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学家:印度不会是下一个中国,中国制造堵死了印度!

历史由我说 2024-06-20 10:13:47

今年6月3日,路透社报道称,莫迪已经计划在他第3个任期内与“中国制造业一较高下”。莫迪依旧想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让印度制造超越中国制造。

然而,印度央行的前任行长拉詹却不认为印度制造能够超越中国制造,印度也不会是下一个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被否定的 “印度制造”

拉詹不仅是印度央行的前行长,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前首席经济学家,他在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明确表示,“印度不会是下一个转型增长的中国”。

他还提到,中国制造对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力,印度想要挤进世界制造业的市场中是非常困难的。换而言之就是印度制造想要超越中国制造基本没可能。

为什么这样说呢?

制造业就是把各种原材料制造成日常可见的工业品、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想要发展制造业不仅要用人,还要有技术和高精度的科技设备。

印度背靠美国等西方国家,曾经吸引了了不少外资来国内建设工厂,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可美国也不笨,那些核心技术压根没有放到印度来。

印度里的外资工厂做的大多是简单的“组合工作”,不需要动用太多脑力。长此以往没有改变的话,印度大概率只能成为了“廉价的代工厂”聚集地。

但这并不是“印度制造”无法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原因,遏制“印度制造”发展的还有一个重大因素,是什么呢?

印度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国家,他们的很多举措都让人充满疑惑。

当印度遇见高端制造业工厂时,他们没有选择笑脸相迎,而是提高了这些高端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加大了印度制造的成本。

虽然今年年初,莫迪把金属机械零件、SIM卡插槽等零部件的关税下调了,但这些零部件的进口关税还是处在10%的高位上,比隔壁的越南多了一倍。

印度不仅关税高,海关审批等流程更是复杂、缓慢。据印度政府2023年的数据显示,进口产品在一般情况下想要通过印度海关需要44-85小时。而我国进口商品的海关流程仅需要20个小时。

可以说,印度在没能拥有完整且自主的生产链时,就把很多高端产品的零部件拒之门外了,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印度制造的发展。

除此之外,印度制造还有一个“硬伤”,这个问题莫迪都没能切实解决,是什么问题呢?

建造工厂需要大量的土地,印度有一大部分土地属于私人,想要建造工厂就必须从印度人手里把土地收回来。

莫迪曾经模仿了我国的“征用土地”政策,征收的土地会按照政策标准给予土地拥有者一定数额的赔偿。可这项政策在推行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首先,印度政府的赔偿款难以到位。2024年5月,印度卡纳塔克邦农民就在班加罗尔机场附近举行抗议活动,只因为他们从没有得到印度政府的赔偿款项。

其次,印度的土地所有权很混乱,有些土地的归属存在争议,这导致征地特别困难。

没有土地建厂、没有核心技术支持,印度制造想要超越中国制造谈何容易。

据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发布的《2023-24财年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额高达1184亿美元。

印度在2023-24财年理进口的电子、通信等产品高达898亿美元,其中43.9%是从我国进口的。这足以说明,印度人特别青睐中国制造,

莫迪总是表示,“印度将成为下一个中国”,一些国外媒体也多次渲染炒作这个话题,那么,印度真的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吗?

“下一个中国”?

莫迪之所以会认为“印度将成为下一个中国”,是因为印度从表面上看有一些内容和我国是相似的。

印度国土广袤,人口众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莫迪自然觉得替代中国是早晚的事情,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且不说印度的工业水平是否和我国处在同一水平,单论莫迪经常提起的“人口红利”,印度就不太可能取代我国,为什么呢?

