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鲲鹏击浪》剧组湘潭行超燃青春对话“湘”见伟人

影剧探秘 2023-12-28 20:31:4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项目、“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鲲鹏击浪》正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以及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热播,引发热烈反响。12月27日,由湘潭大学、民进湖南省委会、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致敬伟人 共筑青春梦”《鲲鹏击浪》湘潭大学交流分享会在湘潭大学举办,旨在通过跨时代的青春对话,在历史与现实的青春共振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致敬伟人。12月28日,《鲲鹏击浪》摄制组前往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全体主创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满怀敬仰,用观众喜爱的优秀电视剧向毛主席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重返湘潭  回溯毛泽东青春岁月

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是他求学、求知、成长、领导中国革命的起点。65年前,根据毛主席“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心愿,湘潭大学在伟人故里应运而生,伴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发展壮大。百年后的今天,《鲲鹏击浪》剧组主创回到毛主席的家乡,在湘潭大学与青年对话交流,既是重温革命历史,也是致敬伟人青春。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随着湘潭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开场合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全场被一种灵魂震颤的敬仰氛围所感染。这是当代青年学子对伟人毛泽东最深情的吟唱,这是温暖时代的歌声,是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最强之声。

湖南是英雄辈出的热土,湘潭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出生在湘潭韶山冲,在这片土地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光。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指出:“1974年10月至1975年2月在湖南养病休息时期,他仍然不忘关心家乡发展,对湘潭大学复校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活动现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表示湘潭大学将牢记毛主席“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办得更好、更有特色,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春作答 精神火炬燃动后浪

当天,《鲲鹏击浪》主创与湘潭大学师生进行了真诚而热烈的座谈交流。谈到《鲲鹏击浪》大胆启用新人演员,总制片人高军表示这部剧展现的是1918至1921年的历史,毛泽东的年龄段是25至28岁:“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一定要后继有人”。为此,《鲲鹏击浪》的选角持续了半年时间,从全国范围内的6000多名候选演员中,剧组数度推翻暂定人选,最终才确定如今这个以00后为主力的主演阵容。

谈及创作历程,总编剧马继红表示从事电视剧创作30年,《鲲鹏击浪》是最艰难的一次,创作历时四年,四易其稿,是在历史缝隙中挖掘矿藏。由于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书并不多,《毛泽东年谱》上记载的这段历史只有区区 6页纸。为了完成剧本,马继红找来陈独秀、李大钊、杨昌济、蔡元培、邓中夏、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黄侃、黎锦熙等和毛泽东相关的人物传记,读了近100本,沿着毛泽东的生命足迹,从韶山到长沙、到北京,重走一遍他生活的道路,就这样一边读书,一边采风,最终完成了作品。

导演刘飚是湖南人,此次随《鲲鹏击浪》剧组回到家乡,面对湘大学子,谈话间乡音满满,难掩激动,现场分享了秘密。刘飚表示:“我曾立志拍一部戏,讲湖南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讲湖南人的青春、中国的青春。《鲲鹏击浪》帮我实现了这个创作志向。”

“杨昌济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当年是怎么到日本留学的?这和湘潭大学也有关系”。从毛泽东恩师往事到新民学会宗旨,湘潭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刘建平旁征博引,生动介绍了毛泽东和湘潭大学的紧密联系,并从历史角度揭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湘潭大学秘密。《鲲鹏击浪》制片人王智慧和导演刘飚都被深深吸引,笑称考虑可以挖掘这些湘潭大学的故事,拍一个《鲲鹏击浪》前传,让湘大的青年学子去演。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璇表示,毛泽东如何从一个改良主义者慢慢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思想转变历程对于当代大学生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寻找答案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更需要我们不断去追溯、去重走。“感谢《鲲鹏击浪》给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影视教学素材,让我们可以跨越时空跟历史和历史人物对话。”

现场气氛热烈,人气爆棚。对于湘大学子“如何塑造真实历史人物”的表演之问,实力演员于洋结合自己在《外交风云》饰演乔冠华、《鲲鹏击浪》中饰演杨昌济的表演经历,坦言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看人物的相关书籍,走过他走的路,从文字和足迹中靠近人物、成为人物,先仰视他,然后平视他,然后和他相拥、合二为一。

演员李东翰兴奋地说,能演李大钊是我的荣幸。回顾剧组过往,他历历在目:“《鲲鹏击浪》角色形象把关很严。记得我刚进剧组,头发长度不够,造型师说坚决要等,等三五天才能拍。拍摄这部戏,所有年轻演员都怀着敬畏之心,用真心、真情,燃烧自己的一切去塑造角色。”

高燃现场 微微星火已燎原

以青春之我,燃信仰之火。毛泽东饰演者刘承林、杨开慧饰演者米卓清、蔡和森饰演者黄淏楠、萧子升饰演者宋佩泽、陶斯咏饰演者肖昀希逐一出场,为湘大学子带来一场穿越时间的心灵对话,发出了跨时代的青春之声!

刘承林对毛泽东说:“你的世界如此丰富广阔,初入其中的我还有些不知所措。我就这样畏手畏脚地藏在你的身后,和你的伙伴们,在你们的故事里,并肩作战、勇往直前!直到挺起胸膛,享受着你们的赤诚、勇敢与坚韧。”米卓清对杨开慧说:“我现在每一次抬头望天,都会想起杨宅天空上飞过的那群鸽子。我可以偷偷告诉你,你是他的挚爱,更是他生命中的挚友。若干年后,他为你写下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活动现场,主演刘承林、米卓清、黄淏楠、宋佩泽、肖昀希共同唱响《鲲鹏击浪》主题曲——《击浪》,以“我心滚烫、搏击巨浪”的奋进之心,歌咏革命先辈,燃爆全场!湘潭大学是散播火种的地方,《鲲鹏击浪》的年轻演员和佩戴湘大校徽的学子用最美的声音、最真挚的情感,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主席的光辉、薪火的传递。

一位湘大老师表示:“往昔重重硝烟已然消散,过往微微星火今已燎原!一代伟人毛主席带领着党和万千沸腾着热血的生命,逆流而上!这是艺术的同频共振、思想的融合交响。”湘潭大学商学院21级人力资源管理二班邹倩说:“此次分享会让我深刻感受到摄制组的匠心,他们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让我脑海中重现了那段激情澎湃的红色岁月,也看到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成长故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2级硕士生王政淳说:“鲲鹏击浪从兹始,青春筑梦自此行。跟随青年演员一同回顾那段慷慨激昂的峥嵘岁月,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身临其境地体会革命先辈的青春。这次《鲲鹏击浪》交流分享会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何为把人物演活、把历史讲新、把道理讲真。”

12月28日,《鲲鹏击浪》摄制组前往韶山祭拜毛主席。总编剧马继红率全剧组人员在毛主席铜像前,庄严致敬:“我们今天来到韶山,纪念您老人家诞辰130周年。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鲲鹏击浪》向全国观众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以青春之我、展鲲鹏之志。”大家向着毛主席立下此庄重誓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