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纳刚转向,德国又要放软话:加征关税,对中德两国都不好

兵器肖宁 2024-06-03 07:23:51

据悉,早前在G7外长会议上,德国财长林德纳对华态度强硬,和其他G7国家一起扬言要“应对中国的威胁”。当前欧委会为了要遏制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虽然很多车企对此仍然反对,但德国政府已经顾不得“体面”。另据路透社8日报道,,挑起此次调查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柏林继续炒作称,欧洲需要防止所谓获得“大量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充斥欧盟市场;针对林德纳的表态,普遍认为是德国的强硬信号之一。

消息提到,早前德国的态度曾坚定“反对对中国动手” ,德国数字化交通部长等人也亲自下场,对该政策予以了抨击。但说归说,到了最后他们下手并不手软。很多消息人士表示,对于中国的加税在6月即将出炉,中国被判“加税合适”。 尽管对于德国来说,在中美间做选择会令德国面临“极端的问题”,对华脱钩“不符合德国利益”。包括朔尔茨也曾有过表态,最终德国只是一个反复横跳的局面,没有做到他们说的话。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5月3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一旦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将会马上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报告显示,欧盟内部需求和创造水平严重失衡,这将会消费者购车成本也将大幅上涨。对此,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尤利安·欣茨解释说,就像是光伏产品一样,欧盟现在内部面临很大的麻烦,各种原料堆叠起来欧盟内部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中国,或此时如果放弃和中国合作,最终所有的恶果都会传导到本土消费者身上。

这段分析则认为,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20%的关税,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25%。但德国研究所的报告意味着他们又“回头”了吗?很大可能不是的。因为一份研究报告不能顶得上政府旷日持久的政策,也意味着德国工业联合会作为德国30多个行业协会的代表,对德国的劝导始终不起到作用。综合来说,德国反复横跳的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上下背离,下层很希望和中国合作,上层又要坚决对华排斥。如今中国对于德国工业企业而言是十分庞大的市场,有着相当关键的意义,他们为什么要推翻默克尔的政策呢?

值得一提的还有,德国工商大会主席此前也作出警告,其强调德国和中国关系如果发生根本性变化,将会对德国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绝大部分德国企业对政府的表现忧心忡忡。对此有评论认为:“从之前德国对中国禁止半导体化学药品出口足以看出,他们还是对于美国唯命是从,不加任何甄别。该新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德国的政策是多变的,且受到外来因素左右。”

0 阅读:289

兵器肖宁

简介:《兵器》杂志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