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刘思齐要去朝鲜扫墓,主席同意,但提出了3个要求

小贩还不快跑 2024-04-19 08:09:59

1953年,刘思齐跑去毛主席办公室,问:“为什么岸英这么长时间没有信?”。听到思齐询问岸英的消息,主席一下子发愣了,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临,便沉重地说:“岸英,他已经牺牲了,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刘思齐一下子愣住了,之后便哭着说:“他亲口跟我说是去出差的,怎么就去了朝鲜战场呢!又怎么会牺牲在朝鲜呢?”

刘思齐是毛岸英的妻子,她和主席家的缘分,源于主席的一句玩笑话

刘思齐的母亲叫张文秋,父亲叫刘谦初,因为工作的原因,她们结识了毛主席。在俩人还只是情侣还未结婚的时候,她们便时常去找毛主席请教问题。一来二去的,三个人便非常熟悉了。

彼时主席家有三个男孩,期间张文秋多次表现出对三个孩子的喜欢。主席看出了张文秋对自己儿子的喜爱,便开玩笑道:“反正你那么喜欢我的儿子,要是将来你生了个女儿,我们就组成亲家,让你女儿做我儿媳妇!”

张文秋听后只是笑了笑,并未当真,不曾想,日后竟然成真了。

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张文秋刘谦初俩人和主席分开了,之后,俩人也顺利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刘谦初是山东人,他希望女儿无论在哪里,都能记得自己的家乡,于是给女儿取名刘思齐。

刘思齐的到来,给夫妇俩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只可惜这种欢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之后,刘谦初便遭受迫害,去世了。

几年之后,张文秋和陈振亚重组了家庭,并带着刘思齐来到了延安。

在延安,也是一次机缘巧合,主席和刘思齐相遇了

一天晚上,延安举行演出,主席亲临现场观看。一个话剧节目《弃儿》引起了主席的共鸣,因为通过这个话剧,主席联想到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因为革命的原因,他们不能经常待在自己身边,也如弃儿一般。

主席对这个话剧特别的喜欢,为此叫演员演了2遍。演出结束后,主席还特地接见了这个话剧的演员,而这个演员正是7岁的刘思齐。

主席拉着刘思齐的手问:“你的父母呢,她们在哪里!”。刘思齐往左边看了一下,然后伸手指向了张文秋和陈振亚。

一看到张文秋,主席才发现是老朋友的女儿,便问:“原来是你们两个的女儿啊!”。张文秋听后,赶忙解释道:“她是我和刘谦初的女儿,陈振亚是她的继父!”

主席看着刘思齐,越看越喜欢,不禁想起了当年和张文秋刘谦初二人往来的场景,便对刘思齐说:“我做你的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吗?”

就这样,刘思齐成了主席的干女儿。此时,刘思齐还没能和毛岸英做朋友,俩人的碰面在8年之后。

后来,刘思齐和母亲去苏联给继父找药,不料在路过新疆时,遭到了当地军阀的关押,这一关,就是8年。

直到1946年,刘思齐才和母亲回到了延安。也正是这一年,她在延安见到了毛岸英,因为毛岸英刚刚从苏联留学归来。

俩人的见面,是在妹妹李讷的牵线下认识的,因为刘思齐经常和李讷玩。第一次见面时,刘思齐年纪还小,对毛岸英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毛岸英却对刘思齐充满了好感。

之后,俩人便以书信往来,频繁的书信往来,让俩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之后,毛岸英将自己的感情情况告诉了主席,主席本来就很喜欢刘思齐,当即同意了这门婚事。之后,主席还亲自去找张文秋,为岸英说媒。

张文秋对于主席和岸英的为人都是很清楚的,当即同意了这门婚事。于是这门婚事便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

之后,毛岸英便要结婚,可主席却反对了

主席之所以反对,并不是反对这门婚事,而是反对现在结婚。因为当时刘思齐还未年满18岁。当时解放区的婚姻法规定,男的要年满20岁,女的要年满18岁。如果此时毛岸英结婚了,就相当于违法了。在主席看来,岸英身为自己的儿子,应该首先遵守解放区的法律。

于是,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姻就暂时耽搁了。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再次提出结婚,这一次主席同意了,因为刘思齐已经年满18岁了,符合结婚的年龄了。

之后,俩人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当天,只摆了3桌,一桌是长辈领导,一桌是毛岸英和刘思齐以及她们的朋友,另一桌是小朋友。

婚后,俩人过得非常的甜蜜。只可惜,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俩人的甜蜜。1950年10月19日,中国决定组建志愿军,入朝作战。

得知要组建志愿军后,毛岸英便征询主席的意见,要求参加志愿军,主席同意了。之后,毛岸英便找到彭总,说:“彭叔叔,我要参加志愿军,我要当你的兵!”。彭总为毛岸英的精气神感动,便同意了。

但对于参加志愿军,毛岸英却瞒着刘思齐,他只是对刘思齐说:“组织要我出差一趟,时间比较久,有时间我会给你写信的!”

刘思齐听后并没有多问,在她看来,组织派他出差是很正常的事情。果然,入朝后没多久,毛岸英便托内部人员,给刘思齐带回了一封信,收到信后,刘思齐更加没那么担心了。

只是不曾想,在入朝一个月后,毛岸英便在一次敌人的空袭中壮烈牺牲了。他牺牲的消息传回国内后,主席非常的心疼。想到思齐刚刚新婚不久,便失去丈夫,主席担心刘思齐无法承受,便决定不告诉她。

这消息一拖,就是差不多3年。后来,眼见一直收到丈夫的来信,刘思齐也担心了,便跑去问主席,这一问,她才得知,毛岸英在2年之前就去世了。

突然得知丈夫去世,刘思齐陷入了长久的悲痛之中。之后这种悲痛一直笼罩在她的心头,持续了好几年。

时间来到了1959年,刘思齐的心绪有些平复了,也接受了事实,于是她决定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

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主席,主席听后,同意了她的扫墓计划,但却提出了3个条件。只有刘思齐同意了这3个要求,主席才同意她前往。

第一个要求是扫墓的所有经费必须由主席出,包括置装费、服装费、路费这些。第二个要求是不要去麻烦朝方,因为他们刚刚结束战争,非常困难。第三个要求是不要见报,不要张扬。

刘思齐接受了主席的要求,之后在妹妹邵华的陪同下,来到了朝鲜平壤为毛岸英扫墓。当看到墓碑上写着“毛岸英烈士之墓”时,她的心碎了,扑通地跪在地上,嗷嗷大哭:“岸英,我来看你了,代表爸爸来看你了。”

刘思齐跪在墓地前,哭了好久,也说了好多的话。这些年,她有太多的话要对毛岸英说了。

之后,在妹妹的搀扶下,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离开时,刘思齐从墓碑前带走了一把土,并流着泪说:“岸英,你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

刘思齐和毛岸英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俩人却有着深厚的感情。俩人郎才女貌,是非常般配的一对恋人,俩人演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爱情。

0 阅读:2

小贩还不快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