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炉灶工到著名演员,小9岁妻子得脑癌,他拒绝高薪退圈照顾

SaSa热剧 2024-02-17 21:12:01

电视上有那么一群老戏骨,很多观众都不认得,细数他们的作品,每一个历史电视剧爱好者都能聊上几句,再看一看他们的脸,看一看他们戏中的模样,就会感叹原来是他呀。

廖京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从业40多年,他拍摄了无数经典的电视剧,从《巧哥们》《月牙儿》到《康熙王朝》好片子如数家珍。

俗话说戏如人生,这样一个好演员的经历也也值得称奇,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廖京生的平生故事。

一个好男人,好演员,好丈夫。

再婚的妻子何晴得了脑癌,面对高昂的手术费,很多人都认为廖京生绝对不会出钱的,他们这一对搭伙过日子的老伴儿,给小部分津贴支出,就已算是体面。

可是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他不只拿出了自己大半的积蓄供妻子治病,还拒绝了当时找上门来的邀约,只给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借口。

“我的妻子生病了,我的孩子和我的妻子都需要我。”

1

廖京生出生于1955年的北京,从他的名字就可以听得出来,再看一看他的出生地点,从北京出生就那么取了这个名字,别看普通,这可是个吉祥的时代名。

谁不想出生在北京?

廖京生的家庭很有学问,母亲温柔,父亲威严,家庭和睦,家庭富足,直到11岁之前,他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切的幸福截止于11岁那一年,家中因为一场无可抵御的变故,他的家境迅速下滑,这一次不在于家中没有闲钱,廖京生有的时候在学校上课时还得饿着肚子。

他渴望快快长大,摆脱这样的生活,于是青春期的年龄他就脱离了学校,正式成为了一名工人。

吃是吃得饱了,可是沉重的工作压力,现在的人听一听都觉得可怕。

还没成长得非常健壮的身子已经熟练的非常像个大人,手里拿着铲子,一勺一勺的铲着煤矿,熟能生巧,从慢到快,在工厂里6年竟已成为最优秀的工人那一批人。

他就这么从早忙到晚,也给忙出了影响他后半辈子的职业病,只要那空气有一点粉尘,他就控制不住的咳嗽。

这样的日子并不好过。

廖京生的心也不满足于此,一日又一日的机械式的生活,让他的心中充满了郁闷,幼年的教育和他所呈现出的特质,他渴望书本上的知识,书中的世界或者是创造出文艺的世界。

上班时有什么文艺可以干呢?

那就是唱歌,并不打扰手下的工作,所以就没有人管到他了,他就一边干一边唱,他唱得更加好了,手下的活也活动的更加的快了。

那还有什么可以管的呢?

不管哪个年代文艺这种事情都是有钱人的特长,那在这工厂里工作的人们,要找一些玩乐来,那就从“草根”里寻呗,稀稀拉拉的凑出了一个文艺队。

于是廖京生又有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成为这厂里的宣传队的一员。

这是廖京生那时候最快乐的活动,他并不害羞,在台上痛痛快快的表演和底下雷鸣的掌声,让他忘却所有。

2

时间来到了1976年,各行各业都回到了自己应有的状态,廖京生就在想自己今后要做什么呢?他不能一辈子都干这个行业,这并没有前途,以后要是下岗了,那就真是前途迷茫了。

那时候大家都一个样,你没学历我也没学历,廖京生就拿着自己宣传队的工作经历,和一身胆子就跑去报考话剧团。

他这样草根别人看不上。

话剧团没考上那不要紧,廖京生不像很多人感到气馁,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充分充足,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应该的,只有学习才能够更进一步。

为了跟自己人生目标更进一步,他干了一件别人认为非常蠢的事情,那就是掏出了本就算不算多的积蓄,去学习很没用的话剧。

就是这么一件蠢事情,却是一笔改变了廖京生人生重要的投资。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一直到1978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节点,朋友同事眼中的“蠢人”凭借着出色的演绎拿到了不错的名次,考取了中央实验话剧院,拿到了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

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兜兜转转活跃在话剧的舞台上,在他走上成名之路之前,他先解决了人生中的大事。

廖京生的性格很沉稳,他不擅长讲话,这样的性格一直是父母眼中值得骄傲的特征,可是在追求女孩子这件事情上,这可不是一个好优点。

幸运的是咱们中国总是个人情社会,这样的好的青年才俊,等到了合适的年龄还没结婚,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给他张罗婚事。

另外一个也是一个不善言辞,但也是个好姑娘,扎着两个麻花辫,脸蛋圆的,红红的很清秀的姑娘。

3

这一次相亲,他认识了自己第一任妻子戴,两个人行为举止都很端庄,都不是耍流氓的性格。

两人都冲着结婚去,性格也好,身家背景双方都满意,就这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孩子。

说完他的感情生活,那就再讲回他的事业,廖京生第1部电视剧是在1983年出演的电视剧《巧哥们》,收视率稳扎稳打,虽不算特别出色,也让他在电视剧圈中展露头角。

虽然不是观众能数得出来的演员,但黄金配角导演们是肯定认可的,他的事业越来越忙,很多剧组都想他去演绎配角。

廖京生是个对事业很上心的人,也是个非常传统的中国男儿,他认为好男人这在身旁,年轻时候就要多多闯荡,他有妻子有儿子,人生已经足够满足,得为了他们打拼后半生日子。

他经常这个剧组跑完,就到那个剧组去,给家里去的信都是报喜不报忧,每天都一个剧情拍戏,又有什么可讲的呢?

