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收徒,拜周德山、马三立的照片,郭德纲为何调侃:原来有40人

白薇娱乐酱 2024-06-17 05:55:39

在娱乐圈这个张力满溢、流动迅猛的江湖,有一种隐性的规矩,那就是一切看似乌烟瘴气的猜疑、嫌隙和不快,统统要糅合在笑声里、掩埋在玩笑语下、混淆于调侃谩骂中。说得露骨了,那就不是行话,太白了,可就不像艺人了。所以当郭德纲一语双关地说起高峰那张祖师爷照片"原来40多人"时,大伙都会会意地笑开了,而没再多想个中的真假虚实。

师徒之"荒诞"

郭德纲突然话锋一转,指着大照片调侃道:"这个照片原来40多人,他把他们都P下去了,就剩下他这一枝儿的......"

相声老者郭德纲话语中,隐隐夹带着一些阴阳怪气。所谓"把他们都P下去了"、"就剩下他这一枝儿的",听起来就仿佛高峰做了什么隐秘的勾当,存了歪门邪道之心。只是在艺人的世界里,什么样的话都能说得圆滑无伦、妙趣横生。

然而事实却给人泼了一盆凉水。原来那张镌刻了相声历史的老照片上,只有10个人的身影而已。一张10人老照片怎能硬凑出40多号人呢?这究竟是娱乐大佬的玩笑话还是幽默广告,高峰的收徒现场为何要上演如此一出荒诞剧?

师承之"仪轨"

其实,郭德纲的玩笑话说到了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在相声界,拜师、祖师的规矩向来严谨森严,已成为一种延续千年的仪轨。这一次,高峰选择了在照片前拜祭四代师承,无疑加深了整个仪式的分量和厚重感。

"刚才他们爷儿五个给祖师爷磕头的时候,很感动。其实之前在德云社收徒弟的时候,我没让他们磕头,我怕人家说闲话。现在一看,中国曲艺界所有的名家收徒弟都磕头,我就恍然大悟,我狭隘了。这是中国传统的礼节,是最大的爱。我很欣赏高老师的做法,高老师尊师重道。"

郭德纲说这番话时,不啻是反思自己曾经在师道问题上的保守顽陋了。可见,相声艺人们对于自身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渊源之自信和珍视,已到了何等地步。

娱乐之"引渎"

然而,从一个侧面来看,艺人们在对外张扬师道仪轨时,也给娱乐圈增添了一些曲折的小情绪。曾几何时,娱乐圈动辄被人批评为浮躁、肤浅的粉红泡沫,现在艺人们在师承问题上大做文章,小题大作般地将之神圣化,不免有些引渎过火的嫌疑。

"说相声收徒弟,这是个大喜的日子。"

相比之下,观众们对于艺人的拜师行为到底看重与否,似乎并不在乎。倒不如说,是艺人们自己在绷紧这一层神圣的面纱,在主观上为自己增添一些历史感和分量感。所谓仪式感,不过是他们在娱乐生态位阶较低时,给自己找的一个较为中性的自我加持途径而已。

艺人之"解构"

一切回到最初的出发点,像高峰这样的艺人收徒,本就是为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传递艺术之道。然而广大观众对此也很难太过买账。艺人终究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重新诠释、重新解构。

"这位老先生,是相声界的相声八德之一的周德山先生,这边的就不用我介绍了,是天津的相声名片,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中间站的是我的师爷班德贵先生,坐是在地上的,就是我的恩师范振钰先生。这是我们这一门户的四辈,出现在同一张照片当中,这是很有意义的。"

高峰一番话里头,满满都是对门户师承的吹嘘。然而,中国艺人在现代社会自有其独特的生存状态和创作定位,难以用过去的旧范式去评判,何况还往往夹杂着分哥派系这般陋习。所以到底是该为师道行为捧场叫好,还是要为其中的自我标榜哗众取宠而摇头晃脑,恐怕要视观众的立场和艺人的创作成果而定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艺人讲究师承也没什么不好,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不能因为现在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就去否定它。相声艺人自带几分底蕴和才学在里头,传承讲究不无道理。哪怕也有点做作的嫌疑,为什么不能网开一面呢?这反而显得高雅有品。况且,郭德纲的那个调侃也给现场增添了不少俏皮的味道,整个仪式就很生动有趣。"

也有网友认为:"其实这一类仪式早就是老一套,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太买账啦。像高峰自己夸夸其谈师承的事情,简直就是给自己正名嘛。说白了他也就是想靠这种方式来凝聚人气,博取眼球而已。要是真想传承艺术,就应该专心好好在舞台上表演,行事低调一些不是更好吗?否则这种张扬的做法反而容易给人做作的感觉。"

还有网友认为:"仪式本身没什么,关键是艺人们自己想表达什么。如果是出自内心对艺术的虔诚,那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是为了包装一下自己、博取曝光度,那就有些做作了。不过艺人毕竟生存在一个喜新厌旧、注重噱头的环境里,适当地做做戏码、造造声势,也无可厚非。这就像郭德纲的那个40人调侃,即便说笑了一些事实,但却活跃了气氛,增添了趣味性,对整场仪式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师徒恩怨何其深重

高峰这场隆重的收徒仪式无疑是他一个阶段性的人生总结,也是对相声艺术传承的重视和坚持。郭德纲那番玩笑话虽然有些挤眉弄眼,但也是见证了整个仪式的生动与活泼。

艺人们讲究师承义理,固然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情怀在内,但也难免夹杂一些标新立异、造足声势的心理作祟。观众们对此也分成赞同与反对两派,其实都是出于对艺人职业操守的不同期许和要求。

不过,无论怎样争论,艺人与艺术的关系毕竟十分微妙。有些时候也许太过拘泥于形式仪轨,反而会遮蔽了艺术最根本的创作初衷;而有时则又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仪式感,来强化艺术生命力。这就像相声艺人讲究的师道尊严,其实内核就蕴含着一种情感纽带和归属意识。

师徒之情,恩怨相许,究竟是否给予了艺人们前行的勇气和底气?艺术的传承之路,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2 阅读:876

白薇娱乐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