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水平对结婚的影响,以四川为例

安安小小姐姐说城市 2024-06-24 09:54:10

经济水平越高的地方,人们结婚的意愿是不是越低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界定清楚两个指标:一,经济水平;二,结婚的意愿。

先说经济水平,除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外,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最常用的指标。

这个指标的缺陷在于,比如以能源生产著称的城市(鄂尔多斯、榆林等地),其人均GDP与北上广深等公认的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相当。

但显然,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更高。

何谓结婚的意愿?最常用的指标,叫结婚人数。

考虑到城市的人口规模有大有小,所以采用每万人的结婚比例,可能是更为适合的指标。

又因为同一城市不同年份的结婚人数,波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采用多年平均结婚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是更恰当的对比方法。

有了这两组数据,我们便可以绘制一张图表,展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地区的结婚比例,与人均GDP的分布关系。

这一篇,我们选择了四川21个地级行政区的数据,作为对比的范围。

数据很清晰地显示出,在四川,人均GDP越高的城市,其每万人口的平均结婚人数却越低。

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人们结婚的意愿更低。

从分布看,凉山州明显偏离了趋势线。相对于四川其他城市来说,凉山州的人均GDP不高,同时每万人结婚人数也不高。

按说凉山这种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结婚意愿应该很高才对。

但如果你对当地环境有所了解,便知有大量的年轻人,去了经济更发达的珠三角工作。

从落后的大山里,来到繁华的都市。在见识过都市的繁华、热闹、有趣之后,还有多少人愿意回来结婚生子、终老一生?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图表所展示的那样。

从这个有限的区域,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或许不是所谓的彩礼、房子、车子和养育成本。

而是在城镇化快速迭代的同时,社会观念、配套福利滞后造成的。我们早已不是一个只讲贡献、不讲报酬的时代,但人们却喜欢用这种思维去要求那批既讲贡献、也讲报酬的人。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