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上将大闹司令部,聂荣臻郁闷至极,最终被徐帅反超错失总长?

新新史界 2024-05-14 13:54:40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央就下达一份委任状:由徐向前同志出任总参谋长,聂荣臻出任副总参。

然而,这项看似简单的任命令,却在后世民间引起不小的争论。

当时的徐帅因身体原因,一直在山东养病,无法到任。

因此,早在中央有意要他担任总参后,徐帅第一时间就向毛主席请示,自己状态不佳,无法尽职,可能会辜负中央期望,请求中央委任他人。

而毛主席的态度很直接:子敬同志安心静养,任命不变。

除此之外,在解放战争时期,聂帅长期主政华北,徐帅则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职务一直低于聂帅半级,有人就此断定:徐帅是聂帅的“副手”。

有了这个看法,争论点也就出来了,一些传言认为:是因为解放时期聂帅表现不佳,才被“副手”徐帅反超,错失总长一职。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晋察冀闹家务

此话还要从我军在华北的一场失利讲起。

1946年7月,我军华北部队在大同、集宁一带,发动了一场攻城打援战,对手是国军悍将傅作义。

此战,由于我军指挥不当、估敌不足等原因,最终以失利告终,甚至把重地张家口也拱手让敌。

军队能打胜仗,再大的矛盾也不是问题。若是打了败仗,一点小差错也会成为大冲突。

大同集宁战役后,晋察冀司令部就失利原因召开检讨大会,谁也没有料到,这场大会最终演变成帅将互争的闹剧。

会议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倒还正常,然而聂帅话还没讲两句,时任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兼政委的郭天民将军,就当众拍桌子,指责聂帅应该为战败负责。

此事的细节,笔者在前几日的文章中,已有详细介绍,所以不再过多赘述。

本文要讲的是,聂帅在此次大会上和另外一位开国上将的争端。

这位将军就是有“大将之姿”的张宗逊,他在战时的职务是前线指挥部司令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优秀的一线指挥官更是难得。这类指挥官不仅要有极高的领悟力、理解上级战略构想;还得有强大的战术布置能力,指挥士兵打好每一个战术。

在聂荣臻看来,大同集宁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宗逊临场应敌不利,关键时刻调头错过敌人主力。

张上将脾气虽然不及郭天民将军火爆,但也是个直性子,当场就起身反驳了聂帅。

在《张宗逊回忆录》中,张将军解释道:“毛主席指示要求晋察冀部队先出平汉线,消灭弱小的敌人。但有些同志轻敌,不以毛主席指示为然,坚持先打大同”,而这里的“有些同志”指的正是聂荣臻。

郭天民拍桌子当众硬刚,张宗逊拧着脖子心有不服,晋察冀两大猛将带头闹家务,中央察觉到聂帅工作的困境后,决意让朱德、刘少奇到晋察冀军区协调各方。

二,聂帅转型

毫不夸张的说,全军都是朱老总的兵,以朱老总的威望,也就毛主席一人可胜而已。

所以朱老总刚到晋察冀司令部,闹意见的消停了、有怨言的的也不吭声了,几位“倔驴”将军见了朱老总,心甘情愿的低头认错。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朱老总不会一直留在晋察冀,而军区帅将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再三考虑后,朱老总决定对晋察冀的人员进行大变动,把郭天民、张宗逊等人调离军区,另有重用。

除此之外,朱老总还和中央商量,整改华北领导体系,分别设立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野战军,实施有限度的军政分离,由聂帅主管军区建设工作,野战军则由杨得志出任司令员,负责军事行动。

注意,中央此举并非是削弱聂帅的指挥权力,而是结合实际情况,让聂帅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聂帅的优势在哪呢?

