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开创永乐盛世,为何还被后人唾骂百年?史学家:一本书籍证明他的清白!

荧幕故事君F 2023-05-09 18:26:2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公元1402年7月13日,在经历了四年的靖难之役后,朱棣终于风尘仆仆的从封地北平,带着几十万燕军将士一路杀到了南京城,这时执掌千军万马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朱棣,已然不是少年当初父亲膝下的调皮少年,他略显发福的脸颊上流露的除了冷峻之外还有一脸萧杀之意。

在进入烟尘滚滚南京城后,包围朱棣的是建文帝旧部的一众文武百官,这些文武士大夫纷纷跪迎在道路两旁,而被群臣百官抛弃的建文帝则是在南京皇宫漫天的烟尘滚滚中就此消失不见,彼时那些支持建文帝旧部大臣,也依次被朱棣下令屠杀连坐诛灭十族。

建文4年7月13日,在毫无风雨的这一天南京城内哀嚎遍天 ,忠于建文帝的忠臣们身上的血流了千里,幼儿童女的哭泣落了千遍,大明朝内两股力量的政治军事较量的结果,在风尘之变后的这一天俨然一副满目疮痍之象。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堆砌出来的巍峨宫殿,在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宫殿倒塌之后,先前跪在道路两旁的文武百官,则是不约而同的背弃了他们先前在巍峨宫殿内保证的赤胆忠心,转而向另一座新建立的巍峨宫殿投入怀抱,为了向朱棣效力他们则是第一时间内拥戴燕王朱棣即皇帝位。

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在朱棣彻底登上皇位成明成祖创立永乐年号后,最终以朱棣的彻底胜利,朱允炆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而朱棣之所以会被明朝很多文武大臣,以及后世之人唾骂了六百多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逼死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而朱棣的这一种做法,严格意义上而言也算的上是谋朝篡位。

但在浩瀚的史海中,所有的事情都绝无对错可言,李世民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弑杀自己的哥哥以及弟弟,是因为他知道 如果他不先发制人那最终死的,绝对是他。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是因为他亦同样知道如果他后发制人,最后被诛灭十族的绝对是他 。

那么,朱棣真的是明朝罪人吗?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史官并不认为朱棣是一个罪人。

首先,史料表明,朱允炆是失踪,朱棣等人并没有见到朱允炆的尸体。后来朱棣允许郑和下西洋,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朱允炆。

(史官猜测,朱允炆绝对是已经死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帝,有没有大臣敢收留他,他能逃到哪里去?)

其次,朱棣造反是被逼的,虽然他曾经也有过主观造反的想法,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毕竟造反是一个成本很大、代价也很大的事),是建文帝步步紧逼,才让朱棣不得不反。

最后,朱棣是一个好皇帝,他比建文帝更适合在大明王朝这片土壤做一个统治者。

也许这么说大家不是很好理解,那我们就从史官第二个观点开始谈起,朱棣造反是被建文帝步步紧逼造成的。

众所周知,明朝的藩王制度是朱元璋留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平定元朝所遗留的叛乱分子,让江山更加稳固。而且分封藩王,可以让皇室的其他人(皇亲国戚)获得一定的荣誉和权力,彰显皇室与大臣之间的区别。并且藩王的封地在全国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藩王对朝政的干预。

朱元璋去世之前,就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封为藩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协助朱允炆守护边界。

朱元璋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却给朱允炆带来无限的焦虑。他问朱元璋:“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我该怎么办?”

朱元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朱允炆:倘若真到此底部,你该怎么做?朱允炆回答道:“用道义感化和争取叔叔们的支持,其次用礼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想办法削弱叔叔们的权力,如果叔叔们还是要反,就只能刀剑相向。”

这个解决办法听起来很不错,朱元璋也认为很好。可事实上,朱允炆登基后并没有这么做。虽然每个藩王在封地不过五六千的人马,这跟朝廷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但仍然让朱允炆十分忌惮。而且他的主要目标不是藩王这个群体,而是朱棣。

建文帝登基时只有21岁,很年轻,没什么行兵打仗的经验,因为饱读诗书,治国理论倒是能说的一套一套的(此处划重点)。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骄傲,皇室中大大小小的斗争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学会了冷静。

他很清楚的认识到,他的叔叔朱棣比他更聪明更有才华,而且朱棣想做皇帝的野心真的很明显,朱允炆不是傻子,他明白留下朱棣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随时可能会爆炸。

种种思量之下,朱允炆在自己大臣的建议下,开始筹谋着对朱棣动手。但动手总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动手吧,先不说朱棣不是个省油的灯,要动手也要先找个由头吧。

因此他开始挑其他藩王的毛病(没有错也要挑出错来),找各种借口对他们进行革职、管控、贬为庶人,一个个动手,循序渐进,过渡到朱棣头上。

朱棣自然很清楚,朱允炆对藩王动手就是冲自己来的。虽然他并没有想造反(尽管他身边的谋士姚广孝一直在撺掇他造反),但眼下他也不得不反。

于是他先是装病躲过朱允炆的打击,然后暗中加强兵马训练,贮备粮草,等朱允炆反应过来,一切都晚了。

不过朱棣这场造反之路走的着实艰辛,甚至比朱元璋还难。虽然朱元璋什么都没有,但他造反之时,天下大乱,元朝早就不堪一击,各路兵马齐聚,朱元璋的对手虽然难对付,但说到底都是一些比较闲散的群体。

