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被粗暴拖入洞中,只留下一块头巾

春行影 2022-08-31 11:26:43

在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境内有一座和平广场,在这个广场上伫立着一个少女的雕像。这个少女在牺牲的时候年仅17岁,她的名字叫做嘎丽娅。在1945年17岁的嘎丽娅为了抗击驻扎在本地的日本侵略者,她只身前往山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谈判,随后就被日本侵略者拉到山洞之中。

在国际共产主义上山寻找嘎丽娅的时候,他们仅仅找到嘎丽娅的头巾,并没有找到她的尸首。如今在这个雕像伫立的地方,正是嘎丽娅牺牲的地方。而这座雕像也成为了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友好的象征,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走进这个17岁小姑娘的一生。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中,17岁的小姑娘正在学校中读书,她们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可以不为自己的温饱发愁。可是在战争年代,17岁的小姑娘就已经长大成人,她们已经可以拿起武器与侵略自己国家的人进行抗争。

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发动战争,导致中国的大量领土遭到沦陷。随后日本军国主义就造成了南京大屠杀以及旅顺港的惨案,并且建立了731生化部队。当时中国军人以顽强不屈的姿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对战,奈何装备实在是太落后了,中国军队节节败退。随后国际共产主义对中国进行支持,就有大量的外国人涌进国内,与中国军人一起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在和大家提起那段时期的往事,相信每个人都会含满泪水。因为那段时间简直是太难了,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铸造起了长城,抵御住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进攻。

嘎丽娅的父亲叫做张焕喜,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当时嘎丽娅的父亲为了谋寻出路,就跟着闯关东的大军一起来到了东北。随后就在绥芬河旁边做起了小生意,由于绥芬河地处国界线,两国百姓来往得十分频繁,在此时他就认识了嘎丽娅的母亲。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在这片土地上发动战争,嘎丽娅的父亲为了让女儿的未来得到他国的庇护,让他的女儿加入了苏联国籍。可是令嘎丽娅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还为中国的和平付出了生命。从小嘎丽娅就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十分热爱学习并且精通多门语言。

在嘎丽娅毕业后一直过着十分平静的日子,嘎丽娅会在在父亲的身边帮着父亲打理着生意,或者是前往学校教授学生文化知识。17岁本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年纪,嘎丽娅本应该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可是嘎丽娅却将自己的生命终结在17岁这一年,嘎丽娅的牺牲是极其壮烈的。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基本结束,在这一年的八月初日本接到了苏联的宣战书,随后国际共产主义就前往了绥芬河地区。但是日本侵略者却在绥芬河地区建立了碉堡,同时抓住了大量的中国百姓成为他们的劳工。

当时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制造了重点防线,这个防线可以和马奇诺防线相并称。由于日本侵略者在这里苦苦坚守,如果国际共产主义贸然进攻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最后经过商议他们决定让一个精通日本语言的人进山,劝告日本侵略者投降。可是精通日语的人很少,就在这时嘎丽娅站了出来。在嘎丽娅得知国际共产主义的想法之后,她就接受了这个任务。她希望自己可以为两个国家的平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哪怕自己要做的事情,将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她也选择义无反顾地前行。

当时嘎丽娅的母亲十分反对这件事,可是嘎丽娅却对自己母亲说自己是要为国家做出贡献。当她的母亲听到这样的话,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随后抱住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知道无论怎么劝解也更改不了女儿的决心,只好将自己的头巾摘下系到了女儿的头上。就在这时嘎丽娅十分轻柔地亲了一下母亲的额头,然后对他的母亲说:妈妈我走了,我一定会回来的。嘎丽娅的母亲看到到嘎丽娅消失的背影,她的泪水从眼眶滑出。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她们母女最后一次见面。

结语:

嘎丽娅带着两名军人前往山上,当日本侵略者看到嘎丽娅之后,就将嘎丽娅拽进山洞。在国际共产主义等了多日之后,他们依旧没有看到嘎丽娅下山。而他们也知道这个女孩一定惨遭日本人的毒手,最终国际共产主义对这个要塞进行轰炸,在日本人投降之后,他们仅仅发现了嘎丽娅的头巾。

0 阅读:58

春行影

简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