五字可以概括:极善于建设。

请注意“极”字,十大元帅能优于练兵养兵、建设根据地者,当属聂帅和罗帅两人。

当然,徐帅、贺老总也是建设的好手,只不过他们更偏向于综合、全能,所以在发展根据地上,亮眼程度略逊聂、罗。

抗日时期,华北根据地孤悬敌后,经常遭到敌人袭击、破坏,根据地缺衣少粮,士兵们吃完上顿没下顿。

就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聂帅一声不吭、埋头苦干,把晋察冀发展成模范根据地,是我军在抗日时期根据地的标杆、旗帜,各位可以细品其中艰难程度。

因此,在对晋察冀进行整改后,中央决意让聂帅不再过多负责军事指挥任务,而是全身心经营根据地,扩大我军在华北的基盘。

聂帅就此彻底转型,逐渐退出一线指挥。

三,徐帅的定位

实事求是的说,这次转型对聂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这是是他错失总参的原因吗?

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徐帅的定位。

明面上看,徐帅确实长期任职军区副司令,如果按照惯例,说徐帅是聂帅“副手”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华北的特殊情况,让聂、徐职务关系出现了微妙变化。

当时的华北地区,主要有傅作义和阎锡山两大劲敌。为保万无一失,毛主席亲自布局,命令华北军区司令部驻守冀北,提防傅作义;另派一支主力坐镇冀南,震慑阎锡山,而冀南这支部队正是由徐帅掌管。

也就是说,徐帅虽然名为副司令,实则和聂帅有同样的战略任务,两人没有直接的上下级统属关系,自然也就不存在“反超”一说。

徐帅作为我军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大到战略规划、小至战术布局,他都能面面俱到。民间经常把徐帅和彭、林、刘、粟等人并列,合称为我军五大虎将,由他坐镇总参自然更加合适。

徐、聂两帅,各有所长,携手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向两位名帅,致以崇高的敬意!

69 阅读:19230
评论列表
  • 2024-05-15 09:26

    军事上,徐帅肯定胜过聂帅

  • 2024-05-15 14:02

    徐帅军事才能是真的出类拔萃 若不是因为身体原因 淮海战役还轮不到粟裕出彩

  • 2024-05-15 20:03

    全军总参谋长是做战略战术供军委决策的,必须是真正的军事指挥家,徐向前比聂荣臻适合。

  • 2024-05-15 03:09

    徐向前元帅军事能力是林彪和粟裕综合体

  • 2024-05-14 23:12

    打大仗,就服林彪元帅。打恶仗,险仗,独服粟裕大将!

    灵性智慧Nick 回复:
    打硬仗恶仗,打立国之战,非彭大将军莫属!国之栋梁!
    123 回复:
    打硬仗,险仗,恶仗,巧战及以弱胜强的战役只看徐帅的。
  • 2024-05-15 10:54

    徐帅军事能力唯有林帅彭帅刘帅粟裕大将可比。白手起家之军队建设能力更是卓越

    有故事的人 回复:
    徐帅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123 回复:
    徐帅是唯一能带5万民兵和县大队就能击败30万敌军的神奇一代杰出军神。
  • 2024-05-23 19:51

    从四方面军走出来的开国将军众多,都曾经是徐帅部下,总参职务实权不大,但是徐帅担任确实实至名归……

  • 2024-05-29 21:05

    徐帅资格威望高于聂帅,特别是四方面军出来将没有一个敢不服。

  • 2024-05-16 18:29

    量才而用…聂帅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导才就有目共睹!

  • 2024-05-16 05:01

    彭德怀元帅战力与战功是世界第一!世界级……写入美国教科书的

  • 123 6
    2024-05-27 21:19

    徐帅是最强的,没有之一。

  • 2024-05-15 01:03

    什么后来居上,小编你看的是职务!徐帅和聂帅都是中央委员,军委委员,他们级别是一样的

  • 2024-05-31 11:56

    共和国成立初期,总参谋长的第一人选难道不是刘帅伯承吗?

  • 若论行军打仗,出谋划策,料敌先机,两个人相差不是一点半点。刘帅战略战术理论结合。彭属于猛将,林属智将,谋略超人,料敌千里。粟乃智勇双全之将。虽兵行险招,与众不同。其余人等,不作评论。

  • 2024-05-16 02:20

    不写根据以说明,什么意思?

  • 2024-05-16 08:00

    杨得志是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那是大军区司令员,大将级别

新新史界

简介: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