但朱棣不一样,他有家,他有自己的封地,吃喝不愁,如果不是自己的侄子要自己的性命,他的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他虽然手里有个五六千人,但是他要面对的是一支千万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

而且严格来讲,朱元璋当时造反可以说是替天行道,朱棣是和自己父亲留下的军队作对,很容易就被当做是乱臣贼子,遭世人唾骂。这也就罢了,如果没有人支持自己,那自己造反就是死路一条。

不过对于朱棣来讲,不造反就是活着等死,朱允炆要杀自己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既然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那就反了吧。赌一把,兴许还能成就自己的霸业。

这一赌就是四年,这场仗打的很艰辛,好几次朱棣都到了绝境之地,准备听天由命了,但朱允炆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的叔叔。我们简单来复盘一下朱允炆失败的原因:

1.不懂军事理论,缺少军事经验。听“建文帝”这个名字就知道,满朝官员大部分都是文臣,朱允炆本人的才能也是体现在文化方面(但还是比不过朱棣)。朱元璋在的时候,亲自选了三个大臣辅佐朱允炆,这三个大臣也是文臣。不是说文臣不好,而是文臣不懂军事,不懂得如何打仗。打仗都是真刀真枪的干,拼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计谋,光靠几个文臣嘴上说说有什么用;

2.朱允炆的犹豫。有好几次朱允炆都可以直接将朱棣一网打尽,但是朱允炆好面子,他在对朱棣赶尽杀绝的同时还要求属下不要让他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这给了朱棣手底下将士一个错觉,那就是不能真要了朱棣的性命。朱元璋祭日这天,朱棣应该是要进京吊唁的,但朱棣知道自己这次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于是他装作病重,让自己三个儿子代替他前去。按理来讲,朱允炆应该借这个机会,把朱棣三个儿子挟持起来当人质,但偏偏他听信自己大臣的话,把朱棣三个儿子放了回去,这给了朱棣反扑的机会;

3.临阵换将。前文说过,朱棣是不敢轻易造反的,因为他手中兵马不足,也就是说他不能打持久战。耿炳文在河北真定和朱棣僵持着,眼见着朱棣快撑不下去了,离投降只有一步之遥,朱允炆却听从了自己亲信大臣黄子澄的一件,让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在前线指挥。临阵换帅给了朱棣喘息的机会,让朱允炆错失了重要时机;

在这场战争的最后时刻,朱棣都攻到皇城底下了,朱允炆还要坚持死守城门。守就守吧,偏偏他派去守城门的人一个是谷王朱橞,一个是李景隆。这两个人一个是朱棣的亲兄弟,一个是朱棣的发小,见朱元璋来了,直接把城门打开让朱棣进来。朱棣就这样赢了,轻轻松松的赢了。

试想一下,如果朱允炆削藩的措施不那么冒进,朱棣是不是就不会反?如果朱允炆在围剿朱棣过程中不那么优柔寡断,大明王朝是不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史官认为就算没有削藩的政策,朱棣也还是会反,毕竟被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人管着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朱棣有着远大的志向,绝不会甘心与此。造反,只是时间问题。

相比于军事小白朱允炆,朱棣就显得成熟、果断的多了,在行兵过程中,他总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会被接二连三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直取目标,极大地缩短了造反的时间,降低了自己的损耗。

在管理国家方面,朱棣也是个做实事的人。让我们一起看看,朱棣登基之后一些比较亮眼的成绩:

1.编纂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的清楚的,史官认为,《永乐大典》中国古代文化的地位和《史记》《诗经》这样的大作不相上下;

2.迁都北京,转移经济重心,奠定了随后400年的北京地位,有力维护了中国大一统王朝;

3.支持郑和七下西洋,增强明朝在世界的影响力,带动国内手工业、造船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

当然朱棣的贡献远不止于此,朱棣在位期间,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和开垦荒地,为农民减轻赋税和徭役,在他的统治下,明朝百姓日子过得还是挺舒适的。

也许会有很多人诟病朱棣的人品,但史官想说的是,好人与坏人的界限往往很模糊,历史上做皇帝的,就没几个好人,包括朱允炆(好人坐不稳皇位)。但朱棣绝对是个好皇帝,朱元璋在时,就给大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子女就算什么也不做也可以舒舒服服过上几辈子。

但朱棣做皇帝时,并没有躺平,而是以朱元璋为榜样,励精图治。因此永乐年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万国来朝,这也给了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底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棣是当之无愧的永乐大帝。

无愧于自己的职责,无愧于百姓,朱棣做到了。至于靖难之役中,朱棣逼死朱允炆一事,是对是错,就交给时间去评说吧。

0 阅读:10

荧幕故事君F

简介:经典永不褪色 一部电影 一个故事 带你一起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