,也让匈奴人闻风丧胆。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北抗匈奴、南抵秦国两个阶段。

固守边境,保卫赵国

赵国北方的边境一直饱受匈奴的袭扰,而李牧作为赵国的将领,被派到燕门郡镇守边境。他展现了出众的战略定力和军事才能,因此被赵惠文王任命为边境的守护者。

李牧为了能够彻底剿灭匈奴,制定了一套非常系统的军事规划。

首先,他有权把房地内的租税全部纳入幕府,以保证军需支出,并严令士兵不许打扰百姓,以免失去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李牧对士兵们也非常关怀,每天在辛苦的训练后都会炖肉劳。

其次,李牧经常派人侦察敌情的同时,还要求手下时刻关注着烽火台的情况,以保证战士到来时可以尽快的进入战备状态。只要发现匈奴入侵,所有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退回营垒固守,并且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坚决不许和敌人正面交战。如果有人擅自追击敌人必定会受到军法严惩。

在李牧的领导下,匈奴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始终未能靠近赵国的边境,他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赵国的边境百姓终于得以安居乐业。使得匈奴在几年的时间里并未占到丝毫的便宜,反而在几次的攻城后都遭受了严重的消耗。由此看来,李牧是以防守之策发展自军实力,从而逐步削减匈奴,让他们与赵国的军事拉开距离,继而伺机反扑。

质疑李牧的固守策略

然而,李牧的长远战略遭到了赵王的质疑,赵王认为他只是胆小怯懦才不与匈奴正面交战。李牧面对赵王的责备并未改变自己的策略,他依然坚持固守的战略。

然而,赵王却听信谗言,将李牧召回,结果每次匈奴来侵犯赵国,新将领都屡次失利,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趁机拿捏了一把,生病闭门不出,直到赵王同意他坚守的策略后才出山。

李牧在复任期间依然采用原来的方案,让匈奴在几年之间一无所获。同时,李牧开始组织作战训练,同时引蛇出洞,让百姓们到山中放牧。当匈奴人看到漫山遍野的赵国百姓时,立刻出兵入侵。

李牧则放长线钓大鱼,故意装扮,并且还丢弃了一批放牧的百姓。匈奴果然中计,立刻派大军压境。而李牧早已设下埋伏,突然与两侧发动奇袭。匈奴军顾不得顾及,瞬间溃不成军,最终被赵军击败。这场战争成为了步兵全歼骑兵的典型案例。

军事才能与朝中地位上升

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斩敌十万之众,使得剩余的匈奴部落在此后的十年里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城镇半步。

公元前245年,此时的赵国已经有许多名臣,廉颇因被夺走兵权而投奔了魏国,李牧则成为了朝中重臣。之后,他对燕国发动了一系列军事打击,并且全部取得了胜利。

11年后,随着赵国国力的衰退,秦国趁机南下,发兵攻打赵国,十余万赵军被桓乙率领的秦军斩杀。次年,秦军乘胜攻打赵国的邯郸,此时赵王下令紧急召回李牧,并任命其为大将军。

李牧的决策高下立见。他坚守阵地,积极阻止秦军,让对方始终无法突破。随后,他用反攻策略,诱使秦军进攻肥夏,趁机袭占秦军大营,全歼了秦军及辎重。李牧又在番屋附近督军猛攻,再次大败秦军。同时,他还分兵南拒了韩、魏两国。这一连串的胜利使得赵国重新树立了雄风。

命运捉弄,失去稻草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攻赵。当赵国再次受到秦国的进攻时,李牧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他决定采取南守北攻的战略,集中兵力分别击破秦军的两路进攻。果然,在番吴之战中,他成功击败了秦军,并分兵南拒了韩、魏两国。

公元前229年,李牧的威名也引来了秦国的警惕,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亲自率军攻占。采取了反间计,借助内应郭开,诬陷李牧背叛赵国,以此来削弱他的军事威力。

赵王室未核实谣言,就下令换掉了李牧。李牧为了国家大义,坚决不从,赵国王室最后设下圈套,将其暗杀。赵国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公元前228年,王翦率秦军大败赵军,赵国王室逃往河北地区。六年后,赵国彻底灭亡。

结语

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李牧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其出众的战术和军事才能在战国时期的赵国战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固守边境,保卫了赵国的安全,同时打击匈奴势力,削弱了敌军的实力。然而,他的坚守策略却遭到了赵王的质疑与误解,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李牧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而复杂的,有时需要的并不是英勇的冲锋,而是在固守中耐心等待时机的眼光与智慧,即使是最强大的战神也难逃命运的捉弄。他的奋战与牺牲,彰显了一个将领的无畏与责任。然而,李牧也正是因为这份担当,成为了历史的辉煌一笔。如今,我们应该珍惜和平,铭记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

0 阅读:7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