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长会晤前夕,美方公然挑衅,派议员窜访台湾,还要见蔡英文

吴非媒体外交 2022-07-07 18:30:35

时值G20外长会,中美双方均一致确认,王毅外长将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届时将就两国关系与国际及地区重大问题交换意见。消息一经放出,便立刻引起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

在两国外长会晤前,便有不少或积极或消极的动向,引起外界的种种揣测。据路透社报道,俄乌冲突将是中美外长会晤的一大重点,布林肯期待就“乌克兰问题”同王毅外长进行坦率地交流,陈述美方对于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种种期待。白宫方面认为,同中国保持稳定、开放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防止任何可能导致冲突或对抗的误判出现。

美国对华立场较为矛盾,既不愿挑起对抗,又不愿轻易妥协,所以每当中美高层对话前,美国高官必然会跳出来“放狠话”,营造出强硬的架势,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日前,布林肯在北约公共论坛上谈及中美关系,便有些先声夺人的味道。布林肯称,在美国看来,与中国的关系是所有国家关系之中最复杂且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基调是竞争性,美国需确保公平竞争,但中国却试图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对于此种论调,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加以驳斥,细数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建设的种种贡献,再列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指出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无非是美西方国家的家法帮规。

赵立坚强调,中方奉劝美方端正对华认知,摒弃冲突对抗,走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道路。

即便美国绞尽脑汁,想凸显自身强硬的一面,可一旦涉及具体议题,美国便会不由自主地“露怯”,透过官方或非官方渠道,放出些许风声来。

据外媒引述美国务院不具名高官称,在美方看来,中美两国外长会晤的核心目的是加固两国关系的“护栏”,为中美关系注入稳定性。所谓中美关系的“护栏”,其实是此前两国防长会晤期间所抛出的概念,即在两国关系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确保不会发生任何形式的军事误解。由于中美防长已对“护栏”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共识,故而两国外长会晤期间,或将就此“添砖加瓦”。

在中美关系的护栏中,台湾问题是横亘其中的痛点与敏感点。每当中美高层会晤前后,美国势必在台湾问题上整点“幺蛾子”。据台媒7月7日报道,美国联邦参议员斯科特将于7日至9日窜访台湾,期间将与包括蔡英文在内的台当局各级官员见面。

台外事部门一如往昔,摆出张灯结彩、鞭炮齐鸣的架势,宣称斯科特此行将有助于强化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岛内绿媒则回顾年内美国议员7次窜访台湾的种种记录,颇有些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味道,称其彰显美国对台湾长期以来的坚定支持与承诺。

美国一再强调中美关系的“护栏”,但在中方看来,所谓中美关系的“护栏”,实则就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它对于台湾问题有着明晰无误的描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亦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如果美国有意推动双边关系恢复正常,就不应该执着于所谓的“护栏”,而是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落实拜登政府“四不一无意”的承诺。

0 阅读:34

吴非媒体外交

简介:暨南大学教授、资深俄罗斯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