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日军小说《杜鹃花落》写得狗屁不通,一万多名学生学到了精髓

杯子爱叨叨 2024-03-29 15:44:47

毒教材事件还历历在目,这又出现了毒试卷。

成都市新都区初三语文考试的试卷上,出现了一篇小说《杜鹃花落》,正是这道阅读题使好好的试卷成了毒试卷。

看过这篇小说的人都说它美化侵华日军,丑化我们的八路军。

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也去仔细阅读了一遍,结果,特么气笑了。

这种文章居然给三年级的学子们做阅读题,写得恐怕还没有初中生写得好呢。

称为小小说,实际上就是个小故事。一个日本人,为了自己的儿子,围杀八路军泄愤,失误炸死了自己的儿子,悲恸吐血,血吐到儿子身上,像盛开的杜鹃花。

这篇小说从一开始就没有逻辑。作者写岗田想,儿子被八路军抓走了,肯定凶多吉少,于是要杀了这一帮军人,为儿子报仇。

这是啥逻辑啊,儿子被抓了,自己都不确定他死没死,不是应该想办法抓几个人来问问儿子在哪儿吗?

怎么还能一边发了疯地说一个不留,即使他们投降了也要他们死,一边又呐喊着儿子到底在哪儿,这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吗?

全文还有好几处病句,先不说美化日军的事儿,单单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篇狗屁不通的东西!

身为校长,写这种东西发表,已经丢尽了教育界的脸面,它居然还能堂而皇之地被选为学生的考题,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再说,这篇小说有明显的政治问题,作者以日本人为视角写的这段战争片段,很明显地贬低了抗日英雄,不仅是贬低,在岗田发疯一般地喊“冲啊冲”的恨意里,作者完全没有对抗日英雄共情,反而共情了日本鬼子的恨。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能写出来的。

更令人气愤的是试卷上的考题。

一个问题是,说说描写杜鹃花的作用,提示是:杜鹃花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文中把美好的象征都用来写日本人了,这要学生写哪个国家的繁荣富强?

还有一个问题是“杜鹃啼血”形容极度悲伤,悲剧的始作俑者是谁?

这说明出题人认为日本鬼子的儿子死了是个悲剧,抗日英雄们全军覆没不是,还要问始作俑者是谁,学生们该怎么回答?

这题像是给日本学生做的,不是中国学生。

像是在刻意引导我们的学生转换思维,考虑日本人的痛苦。

很明显,毒试卷问题是严重的。

写这篇小说的作者李某某有问题,出卷人更有问题。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方是河南某中学的校长,另一方是成都的区教研员和教科院院长,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2023年12月才发表的一篇无论从文笔还是政治方向都有问题的东西会被选为考题?

只能说,两方可能是熟人,两方可能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谁受了谁的驱使。

要知道,这种行为是妥妥的“汉奸”行径。

在过去的抗战年代,为了让更多人意识觉醒,很多文人以笔为剑,以思想为旗帜,虽不上战场,却号召了大批中国人团结一心,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如果当时,有人写《杜鹃花落》,替日本人着想,把八路军形容成“敌人”,可想而知,绝对是汉奸。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这种做法与汉奸有何区别?不也是改变学生们的意识?

好在这次参与考试的一万多名学生已经从中学到了精髓,那就是,现在的老师、校长不再权威了,试卷被烧,他们更会懂得,这是一个开放时代,西装革履包裹下的每个人心里想什么很难说。

学生们应该懂得了,对事事抱有存疑之心,不能事事以老师为中心了。

就像上次去合肥某高中演讲的教授,宣扬中美杂交论,让学生们努力考出好成绩,去漂亮国娶媳妇。

很多老师的思想已有问题,很多老师已不配为老师。

时代变了。

过去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尊师重道,现在,学生们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判断。

希望教育局重视此次事件,杜绝毒教材,毒试卷等侵害中国的恶行。

希望安全部门防微杜渐,文化渗透到明目张胆的地步,不能再姑息养奸了。

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人,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 E N D —

0 阅读:2

杯子爱叨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