随着中国影视业飞速崛起,他在这个城市待三个月,又到深山老林去待三个月,能够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

他跟家中的联系是时隔几个月回家去,或者是在电话中,每一次都给妻子孩子带足了礼物,让他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很满足这样的生活状态。

可是家庭有一点很重要的是陪伴,跟妻子的感情在一日又一日的分别中早已稀释,随着孩子的成年,妻子对他提出了离婚请求。

4

这一件事情对于廖京生的打击很大,但他并不扭扭捏捏,大方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他也珍惜妻子多年来对家庭的奉献,分割财产时也非常的大方。

他不因为自己被甩而感到恼怒,给了钱给了房子,他们还是儿子的父亲和母亲,将来总是要见面的呀。

廖京生认为男人小气可成不了大事,所以他一直是儿子心中的榜样。

跟妻子离婚以后,儿子也已经成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用不着父亲在时时刻刻的关注,廖京生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事业。

也在那段日子,他产出了非常多的作品,包括《康熙大帝》等等。

等人悠闲下来的时候,看这个空荡荡的房子,廖京生心中总是孤独,他就张罗着寻一个搭伙过日子的女人,跟自己说说话,他对长相没要求,二婚也没关系,他本身也是二婚,只要善良,能聊到一块去的,传统一些的中国女人。

2008年他认识了何睛。

何晴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他跟一位很著名的演员许亚军曾经有过一段感情,两人谈的轰轰烈烈,一路走到婚姻,原本以为是幸福美满的结果。

却终究被婚姻的一地鸡毛击落,离婚离得很难看,媒体闹得轰轰烈烈,何晴离婚的时候没能带走什么,只有一个宝贝儿子,愿意跟着她。

何晴符合了廖京生所设想的那样适合婚姻的女子,很善良很贤惠,只是曾经有过一段遇人不淑的经历。

两个人都很真心冲着结婚去的,自然顺理成章,打了结婚证。

廖京生婚后对何晴母子非常要好,该给的体面都给到,帮助妻子的事业以及带来的继子的生活等等。

让妻子的生活提升了一个档次,他所要的回报也没什么,就是回家的时候有一口热乎饭可以吃,俩人聊聊天,散散步,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5

这生活一直持续到2015年,这对相伴了7年的夫妻遇到了一个重大的磨难,那段时间何晴总是觉得脑子在晕乎乎的,因为前段时间做个体检,她也没当回事。

只以为自己是因为贫血,直到晕倒,被送到医院的时候,醒过来的时候,一堆亲戚围在身边,她整个人浑身无力,需要人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

儿子一脸忧愁的告诉她这是脑癌。

要是得了这个病,得花一大笔钱开颅手术可不好做,想要成功,那就点大价钱去请好的医生,这还不算什么,吃的药才是重点难题。

这些何睛都不知道。

另外一边有人向廖京生提了一个很划算的建议。

“那也不是你亲生儿子,而且你们就结婚这些年,你该给的都给过了,你弱的时候也不是他扶持过来,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多给他儿子一点钱,也算了却了你们这夫妻之情。”

总而言之,有一起生育的孩子就算了,没孩子可拉倒吧。

没有人会说廖京生什么,毕竟他们并非结发夫妻,结婚时长不算短,但也不算长,若是不给人花大几百万去动手术,人之常情。

就连何晴身边的朋友都是这么认为的,给个几十万,已经算仁至义尽。

廖京生并不指责朋友,毕竟这就是世人所说的人之常情 ,也是为他好的缘故。

廖京生没有反驳,什么也没说,他只是默默的把医疗费给补全了,每当要交医药费的时候,他都去把价钱给补全,直到妻子从手术室中推出来。

他是个很有口碑的好演员,从来都不缺戏拍 ,两年都保持三四部戏的产出,这回却一反常态,把所有的戏剧都给推出去了。

好剧组就想要好演员,得知了这件事情还给廖京生开了高价钱让他出席电视剧,这是合作的几次的投资方给的优惠价格。

这价钱可是他曾经片头的两三倍,经纪人和朋友都轮番上场劝他去拍电视剧,这有什么不能拍的,拍这一次赚他两三部电视剧的钱,这种好事一般时候可真找不着。

再有拿了这部电视剧钱给妻子交医药费钱,岂不美哉。

面对周围人的说辞,廖京生有自己的想法。

“对不起,我不能答应我的妻子需要我,我的钱也已经赚够了,我曾经已经失去过,而如今我的妻子正是需要我的时候,这部电视剧价钱确实很高,我也很遗憾,可是我的家人需要我。”

他从来都是一个很坚毅的男人,想什么就去做什么。

6

妻子住院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细心的照料,他们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的,无外乎是一些平常的家长里短,哪个菜好吃?孩子怎么样了?他又要去干什么了。

医生都说何睛治疗的速度非常的快,出院的速度也很快,看来病人的心情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呢。

妻子大病初愈,廖京生张罗了一大堆吃喝,叫上了朋友孩子,吃吃喝喝了一顿,宣布了接下来的行程。

等确定妻子好了以后,他才要去工作。

廖京生的这一招也能让人确定,半路夫妻也有真情。

也是廖京生本人的品行,待人友善,珍惜陪伴自己的人。

8 阅读: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