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T-34/85无伤越级击杀六辆潘兴,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达哥有点味 2024-06-07 09:32:16

一般来说电影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多少会有点夸张演义的成分在里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抗日神剧”“手撕鬼子”。

但是你见过收着拍,往保守了拍的吗?

1962年的老电影《英雄坦克手》讲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某坦克车组浴血奋战,以装填手阵亡、车长重伤为代价击毁6辆美军M4A3E8谢尔曼坦克的故事。

但实际上这个电影是有原型的,原型打的并不是谢尔曼而是更强的M26潘兴,自身也并没有任何伤亡。

他们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T-34-85英雄坦克“215车组”,战绩过于传奇,以至于怕你们不信,电影都不敢照实拍。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一辆T-34-85如何做到无伤“越级”击杀6辆更先进的M26潘兴。

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英雄坦克”215号车和它的传奇车组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三次进攻中,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奉命攻占石岘洞北山,这里是美军第7师第17团防御前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美军装甲部队当时主要有M24“霞飞”轻坦、M4A3E8“谢尔曼”中坦和M26“潘兴”重坦三种坦克。

这里说句题外话,M4A3E8“谢尔曼”就是201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狂怒》中布拉德皮特驾驶的那款,在电影中以小博大击败了德国“虎式”坦克。

其实咱们215车组的战绩比《狂怒》中的布拉德皮特强多了,只不过没有美国人会宣传而已,美国人为了对抗虎式坦克制造出了潘兴来取代谢尔曼,却被与谢尔曼同级别的T-34/85打得落花流水。

好,回到朝鲜战场,石岘洞北山战斗美军主防而志愿军主攻,所以在这里布防的是动力一般装甲更厚的潘兴。

志愿军这边则是1944年苏联为了对抗德国豹式坦克而改进的T-34-85,战斗全重32吨,使用一门52-K高射炮改装的85mmZis-S-53反坦克炮,技术水平与谢尔曼相当而弱于潘兴,潘兴虽然也被称为中型坦克,但实际已经超过45吨。

朝鲜战场上的M26“潘兴”,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T-34/85的主要对手,装备一门90毫米M3A1型坦克炮,备弹70发

收藏于军博的215号坦克。炮管上的6颗红星代表被其击毁的6辆M26“潘兴”

美军为了阻止志愿军的攻势,仗着装备上的优势,把潘兴当成碉堡来防守,而志愿军装甲兵的战术手段主要是以单车组充当直射火力支援,伴随步兵冲锋。

那个年代的坦克观瞄设备都很原始,基本不具备夜战能力,所以白天打完了一般都会就地伪装起来,晚上修整不活动。

结果天赐良机,那天晚上的月亮很明亮,再加上美军轻敌,伪装做的很是敷衍,被215车组发现了一辆躲在树下的潘兴。

那还说什么呢?T-34-85果断开火,直接打穿了潘兴的炮塔并且引发弹药殉爆,然后殉爆又引燃了附近的树木和草丛,这不就是等于敌人在黑暗中点燃了火把,于是又发现两辆伪装好的潘兴。

送佛送到西,T-34-85只是稍微转动炮塔,又送走两辆潘兴。

美军当然也不是吃素的,通过炮口焰和声音也大致锁定了215车的位置,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果断撤离,再不走就要被美军炮兵火力覆盖了。

结果由于连续开火的后坐力,T-34-85陷入到了泥地里无法移动,这就很被动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美军榴弹,千钧一发之际215车组的驾驶员来了个神操作,先是大脚轰油门让发动机全力运转发出轰鸣,然后一点一点的收油门。

这样发动机声音也就随之减小,给山顶的美军造成一个我方坦克正在迅速逃离,且越来越远的假象。

果不其然,美军的反击炮火弹着点先是直接打在了215车身后几米的位置,然后逐渐向后方延伸,渐行渐远。

等到安静下来以后215车组用树木把坦克盖起来伪装成了一个大灌木丛,天亮后美军发疯似的往各个方向侦查企图报仇,结果一无所获,万万没想到咱们就在原地动都没动,好一招瞒天过海。

第二天晚上志愿军工兵挖开泥沙垫好石头成功脱困并打算转移阵地,结果准备走的时候发现美军拖走残骸又在原地停了3辆潘兴。

这不是送上门的荣誉吗,还有这种好事?二话不说又是一顿输出,打完果断撤离。

于是一个神一般的战绩诞生了,一辆T-34-85无伤越级击杀六辆潘兴,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原来不是开玩笑。

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215号坦克“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车长杨阿如、炮手徐志强、驾驶员陈文奎、装填手师凤山、无线电员许世德记集体特等功,车长记个人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215号坦克如今就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负一楼,一颗星代表消灭一个敌人,炮管上的六颗星星闪闪发光,仿佛还在述说着这个空前绝后的惊人战绩。

3 阅读:117
评论列表

达哥有点味

简介:观点难免迥异,旗帜必须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