印度的经济发展迅速,在2021年时就成为饿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2023年印度的GDP已经达到了3.7万亿美元,但印度的财富只掌握在少部分印度人的手里。

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信仰很大程度限制了印度人的发展,一些印度妇女是完全没有工作机会的,她们不识字不懂技术,只能待在家里。据印度2022年的数据显示,印度仅有三分之一的劳动适龄女性就业,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普通的印度男人也只能干较为基础的活,一些高科技产业他们是触碰不到的,只有印度富豪阶层的人才能接受到印度的精英教育,他们才是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撑部分。

另一个原因是印度的“黑色经济”太过猖狂,不仅存在于非法的经济活动中,一些合法且正规的经济活动都有,上至印度官员,下至印度打工人几乎都接触过“黑色经济”。

而印度对“黑色经济”的管理十分“松弛”,莫迪曾推行过“废钞令”,试图消灭印度“黑色经济”下的资产,但在实际的推行中,因“废钞令”消灭的资产又不动声色的回到了银行系统里。

印度的腐败在全世界也是出了名的,日本就吃了大亏。

综上所述,印度想要替代我们,得先把国内的问题整理清楚了,稳扎稳打的发展经济,而不是全靠嘴皮子。

但世界各国还是要清楚一件事——“世界只有一个中国!”

参考资料:

[1]观察者 《外媒:莫迪连任印度总理后将出台系列改革,“与中国制造业一较高下”》 20240603

[2]巴伦周刊 《拉詹和兰巴:印度绝不会是下一个中国》 20240525

[3]环球时报 《充斥印度社会的“黑金”,危害有多大?》 20240320

13 阅读:7514
评论列表
  • 2024-06-21 10:35

    中国企业不应该去印度投资

  • xyz 17
    2024-06-21 06:02

    坚决打压、遏制阿三国,穷兵黩武的垃圾印度但凡它有所发展绝对不是邻国和世界之福。

  • 2024-06-21 02:14

    解体是迟早的事,

  • 2024-06-21 07:51

    中国以美国为目标,印度以中国为目标,有一个目标很重要

  • 2024-06-21 11:16

    印度的邦制,会导致,它经济越高速发展,越容易崩盘。因为目前国际的标准产业思路都是橄榄球模式的,用工业去刺激上下端,但印度主体还是邦经济,这就形成,它的经济发展随时会出现分配的社会性冲突。印度很难处理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跟中国是没有关联的。

  • 2024-06-21 11:11

    印度光重视发展人口,人才都往外送,曾经强大的英国、美国都扶不起

  • 2024-06-21 14:56

    52℃还没电,生产啥?手搓爱疯吗?阿三自己基建什么样子真就闭眼就装没问题呀……

  • 2024-06-21 12:09

    阿三简单粗暴,莫虚名的理由罚款,甚至没收全部财产

  • 2024-06-21 14:59

    只知道美国被印度制造坑了,宇航员回不来

  • 2024-06-21 06:03

    三哥你们永远都不会像中国一样,如果想学中国,成为下一个中国?还难过登天!

  • 2024-06-21 12:10

    首先阿三拉屎不用纸的习惯在高科技领域就行不通,卫生不达标

  • 2024-06-21 07:13

    你看看印度人的左手就明白了

  • zz 2
    2024-06-21 14:49

    现实是三哥连东盟小国都竞争不过,只能呵呵了

  • 2024-06-21 13:08

    整天报道印度干啥,是渺视印度还是看印度的笑话。无论印度怎么说怎么做,对印度的报道尽可能为0,因为它不是该述说的对象

  • 2024-06-21 14:18

    如果没有一场彻底的革命,印度想成为下一个中国?痴人说梦。

  • 2024-06-21 12:01

    最主要的是印度无诚信。

  • 2024-06-21 12:54

    印度成了制造大国,也会被美国 美元收割!

  • 2024-06-21 09:35

    印度专坑跨国企业,谁敢来?

  • 2024-06-21 13:06

    阿三国大人多地理环境好,优势不小,小看不得…!

  • 2024-06-21 09:10

    电力不足,就可以制约印度了。

  • 2024-06-21 11:41

    中美欧应该联合起来不把高技术带去印度,让印度阿拉无法获取高技术和设备,让印度永远做第三世界国家

历史由我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