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联合国大使的手被白人按下:谁是幕后操纵黑手的“黑手”?

黄娜老师 2023-12-25 23:12:23

最近,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闹出了让人吃惊的一幕:

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安全和不受阻碍地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直接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并“为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的2720号草案的表决现场。大多数代表都选择了举手同意。

这时候,原本低着头一只手扶在耳机上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也举起了手。

但立即就被坐在她身后的一名白人女职员不由分说地一把按下,扳了回去。

格林菲尔德并没有再坚持,而是无奈地扭头对这名白人女同事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于是,美国对该决议的态度成为了弃权。

这罕见的一幕,正好被现场的摄像机拍了下来,并迅速在网上发酵。

或许是太过于无法描述,至今,美国官方也没有进行过任何解释说明,美国主流媒体也都一致地保持了沉默。

然而,网友们的队伍里就很热闹了,人们不禁怀疑——让格林菲尔德去做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大概率利用的就是她非洲裔+女性(不知道是不是跨性别)的“政治正确”招牌,推出一个提线木偶,装装样子而已;实际上真正说了算的,还得是身后板着脸的白人大佬。

同时,大部分人还都纷纷大赞她是罕见的,有“良知”的美国高官。

这个...老实说,如果联系格林菲尔德之前在联合国的出场表现,确实就有点夸张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联合有关加沙的决议,并不属于由“五常”最终裁决,并拥有一票否决权的那种大型决议。而且,从表决票数来看,美国是弃权或者赞成,都不会影响到这个草案的通过(13票赞成、2票弃权)。

可惜的是,细化到具体执行上,联合国就约束不了那么多了。联合国安理会只有“监督机制”,并没有压倒一切的强制执行力。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格林菲尔德本次表现得很有良知,但客观看,这似乎并不属于她的一贯风格。

最近这些年,被派到联合国代表美国发言表决,“政治正确”素来属于必要人设(非洲裔、拉丁裔、印度裔,还多是女性等等),但他们传达的,均为幕后白人大佬们的旨意。

而放这些少数族裔高官到台前,似乎多少都有点安排他们“背锅”的意思。

典型的,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有关“洗衣粉”的段子。

原本,在本世纪初的小布什政府时代,关于伊拉克开战的问题,相比拉姆斯菲尔德、切尼这些“鹰派”政客,职业军人出身的鲍威尔,曾被归为了“鸽派”。

毕竟,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见识过战场的血肉横飞,经历过一个个战友消失在自己身边。因为了解,所以,他们对待战争才更加谨慎。

然而,小布什政府内部主战派政客占了明显优势,他们不断强化着这么一个认知——如果不促成开战,就等于你和反人类的独裁者站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美国势力强大的军工复合体也极度渴望通过战争去获得利益,派出了游说集团去忽悠国会议员和各大媒体支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时间相差近20年,来自不同党派的这两位国务卿,代表的都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很明显,以上这两个利益团体,科林·鲍威尔一个都搞不定。

但作为主管外交的国务卿,鲍威尔却必须要去联合国代表美国来阐述发动对伊战争的“充分理由”。

后来鲍威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经写道,当前往联合国安理会发言的前一天,中情局局长曾拉着他彻夜长谈。

重压之下,鲍威尔不得不做出了这个严重损毁美国信誉度和他个人人品的举措。

这张照片,是2003年2月5日,在安理会拿着“试管”激情发言后,有人递给鲍威尔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科林,你讲得很好。”

最终,在小布什政府确定连任后,鲍威尔提出了辞呈。

在退休后的采访中,鲍威尔曾多次承认,这件事情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从过去到现在,他一直感到十分痛苦。

显然,当年鲍威尔拿着试管在联合国做演讲的时候,他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不仅关系着美国的信誉和形象,也会深刻影响到他本人的以后的声誉。

只是,当年鲍威尔拿着“试管”的手,早已经被一只幕后的“黑手”操控了,根本由不得他。

鲍威尔夫妇,他的妻子曾经试图阻止鲍威尔从政,她说——这是一个肮脏的行当

那么,咱们再说回现在的这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

格林菲尔德生于1952年,跟俄罗斯总统普京同龄。如今也是个古稀老人了(不过非洲裔还是挺显年轻的)。

格林菲尔德出生成长在美国南方的路易斯安那州。这也是美国极右翼势力三K党的基本盘,漫长的种族隔离时代中,黑人地位最低,种族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

她回忆,“那个时候,三K党的成员常常在他们的庭院里放火点燃耶稣受难像...随意拦住路上的黑人,往他们脸上吐口水”。

格林菲尔德的中小学上的均为种族隔离学校,老师同学都是黑人。

1960年代初,第一个进入白人学校的黑人女孩由总统安排的四名联邦执法官护送到学校

不过,到了大学时代,格林菲尔德算是苦尽甘来,享受到了“种族平权”政策的第一波红利。

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本科美国文学系毕业后,格林菲尔德去了北方,进入对黑人有政策倾斜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行政管理学硕士,并在实习阶段获得了去美国国务院实习的机会。

毕业后格林菲尔德就留在了美国国务院,加入了民主党。在克林顿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代,她曾作为美国外交官,常驻非洲,见证过血腥的卢旺达大屠杀,以及惨烈的利比里亚内战。

特朗普的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格林菲尔德则在巴克内尔大学任教,并一直积极参与着美国的政治活动。

在这段岁月中,格林菲尔德曾经被认为是对中俄都比较积极客观的民主党政客。

没成想,随着职位的不断升迁,格林菲尔德也变得越来越像那些“前辈”们了。

格林菲尔德曾多次对涉疆问题发表错误言论,诋毁中国民族和宗教政策,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再比如,有关乌克兰问题、巴以问题,她每一次坚定的举起自己的黑手,都是代表着白宫的意愿,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只有这次, 格林菲尔德举起了手,或许是走神了,或许还有真点回归初心的意思。

然而,这个动作都没能保持两秒钟,就被身后默默无闻的白人女大佬给霸气的扳了回去。

格林菲尔德举能做的,也只是尴尬的回头笑了笑。

0 阅读:0

黄娜老师

简介: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头像为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